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人除了用“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蟾蜍守卫”等神话传说中的相关物象来指代月亮外,还根据月相变化,赋予了其许多形象化的别名。
1.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月亮为“银兔”“玉兔”“蟾兔”“金蟾”“银蟾”“玉蟾”“蟾宫”“蟾蜍”。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中的“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中的“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等等。
2.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轮”“桂宫”“桂魄”。如王维《秋夜曲》中的“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等。
3.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月亮为“广寒”“清虚”。
4.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如屈原《离骚》中的“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5.初月如钩,故称月亮为“银钩”“玉钩”。如陆游《采莲》中的“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
6.弦月如弓,故称月亮为“玉弓”。如李贺的《南园》中的“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7.满月如轮、如盘、如镜、如壶,故称月亮为“金轮”“玉轮”“冰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飞镜”“玉壶”。如元稹《月三十韵》中的“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陆游《月下作》中的“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中的“汗漫铺澄碧,朦朧吐玉盘”,李贺《七夕》中的“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辛弃疾《太常引》中的“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等等。
此外,月亮在古代诗文中还有许多别称。如屈原《天问》中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李朴《中秋》中的“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等等。
(岳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