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学雷锋标兵”

1997-08-20 08:57黄抒绮
中国青年 1997年2期
关键词:小聚才子标兵

黄抒绮

我一向不慷慨大方,甚至还略显“吝啬”,原因很简单:自己囊中羞涩,又不善于、不屑于打肿脸充胖子。偶尔见到人头攒动的募捐台,也总是避而远之。不是自己缺同情少爱心,只因为镇守口袋的孔方兄实在太少,拮据的生活不允许我的爱心同情心物化成实体,因此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不幸的人儿,早日走出不幸。其中还有丝丝同病相怜的辛酸。

有一天,我却昂首走上募捐台,郑重地递上了100元大钞,台下掌声雷动,唏嘘不已。亲自主持募捐大会又比较熟悉我这个“贫困户”的系副主任惊诧之余慷慨陈词:人穷,精神不穷,爱心不穷,难得啊!台下又是掌声如潮般涌来。我却脸红耳热,恐慌不已,不知他们是否注意到我递上钞票时那颤颤的双手,还有那恋恋不舍的目光?

真的,我不舍得。100元,相当于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山沟沟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辛勤劳作大半年也难得收获几张这样的大票票。于己而言,这100元亦是来之不易。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篇“豆腐干”,但其中又凝结了自己的多少心血!别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我却在蒸笼般闷热的教室里,任蚊叮虫咬,挥汗如雨,个中滋味又有谁知晓?当这篇文章在某省级刊物征文中获奖的喜讯传来,短暂的喜悦之后便是绵绵的惶惑与烦恼。

如今的大学校园,“请客”之风盛行。征文获奖,天大的喜讯,焉有不请之理?

“江兄,获奖了?可喜可贺!什么时候哥儿几个餐厅小聚,尽兴同乐?”熟稔的朋友如是说。我的心一沉:“餐厅小聚?”说得轻松,如今物价飞涨,进去一次,没得百八十,你想出来?

泛泛相交的同学在面前双手一揖,道声“恭喜”,然后各提所需,什么香烟啤酒啦,茴香豆花生米啦等等诸如此类让人不好意思拒绝的“小意思”。你一言他一语,一窝蜂在我脑中乱舞,嗡嗡作响。

就连平素几位不可攀的高傲公主,也对自己“才子”长,“才子”短,莺声燕语“意思”“意思”不停,我一面受宠若惊,一面暗地里惶恐不已。

所有关于用这笔奖金滋润滋润精神及物质生活的设想顿成泡影。看来,不意思意思有负众望。可区区百元,又怎能皆大欢喜?若要自己财政补贴,本人的“国力”又实难负荷。再想想自己那几经书店而不敢入的惶惶样,又觉得那“皆大欢喜”来得实在太过奢侈。不觉愁眉紧锁,唉,怎么办?

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下周,系里不是要为几位从灾区来的“难兄难弟”募捐吗?自己把这笔奖金就“爱心奉献”了吧,平日里自己空有同情,却从未真正实施过,这回也动次真格的吧。同时,没有了货币支撑,请客风潮自会消于无形,说不定,众人还会从此对我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呢?不是吗?如今这年头,自己尚未脱贫却先为他人输血的“异类”,怕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了吧。主意拿定,于是就有了募捐大会上那面红耳赤的一幕。

期末,推选“学雷锋标兵”,自己因那次“壮举”,全班悉数通过,手中便有了一本烫金的荣誉证书。同学们看了这篇文章后,是不是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来,我并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学雷锋标兵”,逼出来的罢了。但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货真价实的我。

(作者通联:411201湘潭师范学院93级61班33#)

猜你喜欢
小聚才子标兵
Images2Poem in different contexts with Dual‐CharRNN
余 平
二十年前同桌小聚
才子的朋友圈更有料
才子的朋友圈更有料
工资短信
才子袁枚
“标兵、能手”如此练就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绝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