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明珠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
1963年的初夏,李肖鸣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李肖鸣一家人一直对上海“有好感”。家里要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爸爸妈妈商量,一定要买上海的牌子。买毛巾,她发现,上海产的毛巾总是柔软结实又总是好看。唐山大地震后,遇到病得很重或者其他医疗队没能治好的病人,大人们马上会异口同声地说:快去上海医疗队。上海医疗队成了唐山人的救星。从此,李肖鸣的心中萌生出了一份对上海、对上海人的感情,既神秘陌生,又好奇向往。
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是1995年10月18日。
李肖鸣作为唐山建材工业学校教市场营销专业《公关概论》的老师、校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带着10名毕业生到上海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因为丈夫已先到上海数月准备做陶瓷生意,她和学生便算是有了一个立足之地。
到上海的第一件事是帮丈夫筹划开业典礼,让学生演练营销公关课程。
开业那一天,李肖鸣让学生穿上统一订制的印有“唐山陶瓷”的T恤,佩上一条鲜艳的红色绶带,在鞭炮声中笑盈盈地列队在商店门口。一时间,穿戴整齐的学生队列成了开业典礼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时候,李肖鸣既是营业员、开票员、收款员,又是公关教师,她耐心地向顾客介绍产品的性能,细致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营销公关艺术。在与顾客亲切随和的交谈中,李肖鸣与顾客的距离拉近了,生意也渐渐地做开了。
但是,时日的增加并不能磨灭李肖呜的另一分深刻的感受——来自某些上海人鄙夷“外地人”的眼神和话语中的压力。
这些压力,常使她和她的学生伤心难过,下班后回到靠近臭河浜的简陋的住房里,又是冷暖自知。冬天,西北风毫不留情地从门缝窗隙里往屋子里钻;夏天,电风扇和纱窗都没有,蚊子苍蝇围着人团团转。晚上,大家睡的是地铺,睡梦中会有老鼠从身上头上爬过去,女生们被吓得尖叫着跳起来。生活很苦,但大家常放声高唱“爱拼才会赢”和“真心英雄”。简陋的宿舍里,一架小录音机反复播放着电视剧《上海一家人》中的插曲“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学生完成了实习任务。这时,李肖鸣面临的问题是“去还是留”。
夜灯下,李肖鸣苦苦思索,艰难抉择:从唐山的教师、团委书记变成上海的“外来妹”,这是一种很大的心理落差和生活冲击,自己能适应吗?考虑再三,李肖鸣下决心放弃唐山优越的工作条件,留下来从头创业。
然而,灾难降临了。
在李肖鸣回唐山联系业务时,一位上海客户用假支票骗走了三车货,价值2.5万余元。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两位湖北小工将商店为厂家准备的货款和工资等4.8万余元全部窃走,逃之夭夭。为追窃款,商店又花去近2万元的开销,可结果依然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半月后,人祸未了,天灾又起,商店的一辆金杯面包车在送货回来时自燃起火,堵塞交通45分钟,10余万元的面包车被烧得面目全非,残车只卖了800元,消防部门要罚他们5万元。
一连串的打击使刚刚有一点起色的商店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李肖鸣的丈夫病了,人瘦了一大圈。
灾难当头的时候,女人有时候比男人更镇静,更坚强。李肖鸣对丈夫说:“人的一生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遇到,钱财乃身外之物,失去了可以赚回来。如果我们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不过是段插曲;如果跟地震中丧生的同学比,我们还有生命;如果说不幸的话,世界上不幸的人要比我们更加不幸。”一席话,又鼓起了丈夫的信心:哪里摔下,哪里爬起来。
上海是真实的,它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冒险家的乐园。它展示给你的不仅仅是美好,更多的是挑战和艰辛。
走过去, 前面是个天
李肖鸣是有眼力的:上海家庭的装修费用,平均每户要有三四万,多的要十几万,这种现象在全国少有。
李肖鸣是明智的:要想在上海发展自己的事业,必须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于是,白天做生意,晚上挑灯夜读,好强的李肖鸣终于在1996年10月考取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企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李肖鸣报考研究生后,给她最大支持的当属她的知己——丈夫孙连生。他们俩是大学同学,深厚的感情基础,志同道合的默契,加上共同的理想追求,使他们有着同甘共苦的相知和相容。孙连生喜欢“闯”,喜欢“开拓”;李肖鸣乐于谋划,乐于支持。
1992年,孙连生停薪留职与别人合办炼铁厂,不到一年,赔掉了全部投资15万元。李肖鸣只是说:如果真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乃一生之大幸也。李肖鸣不在时,商店被盗被骗合计10余万元,员工们都以为她回来后会大发雷霆,可李肖鸣对孙连生更加温柔体贴。在得知这一消息的当天晚上,她破天荒地拉着丈夫一起去舞厅,一边喝茶、听音乐,一边开导他:“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能把握的是将来。”经过几次挫折之后,孙连生变得更加成熟,业务上更加老练,夫妻间也更平添了一分默契与体贴。
现在,李肖鸣已是注册资金80万元的“上海明生工贸有限公司”及“河北省商务代理中心”的法人代表、董事长。公司下设“明生陶瓷公司”、“明生塑钢门窗厂”、“明生食品分公司”、“明生商贸服务部”四个分支机构。目前,“明生”牌商标已经诞生,“明生”牌系列产品也已悄然问世。
对孩子,李肖鸣自有她的见解:若将来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她又何必要父母的钱?父母不需要给孩子留下什么财产,关键要努力给她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教育环境。她说经商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于是她把孩子送到青浦的寄宿制学校。在她的家里,我看到了她的女儿孙逸几乎是每学期一张的“三好”奖状。我知道,李肖鸣的希望没有落空。
问她从“外来妹”到私企老板的感受,李肖鸣莞尔一笑:九苦一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