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树新 郭公奇
在市场经济波涛汹涌的轰鸣声中,在物欲横流,精神滑坡“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势下,在金融风险的阴魂困扰着一些行社,致使生存和发展步入狭谷的时候,在一些金融人抑郁悲愁、自灰其志、空怀“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阮籍《咏怀诗》)裹足不前的当儿,在少数金融蛀虫丧心病狂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利用工作之便,将国家资金肥入私囊的腐恶之风中,我们走访了祖楼信用社。我们惊喜地发现祖楼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筚路蓝缕开新宇,不信春风唤不回。
祖楼信用社于1958年组建,当时叫大队信用部,刘德保主任任信用部主任,他的漫长的人生履途从青年、中年,渐趋老年,一步一个脚印,在信用社耕耘了40个春秋。4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带领祖楼信用社职工脚踏实地,稳健经营实现年年盈余。迄今盈余积金达61万元。随着服务领域和信贷经营规模的扩大,祖楼信用社从只有两间草房,存款几千元,职工仅3人,贷款几百元,到如今,祖楼信用社已盖起了办公楼、宿舍楼,四合大院宽敞整洁、威严紧凑。下辖两个分社、一个储蓄所,职工18人,到97年底各项存款上升到1201万元,拥有信贷资产710万元。回顾当年信用社在为“三农”服务时,历经无数曲折和磨难,令刘德宝主任和王传贤副主任感慨万千。在那个政治风暴频繁的年代里,信用社和当地农民患难与共、休戚相关,40年的鱼水深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50年代和60年代,年轻的共和国几经风风雨雨,农村经济非常薄弱,农民的生活不得温饱。刘主任和王副主任亲自把贷款送到农民手中。荒年凶岁的60年、63年他们深入农村访贫问苦,或顶风冒雨或履险涉水把救济款送到农民手中,一些饮饥挨饿、面黄肌瘦的灾民接到他们送去的救济款,往往感动得热泪盈眶,泣不成声,那时农民的生活真叫水煮的石头——难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刘德保主任审时度势,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牛鼻子”,带领全社职工以业务经营为中心,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在“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总体精神指导下,负重奋进。刘主任和全社职工清醒地认识到,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平等竞争基础上的经济,敢于竞争、敢于开拓、敢为天下先、锲而不舍、迎着困难上,才能拓宽经营时空,才能赢得竞争的胜利。
如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如果存款搞不上去,信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刘主任和王传贤副主任把联社下达的存款任务层层落实到分社、储蓄所,增强激励机制,定期考核奖惩兑现。全体职工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服务,坚持做到“三声”、“三心”、“四个一样”,开展以优质服务为内容的劳动竞赛,增强了全体职工的创优意识。出现了“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良好风尚,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老会计徐瑞云同志获悉吴楼桥谢某某年内搞辣椒制种、销售收入近两万元,她利用业余时间三番五次上门拜访,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说得“嫦娥愿嫁、罗汉恩情”。终于,她的真诚、热情、执着、温馨和坚韧精神深深感动了谢某某,一次存款15000元。副主任谢长龙下乡收贷不忘吸储揽储,在谢桥村收贷时听说谢桥村一村民从淮北领来两份事故抚恤金,他备薄礼,前去安抚慰勉,深表关切之情。情动于心,以心换心,他那感人肺腑,质朴动人的语言,终于使那位储户感动,除零款花销外,把18000元存入信用社。信合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千秋的伟大事业。信合事业的繁荣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农民逃避摒弃小农经济意识,促使新生战胜守旧,觉醒战胜愚昧,加快奔小康的步伐。刘德保主任、王传贤副主任和全体职工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基于此更加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进取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敬业精神、求实精神。
刘德保主任和王传贤副主任光明磊落、胸襟开阔、明晓大义、顾全大局。他们既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全县信合人和5万祖楼农民从心里佩服他们。他们率领全社职工不吹不骗、不虚不假、脚踏实地、毫不矜夸自负。在熙攘纷纭的同业竞争中,他们靠的是信实、诚恳、挚爱、真诚的情意赢得广大农民的信赖,夺取竞争的胜利。何以见得,有例为证。刘德保主任和刘息分社主任种立彬在收82年前陈欠贷款时,乡村干部大力协助,一些贷户受感情的驱使纷纷响应,多方筹措资金,归还陈欠贷款。刘主任走到哪里,哪里的农民表示欢迎。请喝茶、请吸烟,相敬如宾,请到家里坐。该吃饭时间热情款留,许以酒菜招待,当然,刘主任一一谢绝。某行营业所主任也去那里收陈欠贷款,结果一分钱没收上来,还听了农民不少闲言碎语。所以然者何?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迢迢信合道隽隽挚友情
刘德保主任的人生之舟在金波银海中搏风击浪40年。40年的金融生涯困难和希望共存、危难中往往潜藏机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靠的是精神毅力和吃苦耐劳的斗志,无坚不摧的人生信念,精明干练,为人坦诚豪爽的品格。他的精神风貌有星的璀璨,月的明丽,日的辉煌因而博得了同道的钦敬。“君子谋道不谋食”。他和副主任王传贤,谢长龙,老会计徐瑞云,分社主任种立彬共事30多年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革命友谊——一种最圣洁最珍贵的友谊!这几位老同志是全县信合系统中第一流的人物。“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看!爱因斯坦把一流人物的道德品质强调到何等高度。几十年来这些老同志们互相激励着、鼓舞着、关怀着,困难时期“固辙之鲋,相濡以沫”体贴着。刘德保主任淳厚质朴、豁达大度的风格,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工作作风,平实感人,言传身教,一往情深,不装腔作势,不矫饰做作,不故步自封的畅达情怀。王传贤副主任含蓄谦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坦诚无私的高尚品质,安于清贫,甘于淡泊,励志守节的胸怀,仪态稳重,持平不躁,领先不骄的工作作风。老会计徐瑞云温馨和霭,趋善逐美,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节操。诲人不倦,善待青年,“情知种树人辛苦,绿叶成荫满陌阡”(何其芳诗)的无私奉献精神,恪守“四铁”,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恬静诚挚的工作热情,早已饮誉遐迩。流年如水,40个春秋,徐瑞云同志的一把老式算盘伴随她整整走完40年“有效生命”的旅程。从青春热情到中年成熟到老年的沉稳,算盘和她一道多次出席过地县级“红管家”、“理财能手”、“先进个人”表彰大会。40年来她在三尺柜台的狭小天地里拨动算珠,利用数字的音符弹唱了千千万万曲人生的弦歌,一种世界上最柔和美妙、婉转流畅的弦歌。算盘成为徐瑞云同志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的无字纪念碑。分社主任种立彬固守刘息分社一方热土,一干就
是几十年。如今是老马识途、余勇不减当年。他对工作有胆有识有高度责任心,有一种雍容忍让的气度,一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作风。从“杨柳依依”到“雨雪霏霏”,种立彬主任一年四季领导职工,干的是自身效益和刘息社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到97年12月底分社存款已达245万元,创利1.2万元,用种立彬主任的话说就是一级对一级负责。
莫愁前路多艰辛接力自有后来人
刘德保主任、王传贤副主任一贯坚持稳健经营正道直行,杜绝风险成因,化解既成的风险。他们自感都是50多岁的人了,要交给继承人一个低风险信用社。他们时刻绷紧风险这根弦,所谓“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某些金融单位一旦打破计划的铁饭碗以后,“表面上涨涨扬扬,旧囊却空起来了,”造成一些中青年人的“世纪末情绪”。心不平则鸣,鸣不平则怨,怨不平则怠,给化解风险,挽救今天,创造明天的奋斗目标带来很大阻力。当然祖楼信用社在40多年业务经营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刘主任、王副主任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智慧、风彩、创建精神,抛弃一切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给青年人树立了楷模,给人以奋进的激励,形成信用社老中青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社职工始终保持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引导祖楼信用社从一个个“水复山重疑无路”走向一个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营环境。
刘、王二位主任为培养年轻人呕尽了心血,却从不居功骄傲,从不自满自足。这是他们一贯的作风。信用社领导和职工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充满了一种家庭的亲切气氛。刘主任用人的标准是你有多大的本事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你有多大的力量,就叫你挑多重的担子,让你脱颖而出,像曹操的《求贤令》那样“唯才是举,我得而用之”。知人善任,才随器使。王传贤副主任教育青年人语调柔和而不取牧师式的空洞说教,干出样子给青年人看,用脑子来经营,用心力来管人。
青年女会计刘红梅同志善良淳朴,有一种求知若渴的进取精神,她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认真审核和编制凭证报表,确保凭证八大要素完整无缺,达到规范化要求。多年来坚持日清月结,帐务处理无积压,善待顾客,优质服务。由于信用社会计人员少,业务量较大,她几乎每天都要加班,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红梅的小孩子上幼儿班,学校离信用社三里多路。有一次加班到万家灯火时分,忽然想起接孩子,匆匆忙忙赶到学校时,空荡荡的学校只剩下她的一个小孩,哭得泪雨千行。多年来,红梅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自订了学习计划,每天晚上坚持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通读了《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信用合作管理》、《会计法》、《票据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在县联社组织的业务技术比赛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多次代表联社参加全地区业务技术比赛,充实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受到同行和顾客的好评。一言以蔽之,红梅是一位秀外慧中,政治素质纯洁,业务素质优良的信合会计,是一朵蓓蕾初绽的信合奇葩。青年信贷员种道峰同志紧密配合两位主任做好信贷工作,严格按照信贷达标要求,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廉洁办贷、坚持原则,不吃请、不收礼,两袖清风不染尘。97年秋天,淮北遇到罕见的大旱,给秋季小麦播种带来很大威胁。俗谚:月怕十五,年怕半。庄稼人怕的是误时限,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想购买抗旱机械,但愁的是百家姓里少第二个字——缺钱。道峰同志和刘主任深入农村了解旱情,适时发放抗旱抢种小麦专项贷款50多万元,使祖楼社区农民及时播种了小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新旧体制嬗变之际,金融风险渐露端倪。祖楼信用社成立了收贷小分队。刘主任挂帅出征任队长,副主任戴兵自愿请缨出战,和分社主任种立彬任副队长,业务员有钟乐德、王于环、陈玉莲。他们在清收刘息分社82年前陈欠贷款时正值连阴天,彤云密布、朔风怒吼、雪花纷飞、泥泞遍地。刘主任年近“花甲”,老当益壮,亲自率队登门催收。他说:“金融改革之后,信用社直属央行领导,在我退休前,要掬一份丰硕的成果向央行献礼。”桑榆之年,豪气盈胸,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给那些心灵和情感世界开始出现荒漠的现代人以强烈的震慑力量。他那诗化的人生境界令后者折服、惭愧。
刘主任率队在刘息分社最后一战,清收了5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223户,清收陈欠贷款(被喻为“难啃的骨头”)本金5481.44元,利息11128.46元,给畏难情绪者以极大的鼓舞。与此同时,调查了解理线索,跟踪贷户的蛛丝马迹,重新落实土楼村倒闭磷肥厂贷款三笔,落实本金10707.34元.利息9824.75元。祖楼信用社在刘德保主任和王传贤副主任领导下,不务虚名,力求实效,说实话,办实事,创实绩,报实数。97年底祖楼信用社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排名榜首,资金备付率为31.8% ,居全县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