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喜
追根溯源始自西周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在盛行高髻的我国古代,妇女头发的长短、疏密成了衡量美的标准之一。一些头发短而稀的妇女,为了使自己的发髻也能达到时尚的标准,只能用别人的头发来增益己发,这种头发被称为“假发”。
说起假发,源远而流长。
假发的由来,可上溯到距今3100多年前的西周。当时,王后、君夫人等有身份的妇女,在参加祭祀等重大活动时,要佩戴副、编、次等首饰。副、编、次就是最早的假发。副,取义于“覆”,因假发是覆盖在头部的饰物,故称。编,这里应读bian,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辫”,因假发是把他人头发辫起来制成,故称。次,取义于“次第”,因假发是把长短头发依次编织而成,故称。“副”、“编”、“次”这三个假发名称,流传不广;不久就为“髲”和“鬄”所替代。
髲,取义于“被”(古通“披”),因假发是披(戴)在头上的,故称。鬄,取义于“剔”(古通“剃”),古代有一种刑罚叫鬄,即一种给罪犯剃去头发的刑罚;将剃下的头发制成假发,就叫髯。可见,髲和鬄是古代假发的不同叫法。就其作用而言,它是戴在头上作装饰用,所以叫髲;就其取材来说,它是剃他人之发而制作,所以叫鬄。
盛行“巾帼”增添风采
以假发梳成的发髻,叫“假髻”,也有写成“假结”、“假紒”的。假髻有两种:一种是在本身头发的基础上增添部分假发梳成的发髻;另一种则以金银丝编成框架,或用木头、柳藤竹品制成各种发髻的样式,外面裱上缯帛,或涂上黑漆,使用时不需要梳掠,只要套在头上即可。
假髻历来有不同的称呼。最有代表性的名称叫“巾帼”。我们今天常常将“巾帼”用作妇女的代称,如称女子胜过男子,谓“巾帽不让须眉”,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等等。其实,“巾帼”一词的本义,指的就是妇女的假髻。因属妇女的专用美容首饰,故而引申为妇女的代称。据《三国志·魏书》记载,234年,蜀汉为了消灭曹魏政权,诸葛亮带兵出斜谷(今陕西眉县南),屡次向魏将司马懿挑战,但司马避而不出,气得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人之饰,借此嘲讽司马懿胆小如鼠,无男子汉气概。
假髻本是帝后王妃的专用头饰,东晋开始才在民间流行开来。时至宋代,在大城市里出现了专门生产、销售假髻的店铺。然而,由于它违背了洁净(有用死者头发未经消毒就编梳出售)和简朴的原则,以致引起朝廷的干涉。989年,北宋皇廷下诏说;“妇人假髻宜禁断。”但是,这种风气既已形成,就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美容饰物日新月异
假发的用途,古代固然可作为帝后嫔妃的头饰;但头发少者借助假发以求美观,则是古今一致的,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一头美发,当然是人人所追求的;若自然美不足,那就需要借助人为美来弥补。这样,一个人因为疾病而脱发,或因年老而白发,戴上一顶假发。就会陡生魅力,顿添其美。假发正是适应爱美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假发的制作,古时大多借助自然的人发,所以从材料上讲,它倒是真发。借他物做假发的,古文献上只见到借用狒狒毛发的记载。在马王堆1号西汉墓中出土的圆形小盒内就装有一件用黑丝线制成的假发。如今,人们有了先进的化工合成技术,自然在古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现代假发,可分为手钩和机织两大类。
手钩假发以真发为原料,生动自然,光泽好;但价格较贵。说起手钩假发,这与17世纪法国人时兴戴假发的风尚分不开。起初,法国人戴的假发,是用针一绺一绺地别在羊皮圆帽上制成的。1655年,路易十四的理发师康坦,设想将假发编成辫子缚在一起,然后再别到圆帽上,这样可使假发更加牢固和丰满。他用两根细杆拉上三根丝线组成一个绷架,再将假发辫编在绷架上。1677年,巴黎最高法院承认了康坦的发明,并裁定康坦拥有制造这种“绷架假发”的特权。时至1805年,法国里昂理发师勒盖发明了假发结,他将这一技术的专利权,卖给了巴黎宫廷假发师泰利埃。1810年,迪富尔又发明了一种高级天然假发的制作方法——钩插法。这种技术是用钩针将天然头发,织在一块网眼极细的丝网罗纱上。至今,人们仍在使用这种方法制造假发。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假发,大多为机织的。它以透气性能较好的人造丝精制而成,一般是用机器将原料织在悛罩上。它具有一次成形、不褪色、不用烫染和物美价廉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美容装饰。假发变得如同一件新装、一盒化妆品一样平常了。
时下,在大中城市中,有假发专卖店或专卖柜,出售各式各样、适合不同性别和年龄特点的假发,虽然价格较贵,但问津者却大有人在。这充分显示,假发同其他服饰一样,为塑造人们的个性和气质风格越来越受到重视。
戴假发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责任编辑/杨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