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夫(南京)
连篇累牍招致反感
7月17日,当小约翰·肯尼迪的飞机失踪的消息传出几分钟后,美国的媒体立即进入了超负荷的运转。几个小时内,全美各大电视网络以及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的“天王骑师”已各就各位,开始不断地、逐步加码地全方位报道。18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用近3个版的篇幅,大肆炒作小肯尼迪飞机失踪的消息,并大量介绍肯尼迪家族悲剧。美国3大新闻杂志也有惊人之举,它们都将原定19日上市的最新一期杂志改版,以封面报道小肯尼迪的故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甚至追回了数十万已经送往各地的杂志,撤换原先的封面报道,以10页专文介绍这一事件,并增加15%的印数。《时代》杂志总编17日清晨获悉这一事件后,决定重新编排有关版面,加进长达40页的有关报道,杂志发行量从50万增加到150万。
可惜这些铺天盖地的新闻所涵盖的只是一个版本的几宗事实而已,而有关的揣测、历史背景资料和事件中人物的往事回顾则占了大多数。美国新闻学工程组织理事会长汤姆·罗森斯蒂尔说,“在12小时的报道中,仅有大约10分钟是讲实实在在的事实。”他说,人们关心的是不断更新的东西,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而新闻媒体一改庄重的新闻文化,转而以情报消息去娱乐读者观众,借此来提高收视率,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
去年,克林顿性丑闻案曝光后,美国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台记者云集白宫,大有包围之势。这些新闻媒体一窝蜂地疯狂报道克林顿的性丑闻时,却忽视了公众对这种洪水猛兽般的报道是否能接受或者引起反感。在克林顿总统的记者招待会上,新闻记者发问时常常更像是个审问官而不像是记者;他们借此欲向观众炫耀自己,表现自己是如何的尖酸刻薄,展示自己在“穷追猛打”总统时是如何的“威水”。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其实这样做已令观众和读者十分反感了。
在电视“清谈”节目上的表演也一样。很多有信誉的大报记者喜欢在“清谈”上亮相,一显身手。殊不知他们企图压倒对方的唇枪舌剑本身就破坏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人们将这些在电视上交锋的表演比作是“泥潭里的摔跤”,抨击这些节目的参与者是在做秀。结果,往往只是剩下娱乐性而已。
捕风捉影随心所欲
据美国自由论坛第一改造中心发表的调查报告称,在今年2月末至3月初的调查中,53%的美国人认为,新闻界拥有“太多的自由”。这个数字比两年前的13%大大提高了。更令人惊讶的是,有超过1/3(大约35%)的人说,政府应该制定新闻法,限制传媒滥用新闻自由。
多次民意调查还发现,当今美国人发现他们的新闻媒体与过去相比,已不那么可信了,也不那么专业了,更不那么有道德了。他们批评传媒未能发挥其监督作用,抱怨传媒已变得只会搞些轰动性的东西,只会利用别人,而不去利用他们的调查工具保护公众。华盛顿一个新闻界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科赫特说,“当公众知道传媒的确是在利用一些丑闻作招徕时,它的读者和观众就会减少,公信力就会降低。”在许多“热点报道”中,站得住脚的事实照例少之又少,而与这极少的事实混杂在一起的,却是大量不具消息来源姓名、没有具体出处、经常引起混乱的揣测和分析。
加强新闻管制,提高公信力
许多新闻专家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催生畸形行为。大多数批评者抱怨今天激烈的竞争环境只能令传媒水准下降,操守丧失“将一切事情迅速地加以夸大,以达到耸人听闻的目的。光抱怨,不解决问题”。
罗森斯蒂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传媒是希望借助小肯尼迪、戴安娜或辛普森等人的震撼性故事去重新掀起(最少是暂时的重拾)读者、听众及观众对大众新闻的兴趣热潮。“这些故事有如流行歌星的畅销光碟那样具有爆炸性的影响。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声望、性、悲剧、垮台等一大堆的丑闻。”
罗森斯蒂尔说,“铺天盖地地大肆报道这种手法也许可以暂时提高读者或收视率,但长此以往,传媒的权威就会荡然无存。而美国公众对新闻界的看法继续滑落,公众对传媒的基本自由的支持也越来越少。”
据悉,面对公众要求新闻报道恢复公信力的呼声,美国传媒本身也开始同公众一样感到不满。传媒机构内部正制定措施去恢复新闻界的公信力和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但是许多批评者对这种努力是否会成功持怀疑态度,认为当今的新闻行业,尤其是电视行业的架构已经改变了。新闻机构现在不再被视为一种亏本的公共服务部门,而是赚钱的工具。这些新闻机构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去招徕受众,争取广告,以确保美元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