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修炼 垒石成金

1994-12-30 06:51郑步华
祝您健康 1994年7期
关键词:肾脏病肾病

郑步华 沈 志

新年刚至,一位沙特阿拉伯将军的电话辗转从美国打到南京黎磊石教授的办公室:“美国肾病学会理事介绍我来贵处治疗,不知可否?”少言寡语、炯炯目光中充满自信的黎磊石以流利的外语答道:“来吧!”

黎磊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全军肾病研究所所长。他是肾病患者心目中的救星。每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前来求医者,不计其数;全国各地肾病患者更是朝拜般地涌向南京,可谓不见真佛死不瞑目。香港《文汇报》以整版篇幅介绍这位医学巨星:“首位入选国际肾脏病学会理事的中国人;亲身尝毒,治肾称尊;他在肾脏病领域屡创奇迹。”“在肾病领域先后取得了12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6项居国际先进水平,五度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这在整个科技界也是罕见的。”

沿着那惊人的累累硕果寻根究源,你便会发现这位长者情感世界中的激流。他自幼饱尝乱世之苦,目睹人间不平。长街跪卖的穷人孩子;耀武扬威,为所欲为的洋人;刺痛了一颗稚嫩的心。儿时的磊石心底里奠下了一块基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此生舍弃豪华、卧薪尝胆,也要让中国人在世界上站起来!

黎磊石早年从事血吸虫病研究,成绩卓著。“文革”龙卷风刮来,受到很大冲击。在下放基层的日子里,他与一位患有“肾衰”的山东小伙子结成了忘年之交。这位年轻有为的营教导员在病危期间,几次向黎磊石伸出求援的手:“我只想再活五年,只五年,做完我要做的事情。”磊石欲语又止,无言以对。结果,小伙子终于走向天国之路,临终前说道:“我把尸体给你们,盼望尽快研究出成果来!一定要研究出来啊!”

那凄切的目光震憾着磊石的心。从此,他仿佛成了一部工作机器。发愤钻研,不允许自己有片刻懈怠。他黎明即起,子夜方归,只知耕耘。不知收获,生活俭朴,一盘辣椒、几块豆腐干外加一小撮花生米,便是他的“上等佳肴”。1982年他到香港,一位旧时的同学,今日的富翁接待了他。此人家中仆人成群且着统一制服,有高档奔驰车4辆,在世界各地均有别墅。一周内,主人带他享尽香港豪华,临别时又以重礼相赠。磊石不卑不亢,以随身携带的学术著作作为回敬之物。主人不禁感慨万端:“好羡慕你呀!论挣钱,或许有人认为我成功了,可你却成了祖国科学事业的一部分。”

站在中国肾病研究的起点上仰望世界,就会发现我们这方面的研究比发达国家整整落后了20多年。1983年他赴澳大利亚参加亚太地区肾病学术会议,在偌大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见到一个中国人。有没有捷径可走?除了借鉴有没有绝招可寻?一连串的问号压在他的胸口上,把心坠得生疼。

以严谨著称的黎磊石,在科研思路上却如诗人一般浪漫。他的目光从西药、现代化设备转向了中国的传统医学。一位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肾脏病人,曾有严重的蛋白尿,复诊时发现竟不治而愈。“自己吃了什么药吗?”“用雷公藤泡酒,管用!”黎磊石象在茫茫大海中发现了新大陆,惊喜不已。这雷公藤《本草纲目》里没有记载,访名医、查古籍,发现它有毒,可治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但从未有人用来治肾病。有着厚实的中西医学基础的黎磊石,立即进行动物试验。为了准确体验毒性反应,他还亲自服用。反复实验证明,雷公藤根部毒性较小,可利尿、消肿、消除蛋白尿,具有激素样的治疗作用,但又没有激素的副作用。于是,他发表有关论文,并用先进手段提取其中有效成份,解救了许多重症患者。黎磊石迈出了他赶超世界的第一步。

西方治疗尿毒症的最终方法是血液透析和肾移植。1985年,黎磊石在科研攻关中发现,大黄能够延缓肾衰的进展。抑制残余肾过强的代偿作用。他将大黄精心提炼,制成片剂。用于临床获得良好疗效。这项成果因此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黎磊石又偕同弟子们开始了冬虫夏草治疗肾小管坏死的研究。

飞翔的双翼,一头系着传统中药,一头系着现代科技。艰苦的研究工作不可离开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物质条件。束手待毙不是黎磊石的性格,他横下一条心,千辛万苦也要闯出一条路来。1993年,国际肾脏病学会主席罗宾逊等世界一流专家站在黎磊石的实验室里说:“你们的工作水平和条件让人很难分清这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可是,这些肾脏病学的最高权威哪里知道,现有的一切都是在农村作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创业初期资金缺乏,连一架稍好些的荧光显微镜也买不起,只有从废弃的材料堆里找一只旧荧光灯,再加上普通显微镜。就这样,一个血透机、10张病床、一间价值不到1万元的实验室,组成了一个肾病专科。黎磊石的办法足以成果促效益。以效益补设备,再以设备促成果。分子生物学检测需要高、精、尖的设备才能完成,进口这样的设备要1万多美元。黎磊石和他的几位助手自己动手,找来3口水浴锅,用电炉加热。为了保持恒温,他们一手拿秒表,一手拿温度计,在高温环境中目不转睛地测试。10多小时连续工作,其间水不能喝、饭不能吃,还容不得分毫误差。事后有人问:这种工作条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黎磊石咬紧牙关蹦出两个字:“逼的!”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赞叹道:“这是我们所见到的最简陋的设备,但所得出的资料也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有份量的资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就在这样的设备条件下,黎磊石和他的弟子们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国际上首创葡萄球菌肠毒素诱发IgA肾病模型,证实感染性毒素诱发肠道粘膜免疫异常是其发病机理之一;首次阐明流行性出血热的免疫性肾脏损害等等。临床治疗上更是成绩显著:慢性肾衰患者维持透析最长已达12年以上,存活5年以上者已达95%,许多以往被视为“无力回天”的肾病患者康复如初。如今,解放军肾病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血透中心。拥有功能齐全的实验中心,60张病床的病区,70余名各类专业人员。仅仅10年时间,一个“小米加步枪”的研究所,便一跃而进入“核武器时代”。

“不想吃苦的不要到我这儿来!”这是黎磊石的口号。研究所的工作制度是“严酷”的,凡40岁以下者,每晚10点以后才下班。学外语、查资料、写论文,那都是10点以后或星期天的事。“没有女排精神休想夺五连冠”,这支队伍明白自己所从事的是怎样一种事业。

黎磊石终于以中国人特有的坚韧、才智和聪慧攀上了治疗肾病的世界巅顶。1990年,他当选为国际肾病学会理事的消息,在海外华人中引起轰动——毕竟他是这拥有75个会员国的世界性组织成立30年来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啦!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肾病
IgA肾病的中医诊治研究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尿KIM-1和NGAL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