从热门影视看国人心态

1999-06-14 03:57梁二平
南风窗 1999年10期
关键词:苏有朋大腕刘晓庆

●梁二平(深圳)

什么东西最能影响人的思维,什么东西最能反映人的心态,只要你观察一下夜幕时分各家各户电视里放出的画面,就会有一些真切的了解。

孩子们的渴望是“无法无天”?

电视一晃,女儿大叫一声:苏有朋。“苏有朋是谁?”我有点莫明其妙。女儿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连苏有朋你都不知道?苏有朋是《还珠格格》中的五阿哥。”

《还珠格格》我还是知道的,第一部赚了大钱,现在又弄出第二部。几个少男少女天天在皇宫里飞檐走壁,又哭又笑又打又闹,格格不像格格皇后不像皇后,顶撞皇上阳奉阴违,把个皇上的爱女打得死去活来,闹得皇宫像武侠片中的小酒馆。正想着,画面上出现了纪晓岚,“纪晓岚是干啥的,这个皇上是哪朝的?”女儿说:“少问这些正儿八经的问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演小燕子的叫赵薇,演五阿哥的叫苏有朋,他们要是来咱们这,你一定要领我去签名。”

这下可不得了,《天龙八部》刚退,《还珠格格》来也,全中国的孩子都被迷在电视机前。作业不做,吃饭无味,梦中还叫着赵薇的名字,父母老师的话一概当他放屁。父母算什么,老师算什么,人家小燕子连皇上的话都可以不听,还不是一样可爱走红吗?

《还珠格格》热,好像是社会审美标准的一次大倒退。你问退了多远,好像已经退到了幼儿园里。胡编乱造,拿着不学无术当可爱,拿着胡闹当有趣,知道的说它是消遣,可是在孩子眼中它就是历史,就是偶像,就是学习的榜样。

只是我们的大人们(特别是女人们)也有不少人迷上了格格。女人们幻想着像小燕子一样从江湖儿女一步登天成为皇上宠爱的格格,可以无法无天顶天撞地我行我素,可以不学习不上进整天胡闹。女人们想我们不是有下岗职工吗?我们不都在为生活奔劳吗?只要我们一朝成了格格,一切不都解决了吗?

小燕子是蛮有意思的,那种可爱的“另类”形象深入民心。任性、刁蛮、放纵、叛逆、不喜欢读书学习、不遵守礼仪规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胆大妄为胡作非为,多像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这样生活多快乐多可爱多无忧无虑啊,可小燕子是宫廷的格格,永远不愁吃不愁穿,我们的孩子是普罗大众,学得像小燕子一样,将来怎么自立于社会生存呢?

如今的孩子看电视,已经不看知识不看文化(也难以看到知识和文化)了,他们只研究赵薇的发型,苏有朋的身高,还有王菲的血型刘晓庆的男朋友等等。

《还珠格格》又出续集了,女儿雀跃,我却感到非常悲哀。

老百姓的寄托是开明君王?

好不容易挨完了《还珠格格》,趁女儿起身去洗手间的空档,赶紧抓起遥控器换频道。一按,是重播的《雍正王朝》,再一按,是乾隆的头在晃,这一下连电视剧的名字都不知道了。

其实,文化百花齐放,把个封建皇帝、才子佳人“放”出来走动走动,也没有什么不好。可满世界都是皇帝就让人受不了,今天是雍正,只办国事不理家事;明天是乾隆,除了和后宫的女人厮混外从不用料理国务;而昨天还有一个康熙,专门带着爱妃满世界微服私访,把皇宫当成客栈一样……

然而国人却喜欢。国人因为痛恨腐败,所以希望有无私无畏的包青天,有一个刘罗锅这样的大臣,嬉笑怒骂中将贪官绳之于法;国人因为痛恨小官欺民,因此把希望寄托在每每微服私访又洞察秋毫的皇帝,把所有祸国殃民的官僚斩首示众;当我们的改革面临一系列困难与深层次障碍的时候,民众又希望此刻有一个铁腕君主,像电视剧里充分美化了的雍正一样,刚正不阿,铁腕治国,横扫一切不利于改革的障碍,富强中华民族。

怪不得有人呼吁,请朱总理做雍正而不要做商鞅。

我们习惯于有人为我们做主——无论是大清官还是好皇帝,我们总是希望用人治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但我们想过没有,自己为自己做主,做命运的主人?而社会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要有人人遵守又行之有效的好制度,法治高于人治?

引导还是迎合

我一直坚信,琼瑶毁不了我们,好莱坞也毁不了我们。因为我们还有为追求艺术而奋斗的艺术家,我们还有张艺谋、陈凯歌那些严肃认真的制作在支撑着我们的品味。然而,这个观点如今看来也太乐观了,因为我刚刚看了一部让人伤心的大片子——《荆轲刺秦王》。

没进电影院之前,我以为陈凯歌的这部大制作一定会非常精彩。没料到头发已经花白的陈大导,却开始用传奇手法书写帝王童话。他想把皇帝写成凡人,又想塑刺客成真佛,还想把赵姬写成烈女……结果是:把皇帝弄成个哭哭啼啼的娘们儿,把刺客塑成儿女情长的庸人,把赵姬描成才下秦王殿又上荆轲床的两栖情人……以这样的情节写历史,刺激当然是够刺激的,只不过太刺激了,以致于让人想起周晓文导演的《秦颂》。周晓文的秦王是个这样的人:征服天下,但征服不了高渐离的心;想子承父业,偏偏第一个出世的是公主;公主万般娇媚能干,却又成了瘫子;瘫子好不容易要出嫁了,却又先失了身……而《刺秦》中的秦王搞不清自己的亲爹是谁,母亲在后宫偷情,情人又上了刺客的床,身边的大将叛国投敌,一片接一片的刺激让你近于麻木,也就没了任何新鲜感。

在这部片子里,赵姬是个多余的配角,然而饰演赵姬的巩俐在片头却排成第一主演。陈凯歌希望观众来看她那张有票房的脸,我们的个性大导演开始迎合观众们并不高雅的趣味,于是连带失去了个性和艺术。

无奈的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魅力已把握不了票房的现实。雍正可以瞎编,格格可以胡闹,陈凯歌为什么不能让秦王的情人上刺客的床?看了《荆轲刺秦王》,不光是我一个人看到了一个失去了创造力的陈凯歌,向市俗口味投降的陈凯歌。这是艺术的悲哀,还是国人审美心态的悲哀?

比庸俗更可怕的是后庸俗

特别不是滋味地看着陈凯歌率着李雪健、王志文等大腕在记者面前鞠躬作揖,口中一路念着:“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特别不好意思地看到48岁的刘晓庆抹了几个小时的脸后对着大家做天真可爱状,“真诚无敌”地透露自己的恋爱隐私。

说实话,我是喜欢这些大腕名人的,但我不喜欢他们以旧艺人跑码头的方式与大家相见。想必这就是港台偶像们“平易近人”的形象吧?

追星的环境突然好起来,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

原本是你追着哭着喊他追他,现在是他哭着喊着追你。追星族追明星,明星又追追星族,好像小狗咬尾巴,团团瞎转。张艺谋走了,来了陈凯歌一行,跟着还有赵薇、唐国强、刘晓庆……“兵团”一日日壮大,活动一天天频繁。

想想早年,想采访张艺谋、陈凯歌、刘晓庆这样的大腕,不托十个八个圈里人,不等十天半个月,那真是妄想。你若是私自闯宫强行采访,吃一个大耳光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那时候的明星离我们太远,你看着他,就感到天上人间。而现在一下子又矫枉过正,靠拢得太亲密了一些。我知道明星也是人,也要挣钱吃饭养活自己,以前是政府养着、惯着、宠着,现在要靠市场和追星族养着惯着宠着了。可是你也不要太频繁了,今天三个团明天五个队,说出来全是响当当的名字,记者和星迷们左奔右扑顾头不顾尾,毕竟他们推销的是艺术,可是,真是艺术吗?

追星是20世纪最后的庸俗,“星追”是20世纪末开始的时髦,然而时髦最终的结局也一样是庸俗,如果大众是难以免俗的,那么我们的大腕和明星呢?

小狗团团转,愁也愁死人,真不知我们民众的心态和当红的大腕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成熟起来?□

(编辑:赵洁摄影:魏辉)

猜你喜欢
苏有朋大腕刘晓庆
不老的刘晓庆
苏有朋 我现在充满了偶像特质
小时候
大腕J3
调查
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本期导读
刘晓庆:从走穴到亿万富姐的沉浮
民进党大腕北京破冰
最新苏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