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中山舰重现风采

1997-03-31 07:33桂慧樵
知识窗 1997年2期

桂慧樵

58年前,一舰载着历史荣誉的战舰沉没了。58年后的1996年11月。打捞工作拉开了序幕。如果一切进展顺利。1997年2月。令世人引颈翘盼已久的中山舰将“浮”出水面。

打捞陈列三省争夺

中山舰沉睡江底已58个春秋,80年代以来,关于打捞、修复、陈列中山舰的呼声,在湖北乃至海内外此起彼伏。在人们取得共识,而水下探摸尚未开始时,又演变成湖北、江苏、广东三省争相承担打捞和陈列该舰的复杂局面。

随着1988年5月的前期探摸工程告竣后,缜密可行的“中山舰整体打捞方案”也进一步完善出台,但此工程当时需耗资200万元,须逐步筹措经费。

江苏省文化厅、旅游局知悉后,即提出资金问题可由他们解决。而中山舰打捞出水修复后应在南京展出,因孙中山曾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让人们在瞻仰中山先生陵墓的同时,瞻仰中山先生生前的座舰。此时,交通部、文化部文物局下达批准打捞的文件和海军领导机关、国家海洋局等支持打捞的函件也先后寄达武汉。在江苏方面厉兵秣马、组织队伍即将开赴打捞现场时,消息从中山舰罹难的荆楚传来:湖北经周密考虑和反复权衡,决心自筹资金打捞中山舰并陈列于武汉市,保护本行政区内的文物。这样一来,此事便告搁浅。

时隔3年后的1991年5月,国家有关部委出面再致函湖北省政府商谈打捞事宜,并建议倘若湖北一方面确有困难,能否仍由江苏方面组织人力和资金投入打捞,但未获答复。在此期间,苏鄂两省之间围绕中山舰的打捞和归属权的认识始终未能趋于一致,争论也未能止息。

1993年5月,经济实力雄厚的广东,也“盯”上了中山舰,其理由是:中山舰25年舰龄有21年在广州服役。中山舰命名和“中山舰事件”也都发生在广州,广东是中山舰的娘家……

在日本方面,获悉将打捞中山舰的消息后,表示出强大的“热情”。他们要用最现代化的打捞装备,让中山舰出水,并按50多年前的式样修复。但他们要对该舰作“全面体验”,以取得目前不可多得的珍贵的船史资料。

十年磨一“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最终还是由作为“地主”的湖北打捞,历经数年的中山舰争夺战,也随此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揭开沉舰水下面纱

从汉口溯江而上26公里,至武昌县金口镇军山脚下的这段长江水域,便是中山舰罹难处。

早在1966年4月,江苏靖江打捞队潜水员首次探得中山舰沉没位置。此后,长江航道局打捞队又数次探测,并将舰上的一些枪炮弹药打捞出水。

1986年7月至11月,湖北省文化厅、辛亥革命纪念馆和有关部门数次协商中山舰打捞事宜,并确定了保护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的整体打捞方案。

1988年5月3日,海军某部潜水小分队来到金口水域,进行了为时5天的轻潜探摸。5名80年代毕业于法国马赛国立潜水学院、并在地中海创造过潜水205米世界纪录的潜水队员揭开了中山舰水下的神秘面纱。但未获取制订打捞方案所必需的定位数据,而这艘沉舰是否中山舰也不敢断定,因为据当年金口镇海空炮战目击者回忆:同时同地被日军炸沉的还有“江陵”舰。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湖北总结经验教训,决定正式开展打捞前的探摸工作。

1994年春节刚过,一份盖有湖北省政府大红印章的请示件呈送中央军委,恳请海军帮助打捞中山舰。经双方磋商后达成协议:由海军有关部门组织工程技术、潜水等专业人员先实施水下探摸,为打捞提供可行性论证资料。3月27日一大早,作业组24名人员全部到达现场,开始了江面作业。

金口镇雄踞长江中游要冲,水面宽度近800米,水流湍急,白浪滔天。湖北省文化厅文物处找来了本地的两个渔民协助,他们曾是1988年探摸的向导。

探摸从3月27日开始至4月7日撤离现场,作业组按期完成了探摸任务。此次探摸的意外收获是在沉舰上摸到了镶嵌在舰尾部的“中山”两字。除此之外,潜水员们还全面摸清了沉舰的座沉状况,主要尺寸,受损程度及沉舰周围的泥质水流等情况。

随后。新闻媒体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如实的报道,在引导人们关注这一热点问题的同时,也出现对沉舰是否是中山舰的质疑。

一年之后的3月,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受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的委托,带着他的亲笔批文,由该公司经理、曾是海军潜水员的李光辉率队,于3月8日赶赴现场,进行了为期15天的打捞前实质性探摸。他们采取重潜、轻潜并用,除全面弄清了沉舰淤沙状况、舰体破损、锈蚀、舱室分布情况外,潜水员还专门对沉舰尾部“中山”二字进行了水下摄像,并通过屏幕成功将“中山”二字及舰体在水下状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在此之后,这盒摄像资料通过中国历史博物馆转交到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显示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山”二字手迹,收到了以视正听的效果。同年11月底,由该公司提出的“双驳抬撬、整体出水方案”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

就在决定打捞中山舰的前夕,今年初,李光辉经理亲率队伍再赴金口,抢在枯水季节,进行了为期10多天的第五次探摸,潜水员对舰身的各部位又进行了一次水下“体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96年7月18日,湖北省文化厅与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在武汉签订了《中山舰整体打捞工程承包合同》。该公司以500万元总价款承包了中山舰整体出水工程,为了保证打捞万无一失,公司方面除了备足应打捞的设备外,还多次将打捞队伍拉到嘉陵江口,进行模拟式的强化训练,并计划11月上旬进驻现场,1997年2月将中山舰推出水面。

开工之日万众嘱目

1996年11月2日6时。由5艘工程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和近100人组成的打捞队伍,由重庆太平门施救码头启程东下,驶向武汉市金口镇中山舰罹难水域,万众嘱目的中山舰打捞工程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打捞开工日期定在11月12日,这天是孙中山诞生130周年纪念日,湖北省的纪念活动将在现场隆重召开,为打捞中山舰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以改造工程所需的10艘拖驳和添置的起重及潜水等设备。

至11月11日,打捞现场各口准备工作均已到位,12日下午3点30分,伴随着湖北省打捞中山舰开工仪式的欢乐鼓点,打捞工作全面启动。在打捞现场,8条打捞工作船在10000多平方米的江心作业区内扎下水寨,百余名身着印有“打捞中山舰指挥部”字样的黄色工作服的打捞队员已开始紧张地忙碌。

整舰出水是保护珍贵文物的要求,而“双驳抬撬”正是满足这一要求最为稳妥可靠的方法。该公司自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71年前创办长江打捞业以来一直沿用此法,经受数以百计工程的检验而无一次失误。

12日一开工。就取得在激流中钢缆套住沉舰舰尾,潜水员顺缆下水定位施工的成功。进入开工第6

天,他们又闯过了开工以来第一道施工难关——通过激流深水轻潜作业,完成了对沉舰定位施工阶段的水下摸底勘测;至21日,提前一天完成了工程第一阶段对沉舰定位的计划,为下道工序对沉舰施工铺平了道路。

据悉,中山舰打捞工程将分为定位、清障、打沙、穿千斤顶、抬船五步进行。

具体作法是:进一步确定了中山舰方位;清除缠绕在舰上渔网、杂草、树根及排除舰内沉淀的大量泥沙;用18至20根钢缆在舰体底部编织一面钢丝网,不断调节抬驳与水下设备的作用力,满足舰体各强度的要求,使侧卧在江底的中山舰复位后整舰起浮。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0年10月(宣统二年),清政府海军大臣载洵和北洋海军提督萨镇冰在日本三菱船厂订造。1917年,由于形势的变化,北洋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在上海率领“永丰”号等舰起义,南下广州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护法运动。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广州革命政府于4月13日将“永丰”舰正式更名为中山舰。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为了排斥共产党,篡夺军权,散布“共产党阴谋暴动”的谣言,派兵劫夺中山舰,逮捕了共产党员、中山舰代理舰长李之龙.解除了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武装,并将周恩来同志软禁一天,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山舰等49艘舰艇被调人长江,保卫南京政府。1938年秋,中山舰奉命由岳阳开赴武汉;lO月24日3时许,巡驶到武昌县金口镇江面时,与6架日军飞机遭遇,并展开血战。在舰长萨师俊的指挥下,全舰火炮一齐射击,击落3架敌机。不料舰首高炮突发故障,敌机乘隙俯冲,狂轰滥炸。顿时,舰上一片火海,舰身逐渐倾斜。左腿已被炸断的萨舰长指挥若定,高呼:“坚守岗位,战斗到一兵一卒!”下午3时50分,中山舰终因孤军无援,受创过重,沉入波涛汹涌的江水之中。舰长萨师俊等24名官兵壮烈殉国。

弹指间几十年过去了,然而英雄的中山舰却一直在海内外人们的心头深深镌刻而不泯灭。它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它是一本弘扬民族气节、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国家统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的教科书。为此,打捞、修复保护这一国宝,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对于该舰的修复保护方案,早在1995年二月就已确定。来自北京、江苏、陕西及湖北省的18名船舶专家、文物保护专家在武昌举行的论证会上一致认为:中山舰的修复保护应遵循<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实施;中山舰的保护工作采取清洗去锈、缓蚀保护、表面封护等措施。同时,在中山舰打捞出水前。应及早做好各项研究及准备工作。并应迅速制定中山舰打捞后的应急性保护措施。使这艘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山舰,以其饱经忧患的身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

有关中山舰的陈列问题,1996年8月中旬,湖北省建设厅专门主持召开了“中山舰陈列馆馆址论证会”。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沉舰地金口作为中山舰陈列馆的首选馆址。其理由:除馆址距中山舰沉处仅400米,有与中山舰蒙难相关连的遗迹多处外,且依山傍水,既符合“史以地近”的文物保护原则,又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和巨额运费投入。

此前不久的11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山舰打捞保护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大强提及:省政府将在武汉市附近选择一处水陆交通便捷之地,兴建综合性的中山舰陈列基地。除展览修复的中山舰外,基地内还将建设中山舰历史陈列馆,并为中山舰殉国官兵修建一块纪念碑,以缅怀为国捐驱的先烈。据悉,张爱萍将军已为纪念碑题写了“海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1个大字。而在建馆之地的金口,也正在积极作,好选馆地址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拟将地处江边的金口船厂的100多亩地腾出作陈列中山舰之用。

洗尽铅华始成金。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中山舰将于2月打捞出水面。待到新年开春时,中山舰将重放异彩!

(责任编辑/韩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