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者
在五千年悠悠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历时最为久长的朝代属周朝。周朝从公元前1066年灭殷,定都镐京(今西安郊)起,到公元前256年东周赧王灭于新兴的秦国,享国竟达800余年,共传37代王(即后世的皇帝)。
西周建都镐京前后近300年,是在今天的西安建都最早也是最长的一个朝代。然而,今天的西安,秦、汉、隋、唐等朝代的帝陵,或集中或散布,唯独没有西周王陵。为何西周王陵一座也没留下?这么多西周王,他们究竟长眠于何处?
这是困扰史学家、考古学家几百年的不解之谜!他们一直在苦苦寻觅。
1996年以来,陕西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在扶风县黄堆乡意外发现了一座规模空前的西周早期车马坑,经初步挖掘整理,该车马坑长宽近百米,深达12.6米,这远远超过了目前已发掘到的西周各类车马坑的规模。最令史学和考古学家惊讶的是:车马坑殉葬物豪华、层次分明、数量也庞大。最底层的殉葬的活马多达40多匹,大都仍保持着当初被埋时的昂头怒嘶、挣扎欲跃的姿势。马尸的上层是绚丽多彩的木车轮子、散件。逾20多辆……以往发掘的西周车马坑中,殉马一般4~8匹,最多的也不过12匹;殉车只有l~2辆。可见,此墓无论深度、车马的数量,都堪称一流。那么,已探测到的、那位悄然沉睡于车马坑旁边的墓主,是否就是一代局王?若不是,又有谁能享受这般隆厚的待遇?
既然周王地位至尊至极,为何死后的王陵不像秦皇唐宗那样气势恢弘,反而了无踪迹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古今葬俗的差异问题。据史家研究,几千年来,我国的葬俗几经变化,古代除盛行土葬外。还时兴过火葬、野葬、天葬等。即便是土葬,其风格、习俗等,古今亦有巨大的差异。许多史籍记载,先秦以前的古人,葬俗是“墓而不坟、不封不树”。用现在的话说是人下葬后不在地面上堆坟包,不修陵阙(房),不立墓碑。这种从地面上看无任何标志物的葬俗,极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战乱、王朝更迭、灾荒、人口迁徙等,一切变得难觅踪迹。这可说是西周王陵“失踪”,也是殷商王陵、夏王陵乃至三皇五帝墓址迄今无从寻觅的根本原因所在。
除此,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当时的盗墓者毁坏了仅有的那点文字史料实物。先秦的贵族墓葬中有大量刻有文字的青铜、玉器、金器等。而在先秦时代,泛称青铜器、铜等为“金”,即金钱的意思。青铜器、玉器、金器等一经熔化,就成了货币。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盗墓者与后世的盗墓者有一点不同:后世的盗墓者盗取宝物后往往将其交换成货币或珍藏,被盗文物尚可流传于世。这样一来,刻在青铜器上面的铭文,便荡然无存,那点可怜的文字记录,自然也就永远失去了,使后人难以寻觅。
其二,古代保留至今的那些有关史料记载,大都艰涩难懂或语焉不详,特别是涉及古地名时,往往令今人望文生义或张冠李戴。如《山海经》、《禹贡》、《尚书》等上面所记载的古地名,有些虽然与今名相同,但实际上风牛马不相及。最典型的莫过于《逸周书》上的一段记载:“武王崩于镐,殡于歧周,葬于毕”。人们一看到毕,就理所当然地认定是今陕西户县的毕原,于是几十年辛苦探寻。却一无所获。缘何?关键在于此毕原非彼“毕”也。摊开陕西省地图便知:武王姬发死在镐京(今西安郊),棺材却停放在岐周(今西安西约100公里处,为周人兴起的岐山一带),然后又要向东运送100多公里路程到毕原(今户县)下葬,试想,在当时的交通工具和条件下,周人有可能、有必要这样来回折腾吗?
那么,古代的“毕”在哪儿?岐周位于今扶风县西北,这儿被考古界称之为“周原遗址”,已发掘出多处西周早期宫殿遗址。翻开史籍:岐山周原一带是姬周灭殷前的都城。迁都镐京后,这儿仍陈留着自古公父(周太王)以来的周王宗庙,周王室每年要到这儿举行极隆重的祭祀祖宗大典。作为十分注重宗法血缘观念的周人来说,祖宗祭庙所在地太重要了、太神圣了,以致于死后要“殡”于此。“殡”后葬于祖宗发祥地更符合情理,何必要下葬到距祖宗所在地100多公里远的户县毕原去呢?
由此可见,武王下葬的“毕”应该在岐周附近,即今天扶风县黄堆乡一带,这比较符合情理和逻辑。令人欣喜的是,考古发现已有力地作了佐证:黄堆乡一带已陆续发掘了十几个大中型西周墓葬,一般都有车马殉葬坑,出土文物档次之高,青铜玉器之精美,为其他地方西周墓葬所罕见。而且,这批墓葬距已发现的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和新发现的这座超规格车马坑仅相距几公公里。
况且:古语中“黄”、“王”音相通,义可通假。“黄堆”本意莫非就是“王堆”?“王堆”即“王墓”。几千年过去了,这一带的住民早已经过了多次变更、融合,后世的住民不知“王堆”的来历或忌讳“墓”这不吉利字眼,代之于“黄堆”,亦是完全可能的。
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梦里寻他千百度”,黄堆乡超乎寻常的这座车马坑重现天日,标志西周诸王失踪之谜,有望彻底揭开。
(责任编辑/孙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