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婧
当制作人,从数票开始
当制作人,选剧本、找资金、挑导演演员、搞宣传,每个环节都要扑腾得开,听起来是那种文武全能、指挥若定的风光角色。但从课堂上的模拟现实到“真刀实枪”上阵毕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得从基本功练起。
陈晓希现在有一“特长”——数票,又快又准,是几次做票务练的。“《西区故事》所有的票我都经手了,16场,每场800张,还不只点一遍,你算算,有多少张!又不能出错,有一张号码对不上,就得重新找一遍。有次票混了,我从上午10点到下午1点多马不停蹄地核对,午饭也没吃,手都酸了。这种大剧场戏,我们几个同学分工做,时间紧,刚开始手又笨,分票、撕票、登记票号、朝代销点送票,一组票有4个人签字,这些动手跑腿的活说难真不难,就是太繁琐,得特别细心和耐心。联系代销点和拉团体票就得多动脑子、不气馁,还得会‘花言巧语。到中学争取观众,人家一句‘不看不看,我们电影还看不过来呢打发你,你怎么办,扭头走人?我班同学愣是摆了一堆话剧的特殊魅力和这个戏怎么怎么好,说得这位老师动了心来看戏,‘考察后又组织学生来看。科学的制作流程里面,票务是和演出、宣传一样重要的环节,一部戏是不是成功,主要还是从票上反映出来。虽然琐碎,但对市场分析能力、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做次票务,票价高低、观众面宽窄,市场现状就了然于胸了。所以不能嫌烦,想做好的制作人,哪个环节不得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