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强
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他的儿子,年仅27岁的张学良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掌握东北的军政大权。此时的张学良,国难家仇集于一身,决心东北易帜以实现国家的统一。而东北军实力派人物杨宇霆、常荫槐取张而代之的图谋,也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付诸实行。
杨宇霆,字邻阁,后改称邻葛,辽宁法库县人,1883年生,是晚清秀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杨为人机警,处世圆滑,善于玩弄权术。他仔细研究张作霖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投其所好,深得张作霖的赏识和信任。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兵工厂督办、江苏省督办及三、四方面军团长等要职。他网罗党羽,形成以他为首的“士官派”(大都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权重一时,专横跋扈。
张作霖死后,杨宇霆俨然以父执自居。他勾结常荫槐,拉拢大批文官武将,企图控制整个东北的军事政治局面。张学良希望把他安排得远一点,让他当黑龙江或吉林督办,可他都不干。每天在沈阳大东关小河沿公馆内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联络日本军界掌权人物,大有“今日东北天下舍我其谁”之势。
作为杨宇霆死党的常荫槐,时任东北交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主席。更是狐假虎威,飞扬跋扈,丝毫不把张氏姻亲、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放在眼里,并且建立全省保安队,添购大批新式枪支,作 为他自己掌握的实力。
1928年秋季某日,适逢杨宇霆父亲七十大寿。杨公馆内,车水马龙,盛况空前。蒋介石、白崇禧、阎锡山以及广东、四川等地方实力派系都代表前往祝贺。日本政界要人亦派人前来,东北地方。官吏更不消说了。张学良曾亲往致贺,但杨宇霆毫无热情,竟以普通礼节待之,与一般宾客无异。不仅杨之一举一动傲然以东北领袖自居,来自全国各地的贺客,对杨也恭维备至,谀杨是东北众望所归的人物。
杨、常的篡逆之心,昭然若揭,张学良的东北领袖地位已岌岌可危。张与杨、常的矛盾由是愈演愈烈.终于一触而发。
1929年1月10日下午五点多钟,杨宇霆、常荫槐来见张学良,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以常荫槐为督办。杨取出已经写好的便条,逼张学良立即签字。张推说:“现在快吃饭了,饭后再说。”并留二人在张处吃饭,杨表示家里已经安排好了,回去吃完再来。
张学良感到事态严重,在杨、常两人走后,立即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把情况讲了一下,然后说道:“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欺我太甚,我命令,立刻将他二人处死,你领卫队去执行。”并叮嘱:“他们俩人身上均有手枪,你可要小心从事。”
高纪毅接受命令,选了六名精明干练的卫士,由他和副官谭海布置,安排好内外警戒。七点半左右,杨、常二人来了,直接进入老虎厅就坐。张学良应酬一番,就以取西瓜为名出去了。这时高纪毅领着六名卫士进来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二人破坏团结,阻挠国家统一,就地处死。”杨、常闻言。目瞪口呆,面如土色,两名卫士将其分别抱住,然后各由一名卫士从头顶开枪将其击毙。
据张学良事后回忆,他虽然觉得杨、常欺人太甚,必欲去之,但心下一直犹豫不决。这一则是因为杨、常是东北不可多得的人才,且对东北的发展都有所贡献,使张不忍下手;二则是因为张担心东北最高当局的内讧会引起局势动荡,使日本坐收渔人之利。这样的大事又不敢随便向人透露,只好和夫人于凤至商量。于说此事太大,她不好决断。万般无奈之际,张学良取出一块银元卜卦。占卜时,他默祷天地神灵显示,假如杨、常可杀,银元的袁头面向上;反之,则向下。事有凑巧,扔了三次,银元面皆向上。张于是决定除掉杨、常。这块银元后来被张藏于保险柜内,“九·一八”事变后,为日人所获。
杨、常死后。张学良一面抚恤其家属,一面设灵祭奠,亲自吊孝,声泪俱下,大有诸葛孔明吊周公瑾之情。
银元占卜定夺杀杨、常与否,此事表面看有很大偶然性,其实偶然中已包含着必然性。只要杨、常篡逆野心一日不灭,他们的亲日策略不改,此事迟早都会发生。
(责任编辑/韩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