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柯
社会总是要对青年给出某种评价的。我们有那么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人,他们自然要对青年这一关乎国家未来前途和命运的社会群体给出一定的评价。我们那么多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包括青年研究工作者),他们要对青年的状况进行研究和评述,并据此提出有关青年的各种意见、建议和对策。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新闻传媒,他们也会对青年的存在及生活方式给予各种各样的报道,这也是一种评价。一般地讲,社会其他群体主要是通过各种社会评价来了解青年的,社会评价是人们了解青年、认知青年的主渠道。同时,青年也主要是通过社会评价来认知自己所属的这一群体,从而作出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和选择。
但是,在90年代的部分青年中却存在着一种较强的反社会评价的倾向。他们认为社会评价没有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存在状况,虚拟的成分太多。笔者以为,这种倾向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那就是社会在评价青年时确实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是不少人习惯于用一个概念来框范整个青年群体,概念化的作法脱离了青年的实际,难以得到青年的认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曾数次地规范青年,比如我们曾把中国青年称为“大有作为的一代”,“抱大的一代”,“没有希望的一代”等等。这样的评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年一定时期的基本特征。但是这些概念化的东西相对于中国青年生动活泼的实际装况却显得苍白无力。第一,这些特征一般都只是从一个侧面(诸如道德、知识结构等)来揭示中国青年的状况,难以勾勒出中国青年的整体群像,所以难以得到青年的认同。要勾勒出中国青年的轮廓,必须把青年素质的各方面作为一个综合系统进行考察,分清主流,看准实质,尔后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第二,这些概念往往是从区域性和个性化的现象中得出的结论,同样难以涵盖中国青年这个整体。比如,海南青年中出现了学习外语热,我们不能就此下结论说中国青年中出现了学习外语热。再比如,上海女青年时兴找“坏男孩”,但我们也不能得出中国女青年有了全新的择偶标准的结论。但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却是中国青年如何如何,中国青年怎样怎样的判断。一会儿是因为部分青年中出现了一点可喜的转变就称中国青年成熟了,大有希望了,一会儿又因为部分青年中出现了一点偏激行为就称中国青年没有法制观念等等。社会评价摇摆不定,一会儿是充满激情的赞扬和呵护,一会儿又是杞人忧天的指责和哀叹,几种极端的结论交替出现,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中国青年到底是个什么状况,青年人也感到莫衷一是。第三,这些概念往往缺乏对现象的本质分析。如学生对社会问题保留看法缄口不谈就说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联系,歪曲了青年的存在状态。
误区之二是不少人凭经验来评价青年,缺乏对青年具体实际的了解。
每一个人都是从青年过来的,这样给人们科学地评价青年带来了障碍。不少人怀有这样的观点:青年嘛,每个人都经历过,就那么回事,特点嘛,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不少人以为,根本不用接触青年,根本不用研究青年,就可以把青年的特征说个八九不离十。诸如青年有热情啦,最少保守思想啦,最具有开拓精神啦等等。其实从青年研究的角度看,人们头脑中这种经验主义的概念仅仅能够把握青年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般区别,而刚好忽视了对青年价值观中最生动、最与时代相契合的那一部分内容的把握,这无异于说,人们并没有能够真正把握90年代中国青年的存在状态。那么人们依据经验而得出的对90年代青年的评价又能有多大的可靠性呢?
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存在着对青年的先验性的观念,这种“有色眼镜”一样的观念阻碍了人们对于青年群体的认识。以大学生为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过若干次学潮。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大学生是反正统的,是叛逆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因而,一提起大学生,人们就容易想到一些高温语汇。不仅仅对大学生,对整个青年群体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先验性的评价概念,诸如爱胡闹啦,批判传统啦,对社会不满啦,没有社会责任感啦,等等。
很多人在评价青年时,不是从青年的实际出发,而是首先在头脑中把青年装入一个框内,尔后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对青年的观察作些微调,这样一种评价态度显然是不公允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报刊报道青年中出现了读书热,不少人不相信,认为这是上面的意思,是一个宣传口径问题,因为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概念:大学生是厌学的。所以,报刊报道了这种变化,人们就难以相信。有人信了报刊的报道,有时还会被人讥笑为保守。相反,如果有人报道说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几张大字报,人们会说现在新闻自由了,就对这种事件深信不疑。
在评价青年方面的误区还有一些。比如说,我们在对青年的研究方面还赶不上青年变化的速度。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变化很快,社会的任何一个举措都可能在青年身上引起反应。而我们的研究往往跟不上青年的变化,致使对青年的评价也不能准确地反映青年的状态。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在我国刚刚实行市场经济的时候,大批青年变换工作,当时,只要是工作待遇好的单位都可能成为他们选择的对象。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发现,青年的职业流动出现了新的特点,青年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把待遇好放在第一位,而把能否发挥个人专长放在了第一位。而当这种变化在青年身上已经露出端倪的时候,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根本就不相信,仍然撰文说什么青年的职业流动都是为了钱等等之类的观点,给青年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引导。再举一个例子,市场经济刚开始实行时,大学生掀起了一股经商热,与此同时是大学又出现了厌学风。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以及冷静思考,经商热在大学里降温了,校园里又掀起了一股新的读书热。但是,在经商热已然退潮,读书热渐成气候之时,我们翻开报刊,发现仍有不少文章在大谈特谈学生的经商热,大谈特谈学生的厌学风,使人们尤其是学生失去了对这种社会评价的信任度。
从以上的分析看,对青年的评价中误区是存在的,评价中的偏颇甚至错误也是存在的。这种对青年的歪曲反映是极不利于青年的成长的。如前所述,社会主要是通过各种社会评价来了解认知青年的。这种对青年的片面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之后,有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的观点,使人们形成对青年的错误看法,同时使青年失去认同自我的途径,带来一种可以称之为认同危机的东西。青年是通过对群体生活和生存状态的认同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如果社会不是真正地客观公正地按照青年本质特征和时代特点来评价他们,而只是简单地把青年归为“差劲”的一群人,那么,青年或者会不认同这种角色而感到困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或者会被引导到“差劲”的方向上去,给青年的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