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等
重温楹联话医德
王洪武
闲暇翻阅旧报,几则医家楹联重显眼帘;浙江宁波名医范文甫的门联写着: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江西吉水一位医生兼开一爿中药铺,他在中药铺门面上高挂:但祈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湖南湘乡有位老医生的常用对联为:何须我千秋不老,但愿人百病莫生……这些楹联,都竭诚地表达了这些老医人“一事当前,先替别人着想”的高尚情操和医德,读来让人敬佩之至。
也许是“时代不同了”,观点应不一样。日前,笔者听到一则让人笑不出来的新笑话:某乡间有位赵医生,一渔民让他治脚上脓疮,迟迟不得愈合,渔民每次来用药都带上一两斤鲜鱼。一日,这渔民又提着一串鱼来了,赵医生不在家,师娘便按规矩给其上了好药。医生回家得知后,气得两手一摊,直怪老伴:“这一来好了,吃屁吧!”原来赵医生每次用的都是让其要好不好的药,以拽住渔民不断地给他送鱼。以后当地老百姓就给编了个“赵医生医口子——吃屁吧”的歇后语。
这事儿尚属传闻,确实与否,不敢定论。不过,时下医务人员的医德到底如何,有少数恐怕让人不敢恭维。这里且不说有些医疗部门将那“为主”的旨在使人少生病、不生病的防治工作与日淡化,即是被强化的诊病治病业务,不少人的眼光儿也是暗暗盯住病人的口袋而动的。不是么?有些医生为了多拿奖金、回扣,对一些本来并不难诊断的“小玩意”,往往也需病人左一个照镜子、右一个拍片子,像体检一样一关又一关地查,开药更是“满单子划”。至于要红包、卖假药等事更屡见不鲜,害得许多病人,公费也窘迫,私费更要哭。诚然,市场经济下的医务工作,也需“吃饭”、“吃好饭”,但这决不能以不讲医德而胡来。须知:修身如执玉,积德胜积金。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事实上,医生让人少花钱、治好病,民强国富,他的生活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医院问的竞争,同样离不得医技和医德两件宝。舍一,都是没有出路的。
欣闻,眼下许多医院正结合反腐败斗争,狠抓医风医德教育,好人好事常见诸报端。笔者企望,此举能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真正抓出成效。若广大医务工作者能继承并发扬好古人那种爱国爱民的“独贫”精神,妙手医病,热心暖人,则人民大喜,范文甫等名医在天有灵也会为“吾愿更有后来人”而高兴的。
两道家常点心的制作
夕月
一、椰丝糯米粢
原料:干水磨糯米粉250完、豆沙125克、椰丝125克。
制作:1.将250克干水磨糯米粉放在容器中,冲入沸水85克,揉制成团,分成20只坯子,搓圆捏成圆锅形,包人豆沙,从边缘逐渐合拢收口、制成团子。
2.将团子放入沸水锅,煮熟(或上笼蒸5分钟)后,放入存有椰丝的容器内,滚沾上一层椰丝,即可装盆。
3.如将成熟的团子滚沾上一层拌糖黄豆粉(用炒熟的黄豆125克研成粉,加入绵白糖125克拌和)就成了色泽金黄、香糯的擂沙团子了。
二、开口笑
原料:面粉250克、糖125克、油10克、蛋2只、水30克、小苏打粉适量、芝麻适量。
制作:1.调制面团:(1)把面粉、小苏打粉一起过筛。(2)将糖、油、盐、蛋液、水放在大碗中拌匀后,倒入面粉内搅拌,轻揉成团。
2.成形:将面团搓成直径为2厘米的圆条,切成20个坯子,搓圆,沾上水,滚沾上一层芝麻。
3.成熟:将油烧至五成熟,放入开口笑生坯,不要搅动,待浮上油面时,以小火炸到表面开炸成口,再改用大火,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沥干油,装盆。
废牙刷柄做裁纸刀
黄明虎
1.把废牙刷柄毛剪去,用砂纸打磨光滑,作为“握手柄”。
2.在柄的前端部分一侧,用锉刀或砂石磨成“刀口”,再用砂纸打磨光滑,就做成了一把经济、实用、方便、安全的裁纸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