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涧华等
编者的话: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怀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献给孩子。但是,哪些东西最美好呢?我们曾经让孩子不再饥饿,不再寒冷,曾经为孩子建造美丽的家园,曾经给他们创造花花绿绿的物质消费品,曾经牺牲了自己的享乐为他们填补一个又一个知识的空白。
然而,当仔细回味一番后,我们发现,我们为孩子创造的每一种美好几乎都伴生出一系列美丽的错误,而最大的错误是,我们所理解的美好并不一定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请读读我们编采的这组文章,听听来自成人世界的呼声吧!
别让孩子同我们一起“躁动”
杨涧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秘书长)
如果说,“青春躁动症”尚属于一种生理上的无害症状,那么,来自成年人社会且传播迅疾的“世俗躁动症”,对于未成年者则构成潜伏性的有害作用。
今日的校园已不尽是“桃李芬芳”的世界。每有商业的季风刮来,校园平静的水波便会荡漾一番,水波之上的小船呢?情景可想而知。我们的教科书上没有“皮尔·卡丹”“劳力士”“卡迪拉克”这些词,考卷上也没有“四大天王”这道试题,为何孩子们兴致浓厚,脱口即出?细一琢磨,概未逃脱成人世界的影响。
不妨看看成人世界发生了什么,孩子们又发生了什么。
我们这里“下海”之声不绝于耳,万言金为首,孩子们那里便是知识贬值,厌学之风盛起;我们这里玩一回贵族享受,崇尚起高档消费,孩子们那里便斗富摆阔,生活攀比行止放纵;我们这里倡导重金育奇才,贵族学校加精英教育,孩子们那里便使小皇帝的性子,动辄出走要挟;我们这里偏爱隔海摘星,吹捧不惜血本,孩子们那里便视若偶像,当一当追星族又何妨……
如果说,上述种种迹象显示出成人世界的“世俗躁动症”正在对未成年者发生着显性感染;如果说,这种看得见的感染还有望通过国力的增强、经济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逐渐化解;那么,潜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躁动的观念,则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一种难于化解的病毒浸入孩子的精神。当孩子不愿读书时,大人们便说:“不读书怎么能赚大钱?”当孩子突然有一天喜欢起图画时,大人们即刻以培养天才的方法对之,以至七八岁的孩子便会说出“我学图画(钢琴、短跑、上奥校等)就是为了当特长生,上好中学”的话来;好像上学、画画仅仅是为了世俗社会的生存需要,而人自身的发展,人追求美好精神世界的本性需要却无关紧要。当我们要求学生们背诵那些难于理解的政治、道德概念时,积累知识教化文明的目的已经演化为考试、得分的手段;当报刊上登一篇警示孩子们弱点的文章时,我们便立竿见影地组织什么冬令营、秋令营,以此证明孩子们不存在某些弱点,殊不知这样的证明,非但没有使孩子们的毅力品格得到磨练,反而给幼小的心灵植入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精神劣根……
也许,“浮躁”是人们在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寄生的复杂情绪,情有可原。但有一点应摆明:一个民族的精神决不可湮没在世俗的海洋里。我们渴求物质,但决不能放弃理性的追求;我们崇尚务实,但决不以丧失理想为条件。尤其不能以猎奇的心理和揭秘的借口,将精神的废料作廉价推销,将精神病毒传染给未成年人。我们曾因十年的狂热躁动而付出高昂的代价,缘何又将这一沉痛教训丢弃脑后?
总有人与我道及中国人对孩子如何挚爱。我说,当心,别让孩子和我们一起“躁动”!别用成人世界的浮尘躁土遮蔽了孩子们的眼睛!
“爱心”也可以葬送未来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研究所副所长)
我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被新闻界一通爆炒之后,引起了社会上较大规模的争论,这和中国的国情是相吻合的。在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如何为孩子着想的问题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严重分歧。
有人认为,让孩子吃苦是没必要的,不如让孩子们去感受发达国家的发达,这样才会适应生活。然而,发达国家又是怎么考虑的呢?日本显然就不是这个思路,尽管他们相当发达,却连续三年带领孩子来中国的海岛和草原吃苦探险。据悉,今年夏天,他们又准备去四川举行高山探险活动。
我突发奇想,假如举办一个溺爱孩子的国际锦标赛,中国的金牌总数一定名列前茅。其实,比赛正在悄悄进行。听听28名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吧:据科学统计,各国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为: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中国0.2小时。结果,中国城市74.4%的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一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
天下父母无不爱自己的孩子,然而,爱的方式却有极大的不同,而由此造成的结果更是天壤之别。爱心可以造就未来,爱心也可以葬送未来。
在美国迪斯尼乐园里,一位美国母亲逼着自己很小的孩子坐高速缆车,孩子哇哇哭着往母亲怀里钻,被母亲无情地推开了。这位美国母亲说:“孩子如果没有这点胆量,他就不要做人!”
坦率地说,我之所以写《夏令营中的较量》,主要目的就是给社会一个警示,给家长一个刺激,给学校一个忠告。也许下笔狠了些,可面对一个将要被享乐迷醉的世界,笔力乏重又何以发人惊醒?
在《羊城晚报》就《夏令营中的较量》举行的讲座中,日本妇人会委员田中和子一语中的:“如果说中国的家长缺了点什么,我认为主要是爱的方法不对,溺爱会使孩子丧失自强的信心和能力,望子成‘龙反而成了教子成‘蛇”。
每一种社会,每一个人在其发展生长的过程中都会有潜在的危机。提早发现之,并以理性的态度和方法加以防范、化解,是社会和个人成熟的标志,它显示出人类把握自己的程度;相反,面对危机却盲目乐观,甚至于麻醉社会,于现实是一种愚昧,于未来是一种罪过。
值得欣慰的是,全国少工委已推出“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让孩子像雏鹰一样,磨炼出坚强的翅膀,搏击新世纪的滚滚风云,这正是我们对下一代最深情的爱。
挫折教育不是“恶”的妥协
李意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提起未来,人们便对中国的“小皇帝”忧心忡忡,特别是当市场经济的大潮迅猛而来,很多孩子的家长涉足商海饮尝了其中的苦涩时,这种担忧便化成了修正传统教育的一种理性要求:怎样使孩子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生存适应,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于是,我们看到了这种要求所产生的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把孩子放在玫瑰色保护区,只讲真善美,不讲假恶丑;只讲一步登天,一夜发财,一下成才,不讲成功路上的艰辛和坎坷。好像生活是纯净的天空,人生是宽阔的坦途,取胜可以不经过任何障碍。在这个保护区长大的孩子,天真、纯洁,但简单、脆弱,他们对美的理解建立在对恶的无知上,所以他们经不起生活的挑战,一遇挫折就束手无策。
另一个极端是,把孩子放在灰色污染区,不加选择地展示恶,培养孩子在弱肉强食中不择手段巧取利益,甚至有些家长明确提出要把孩子培养成一只狼。有一次我问一位因帮同学复习功课而索要钱财的小学生:“难道同学之间的友情比金钱还重要?”他的回答令我吃惊:“我爸爸说了,生意场上无父子,我必须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己的硬心肠。”客观地说,施教者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社会,经得起挫折,但却忽略了对孩子心灵污染。孩子们从小就把世界看得过于丑恶,对一切怀有敌意,以至于失去爱心,丧失人格,其后患可想而知。
我认为,挫折教育既不是回避假恶丑,也不是向恶妥协,报本目的是让孩子在美与丑的比照中学会区分和辨别,认识世界的复杂,人生的艰辛,学会经受挫折,最终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养成一种与恶势力斗争的坚强毅力。
挫折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提出问题的阶段,挫折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挫折意识教育。必须使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看到,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出现挫折是一种必然,只要你进行有目的活动,一定会遇到挫折,成功的人大多数是不怕挫折,有能力经受挫折的。
二、面对挫折的态度抉择。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产生失望、沮丧、退却等不健康心理,多次受挫,会使人格扭曲。另一方面,挫折也让人经历克服困难的能力考验,产生人生经验和教益,推进和加速社会化成熟,锻造出更为坚强的人格。挫折教育有效性在于消除或限制前者,发挥后者的积极作用。
三、耐挫力的磨练。能力不是说教的,而是磨练出来的。要创造一些高于学生承受力的难题或情景,暴露他们的弱点,发现问题,激发动力。也就是让孩子们多吃点苦,多贮点能,在吃苦中获得体验,在贮能中增长能力。
四、心理调试的指导。帮助孩子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试。比如,学会宽容,很多孩子只懂得争第一,不懂宽容,只懂得竞争,不懂得竞争必有挫折,结果是不容纳自己,也不容纳别人,别人不许比自己好。为什么越是好学生越容易自私?越容易脆弱?这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心理调试还包括分析法,排除病态心理的方法等等。
科学分析的结果是,成功的人大多是耐挫力强的人,而耐挫力强的原因大约有两种:一是经历过坎坷生活的磨练,一是经过科学有效的教育。而对顺境中的孩子,挫折教育不该是用恶制造坎坷的生活,而是用善施行科学有效的教育。
看电视,请留心身边的孩子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近来很多人谈到传媒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但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影响,该怎样减少不良影响等问题,却始终未触及。
电视出现以前,人们所经历的是阅读时代,在这个时代,成人的世界和儿童的世界是分开的,由于识字能力的限制,儿童只能读儿童的书,儿童可以在这个相对美好的世界里独享童年的快乐。
电视出现后,文字的障碍消失了,儿童迅速跨进了成人的世界,他们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和成人面对起同一个世界。美国心理学家波斯曼曾惊呼:电视时代混淆和模糊了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导致了儿童时代的消逝,以后的儿童将不再有童年。依我看现实尽管还没像波斯曼预测的那样严重,但电视时代导致儿童提早进入成年世界却是事实。
在中国,由于儿童节目的贫乏,这个问题变得尤为严重。成人片几乎成为孩子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介,《唐明皇》《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在儿童世界众口称快。
成年人以为,类似的片子对儿童并无妨害,好像成人自己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也同样看到了什么。其实,并非如此,儿童有发达的想像力,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理解水平比较低。科学实验证明,孩子从11岁到13岁理解力已经接近成年人,但生活经验却与成人相差太远。所以我们成人认为可以看懂的东西孩子并没有看懂。
看不懂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成年人有能力将电视中表现出的东西与现实生活区分清楚,懂得应该吸取什么,而孩子们则往往把电视内容和自己的想像结合起来,形成曲解的图像,并贮存在自己的大脑,作为理解其他事物和现实生活的依据。结果是孩子将在现实生活中将受到不应有的挫折,比如在电视中,夫妻吵架的结果往往是离婚,于是,孩子们便借助自己的想像得出一种判断现实的依据,父母一吵架就是离婚。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儿童早熟,好像孩子们知道的事情远远超过他们的年龄和生活经历,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懂得向异性表达爱情了。其实,所谓早熟仅仅是一种假象,我们称之为假性早熟。当孩子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期与大人共同面对同一种媒介时,他们的第一个反映不是理解,而是模仿,那些早熟的迹象实际上是他们模仿成人世界的结果。这种模仿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中有很多影响是消极的,比如模仿媒介人物犯罪、恋爱、性行为等。所以,我认为,应该在10岁以上的孩子中鼓励阅读,同时社会必须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为他们保留更多的童年时光。而媒介中所反映的成人世界的内容应该有选择有指导。
什么样的成人片适合于孩子呢?我认为有五点,一是情节简单,也就是思想、感情的脉络很清晰,二是梗概复杂,就是外部事物发展的过程曲折丰富,三是主要人物鲜明,具有肯定的精神品质,四是没有成人世界的恐惧、怀疑、焦虑、狭隘等消极品质,五是要接近现实生活。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戏说乾隆》就不具有鲜明的肯定性。我曾问一个小学生:“你说乾隆重感情,那你知道他最爱谁吗?”小学生回答:“他见一个爱一个。”令人提忧的是,孩子们所接受的这种模糊观念,恰恰会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行为依据。
我想在这里呼吁:当我们成年人和孩子面对同一台电视时,请留心您身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