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观念在法国的发展
《法国研究》(半年刊)一九九八年第一期上发表了李勇的文章,题为《论进步观念在法国的发展》。文章指出,在进步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上,法国思想家作出了突出而巨大的贡献。在简要回顾了进步观念在西方的形成与确立的过程,尤其是进步观念与理性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后,文章认为,在一六九○到一七四○年间,通过启蒙实现无限进步的观念已经在法国知识分子中形成。圣·彼尔(Saint-Pierre)深受这种思想氛围的熏陶,将进步规定为社会趋向完美。在《理性的持续进步概观》中他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将随着时间而不断成长,他首次用确定的期限表达了人类进步的远景。在《完美国家管理的方案》中,圣·彼尔概括了人类进步的过程,在他看来,首先出现的是铁器时代,这时社会处于萌芽状态,贫穷而且无知,当今非洲和美洲的蛮族就处于这种阶段;随后是青铜时代,这时有更多的安全、更好的法律以及最为必要的发明,紧接而来的是白银阶段,欧洲至今未超出这个阶段;他还认为我们的理性确实达到了考虑战争怎样消除的水平,并因此逼近了未来的黄金时代。圣·彼尔宣告了一种人类命运的新纲领——无限的社会进步。
在《论普遍史和各民族的风俗精神》中,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伏尔泰告诉人们:我们必须坚信,理性和工业将始终处于越来越快的进步中,有用的艺术将被改进,使人们痛苦的邪恶,使人蒙昧的偏见,在人们用理性管理国家和哲学广泛传播的时代将会逐渐消失。他断言全世界人类的发展总的来说是沿着不断进步的道路前进的,认定历史事件的各种因素中,精神、理性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伏尔泰不仅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历史进步论的启蒙思想家,而且他使社会进步概念获得了历史事实与历史证据的有力支持。
杜尔格(Turgot在《关于世界史两篇论文的提纲》中,阐述了他的社会进步理论。综览人类生活,在人类居住的不同地区,进步一直是不平衡的。他指出,所有民族都从原本的原始性开始,在其不同的客观环境作用下以不同速度向着完善的状态发展。他以知识作为进步的基点,划分了进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由于不了解自然现象而将其归结为神,导致对神的崇拜;第二阶段,为了克服这种虚构,哲学家借助一些抽象术语来解释自然,等于创造出了新神;第三阶段,近代科技发展使人们达到对自然现象的确切认识,知识在专门化后重新统一为科学知识大全。
当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沉浸在热情颂扬人类理性进步的乐观气氛中时,卢梭却以冷静的态度开始对启蒙主义反省。一七五○年,在《论科学与艺术》中,他提出历史处于倒退过程,文明的进步同时是人本身的退化。之所以对同一历史过程,卢梭和杜尔格持有相反的结论,根源是卢梭对现实社会进行道德批判,而杜尔格却从科学和理性角度进行积极肯定。卢梭实际上告诉人们:进步是一个对抗和冲突的过程。因而,从总体上说持“退步史观”的卢梭,却深化了进步观念的内涵。
十八世纪的进步观念在法国最后由孔多塞集大成。由于他的工作,进步观念在十八世纪成了系统而完善的历史观念。他提出,人的能力的完善从本质上是没有界限的,实际上是不可预见的。它的进步仅仅受到行星时间存在上的限制,这是自然加给我们的局限性。这种进步或快或慢,但决不会是退步。另外,孔多塞也看到了历史哲学之于进步观念的重要性。他认为,文明史的研究既能使我们建立起对进步的事实说明,又能使我们确定进步的未来走向,从而加快进步的速度。
进步观念由十六、十七世纪主要局限于知识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成为十八世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历史观念,这一工作主要由孟德斯鸠、伏尔泰、杜尔格、孔多塞等人完成。而以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则大大推动了进步观念的影响,使之从知识分子走向大众。
百科全书派强调乐观主义信念,他们发现了一种居先的原则而不是人经验导出的理论:人的本性能通过教育和制度进行改变,并且这种可塑性是无限的,从而给智慧之光能使世界和人类新生的理论提供了保证。正是这一理论构成了人类不断完美理论得以生长的基础,构成了百科全书派教育民众的基础。
李文的最后一部分是“进步观念在十九世纪的新发展”,指出这个阶段把进步观念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并把进步确立为一种规律。
回顾与再思:乡土文学论战二十年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九日,台湾社会科学研究会、人间出版社和夏潮联合会共同主办了“回顾与再思:乡土文学论战二十年”研讨会。七十年代末,在台湾发生的“乡土文学论战”是台湾现代文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唤起了进步改革思想,扭转了整个台湾社会的命运,但二十年来鲜有严肃地省思其意义的活动。
陈映真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七十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在台湾战后文艺思潮史上,至少在三个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提出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直接冲破中国内战与国际冷战双重意识形态的压制和提出了台湾经济性质的争论。
台湾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曾健民在《民众的与民族的:七○年代精神的再确认——从台湾社会结构性质的观点,探讨七○年代乡土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形成与特质》里指出,乡土文学具有两个开创性的观点,即文学思想史方面乡土文学派提出了乡土文学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也是中国民族文学;社会思想史方面乡土文学派指出了反共戒严体制下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根本性格,首次提出了新帝国主义论和新殖民经济论。在探讨了乡土文学思潮再发展的制约因素之后,分别深入论述了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台湾历史结构、七十年代初期的内外政经复合危机、七十年代新社会思潮的形成及其内容以及共通精神和前进的道路。
这次研讨会的重点不是论战史料的发掘,不是你是我非的是非论,更不是论战者当时的姿态和离合集散的后果,因为,回顾和再思的意义并不在于论战几十年的纪念“活动”,而在于“为何”、“如何”对它回顾和反思。因此,与会的论文大都将视野放在战后台湾的思想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宏观论述框架中。
目前海内外学者文人对台湾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发生的几次论争,尤其七十年代发生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的看法,存在根本的分歧。考虑到台湾现代史的曲折和中国现代史的发展道路,有这些分歧是很自然的。这次讨论会的论文即将由台湾人间出版社结集出版,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乡土文学论争的本质以及当今的意义。
站在人民一边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变革。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离心、失控情况也日益加剧,以致中央政府的许多正确的改革方案往往在执行中严重走样。那么,中央政府怎样才能保证改革目标的实现呢?最近,旅美学者崔之元投书北京《战略与管理》杂志,指出“上层”(中央政府)只有发动和依靠“下层”(广大老百姓),才能制约“中层”(地方政府和新兴资本大户)的腐败与离心倾向,才能确保中央政府不被架空。此说与国内一些学者关于发育壮大社会中间阶层以利于社会长期稳定的主张正好背道而驰,不可不谓新见。
在崔之元看来,以唐代柳宗元“封建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皇帝”、“地方官员和大户”与广大小农三者关系的考虑值得借鉴。柳宗元已认识到,皇帝只有联系和依靠广大小农,才能制止地方大户的离心倾向。但是,由于皇帝本身完全不受农民的“民主监督”,又害怕农民造反,故皇帝与农民的联盟总是不彻底。只有现代民主制度,才初步建立了“上”、“中”、“下”三层互动的良性循环。
崔之元指出,当前,中央政府与人民群众结盟的重要方式之一,应是确保“行政诉讼法”的执行。而最彻底的中央政府与普通民众的结盟方式,则是使中央政府建立于“人民主权”基础上,从而拥有比地方政府更广泛的民意基础。这意味着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普选应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使信息传递大大加速,从而使选民深入了解具体问题的能力加强,而不必再依靠候选人的政党身份去推测候选人的政策取向。例如,在近年美国,同一个选民可能同时投票选民主党的总统和共和党的州长,或同时选民主党的参议员和共和党的众议员。这是因为一旦选民了解具体问题的信息成本降低,候选人的政党身份便不再那么重要了。崔之元认为这说明多党制在美国的作用也在下降,而且中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在目前各地举行的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直接选举中,不少地方真正举行了多个候选人的竞争性选举,但结果仍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当选人是中共党员。有趣的是,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当选,并非由于政党身份,而是被村民们认为是“能人”。因此,只要有竞争性选举,在大众传媒发达的情况下,政党身份(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对候选人获胜与否并不重要。
目前,中国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农民家用电视普及率也很高。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鲁各庄已率先利用本村电视录像转播竞选辩论。在崔之元看来,这表明中国政治改革采用“非政党式竞争选举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认为,下一步改革应进行县、市长的直接竞争性选举,这将是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扩展,并为更广规模的“非政党式竞争选举”打下实验的基础。
“百花时代”
洪子诚在《<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及其修改》中,提供了一九五七年三四月这个重要的时刻一些难忘的史料。如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三月十六日中南海颐年堂与文艺界谈话时,讲到这篇小说及其争论。他说,王蒙写了一篇小说,赞成他的很起劲,反驳他的也很起劲。但是,反驳的态度不怎么适当。又说,王蒙是不会写。他会写反面人物,可是正面人物写不好。写不好,有生活的原因,有观点的原因。王蒙的小说有小资产阶级思想,他的经验也还不够。但他是新生力量,要保护。批评他的文章没有保护之意。毛泽东特别指出:李希凡说王蒙小说写的地点不对,不是典型环境,说北京在中央附近不可能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不能说服人的。毛泽东还说,李希凡现在在高级机关,当了政协委员,吃党饭,听党的命令,当了婆婆,写的文章就不生动,让人读不下去。毛泽东这时还写信给《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要李希凡离开报社,到学校教书,而马寒冰——一位“真诚捍卫革命文艺路线”的军队作家,因为写了批判这篇小说的文章,一再受到来自高层的严厉批评,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他没有想到,几个月后,事情会发生逆转,他和李希凡的文章,都将被视为“真理”。
一九五七年四月,周扬到《文艺报》,重申“大放”的方针,认为当前根本问题是克服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但五月,他把张光年、侯金镜、陈笑雨找来谈话,严厉批评《文艺报》“大放毒草”的错误。张等开始难以接受,因为这个阶段的办报方针并不是报社自己决定的。但经过周的谈话,他们终于同意“自己把小辫子揪下来”,而最后牺牲的则是另一些人:副总编辑萧乾,编委钟惦
“可能失败”
亚力桑德罗·罗素在《可能失败:中国文化革命初探》一文(载《立场》杂志一九九八年第一期)中认为,在海内外影响重大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采用的其实恰恰是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将历史政治化的方法,实际上,用八十年代正统的政治观点将六七十年代的历史开除出中国现代历史,在谌容著名的小说《减去十岁》中得到更直接的表现。但是,在政治上毫无价值与在历史上公正描述还是两个问题。文章认为,正是文化革命提出的关于生产方式,阶级,国家,知识分子等问题触及到正统马克思主义合法性问题,正是由于较早而且彻底思考这些问题使中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一直压制这些问题的苏东社会主义则在三十年后走向崩溃。文章认为将文化革命看作封建复辟的观点不能解释中国左翼思想与五四现代思想的关系,而且,从反传统角度对帝王思想的批判,往往忽略了官僚制度同样也是传统的一部分。
文化革命的思想来源于对斯大林教条主义的批判,它重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革命的胜利是由于通过文化的方式将社会物质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之后面临着如何通过文化的方式对这个制度的合法性进行说明的问题。如果不能完成这种说明,同样会失败,一九六七年,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巴尼亚代表团时说:“要用可能失败去提醒大家。”马克思曾经论述过官僚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官僚机构认为它自己是国家的最终目的,国家的任务成了例行公事,或者例行公事成了国家的任务,官僚政治是一个谁也跳不出的圈子。客观存在的等级制是知识的等级制。上层在各种小问题的知识方面依靠下层,下层则在有关普遍物的理解方面信赖上层,结果彼此都使对方陷入迷途。”文化革命针对的主要是文化意识形态的官僚,毛认为这些人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合法性的危机,即使他听不到反对者的声音,又压制了“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探索的是如何减少三大差别,如何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完善,使劳动人民真正获得管理国家的权力。如果现代社会的管理是文化管理的话,那么文化革命是一次探索如何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验。
从历史上看,文化革命经过了三个阶段:一,群众组织的成立;二,大字报的尝试;三,夺权。一九六八年的夺权可以看作文化革命失败的转折,这就是所谓“中国热月”,它表现为群众组织没有停留在体制外进行自我合法化,而是通过“夺权”进入体制。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实验失败的开始。从此,对社会主义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探索宣告失败。
文言与文学
王枫在《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与论争背景》(载《学人》第十三辑)中,讨论了晚清的小学、文学论争。文章认为,骄散之争是十九世纪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骄散之争的背景是汉学家和古文家之争,其核心则是阮元与桐城派之争。刘师培把阮元的“文言”纳入他所分析的“文”的统一性中,为骈文是文章之正宗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观点不仅是为了抨击桐城文、新民体,而是为了针对同一阵营里的章太炎。因为在章太炎那里,“文学”被界定为追求文字本意的学问,成了“正名”的延伸,是为他“订文”的文化关怀服务的。章、刘二人在什么是“文言”的看法上是不一致的,章的“文言”第一个层面是指“言”,属于本体论范畴,由此推导出不同等级的文体。而刘的“文言”则是在“文”这个形式层面,讨论了文笔、文质的区别,进而,以西方价值体系中“真”与“美”的对立,证明“文章”与“小学”完全无关。在与章太炎划清界限的同时,刘师培也与有清三百年汉学家的文论划清了界限。他指出:“文学之衰,不仅衰于科举,且由于实学之昌明。”文章认为,章刘之争和周氏兄弟后来发表于刘主编的《河南》上的,与“国粹”对举的“国魂”思想线索,是十年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