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 寒
“首鼠两端”与“首施两端”两词,也作“首鼠”和“首施”。
“首鼠两端”,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东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其集解及索隐把“首鼠两端”释为“一前一却也。”《三国志·诸葛恪传》:“缓则首鼠,急则狼顾。”宋左季裕《鸡肋篇》卷中:“遇事率多首鼠。”王念孙撰的《读书杂志·余论上》云:“首鼠,亦即首尾之意。”《坤·雅·释虫》亦云:“鼠性疑,出穴多不果,故持两端谓之首”“首鼠两端”后为成语,形容瞻前顾后,迟疑不决或观望窥伺的样子,就像老鼠出洞,总是犹豫至再。
《后汉书·邓训传》中却有“首施两端”一词,李贤注:“首施,犹首鼠也。”《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赞》:“二虏首施,鲠我北垂。”还有章太炎的《
但“鼠”为什么又可写作“施”呢?毛本《后汉书·西羌麻奴传》作“首鼠两端”,后又出现“首施两端”。对此现象,刘大白在其著述《古词新释》中是这样解释的:“首鼠,乃踌躇以叠韵转变而来,首鼠之鼠字又转为施,其义为迟疑。首鼠两端或首施两端,即是踌躇两端。《坤雅》及王念孙之说,皆望文生义。”古词确实存在因声转而易其字的现象。
训诂学家朱起凤先生(一八七四——一九四八),初不了解“首鼠两端”与“首施两端”可以通用,批改作业时误是为非,以致学生哗然。经此刺激,朱先生便发愤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终于写出了重要工具书《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