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鸿
披着微暗的夜幕,拖着一身的疲惫,我急匆匆赶往幼儿园接女儿。偌大的教室里,除了老师正在备课外,只剩下女儿一个孩子了。接女儿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到4岁的女儿突然问道:“妈妈,你明天第一个接我,行不行?”低头望着女儿那充满希冀的小脸,我不禁有点心酸。的确,由于我和丈夫回家较晚,几乎每天,女儿都要在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随着父母离去后,单独留下来眼巴巴地期待着父母的到来。幼小的心里充盈着对别的小朋友的羡慕,也埋藏着对父母不能早点接她的不满与不解。
晚饭后,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欣赏着电视里精彩纷呈的节目,突然,视线被什么东西挡住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女儿高高举起的小手,食指在我的面前晃来晃去。“干什么?”我疑惑地问。女儿噘着小嘴,依然把食指摇来摇去。“你到底干什么?”我提高了声音。“明天第一个接我,行不行?”女儿终于说话了。唉,闹了半天,是为这事,难为她小小年纪,却已有了自己的心事。于是,丈夫和我一块儿做女儿的工作:爸爸、妈妈单位都在郊区,工作较忙,下班后交通不方便,回来得晚,只能晚接你。费了半天工夫,女儿似懂非懂,不再提这件事,我们也再度沉浸在电视里那欢乐的气氛中。可是,不到一会儿,女儿的小手又倔强地举起来。
这下子,接女儿的问题开始正式提到了家里的议事日程上。为了抚慰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使孩子免于承受被冷落的心理压力,要不要破费一点,请个人来帮着接送一下孩子?视女儿为心肝宝贝的我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说实话,每次去接女儿时,透过窗户看见孩子独自坐在小椅子上,被冷清清的空气所包围,心里真不是滋味。一进门,孩子那双企盼的目光突然爆发出的喜悦,好几次都让我心酸得直想落泪。请人接孩子的想法也曾一度闪现,但由于整日忙忙碌碌,一直未与丈夫商量。今天,缘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也正好借此机会做个决定。
可经过一番仔细斟酌,最终还是否定了请人接孩子的打算。倒不完全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我和丈夫是这样分析的,如果稍遇一点不如意,就想方设法为女儿排除,会使孩子滋长依赖心理,变得躲避困难。于是,我们决定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依然维持现状,以期通过这件事让她懂得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能随心如意,等待是经常会有的,有很多自己不能左右的事,从而学会适应环境,并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环境。于是,我们教育女儿在别的小朋友走后,帮助老师收拾玩具,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同时,通过独处,提高女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我和丈夫还相约,在女儿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要随时给她创造锻炼提高心理素质的机会,使女儿的心理健康发育,为将来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地驾驭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