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中国青年》编辑部每天都收到一些青年来信,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编辑部指派有经验的编辑专司此事:尽最大可能帮助青年答疑解惑,做到有信必复,有问必答。但是这封信——
这封信是今年3月15日由作者亲自送来的。他说他前几天生病了,抱病写完此信,并从几千里外赶到北京,就是想当面听听我们的见解。我们见他面色蜡黄,疲惫不堪,劝他先回去休息。他说,那好,我就在招待所里等着,请你们尽快给我讨个明白。
好性急的年轻人!
这是一封颇为奇特的信。在信中,作者讲述了他的奋斗史和经商讨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甚至毫不掩饰自已所参与的最隐秘最见不得人的事情。他所披露的种种腐败和丑恶现象,正是我们党和政府全力以赴要解决的问题。这些现象尽管发生在个别基层单位、个别人身上,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透过这封信,我们清晰地看到腐败和丑恶是怎样毒化社会风气、毒化青年一代心灵的。我们赞赏作者的勇气和坦诚。没有勇气和坦诚,不敢面对现实面对阳光,长了霉的心灵最终会腐烂。
为了帮助这位可怜的小伙子摆脱困境,编辑部专门开了一次会。会上争论起来。有人说他应该挂靠一个部门,有了靠山,做生意就会顺当;有人说他应该赶紧清仓盘货,到投资环境好的地方再图发展;有人拍案而起,鼓励他去有关部门上告,和腐败分子彻底决裂,不惜拼个鱼死网破……
电话打到招待所,向他转达了编辑们的建议和忠告,他在电话那一端说声谢谢,笑了。他说,这些他早就考虑过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搞清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在他经商的几年中,他的做人准则为什么总是和经营行为发生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他能不能把二者统一起来,又讲良知,又能挣到钱?如果良知和挣钱发生冲突,他该怎么办?
我们被问住了。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包含着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年轻人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如何选择的问题。我们希望借助广大读者的智慧帮助他,也帮助我们广大青年读者自己。
也许,答案就在大家不懈的探索之中。
(此信发表时隐去了作者和其他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和单位)
来稿请寄:《中国青年》编辑部人生版“问题讨论”。地址邮编见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