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7月17日至7月22日,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讨会在江西举行。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鹏出席会议并作总结。会议着重就今后青年志愿者行动抓活动落实,抓机制建设,更上一层楼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编发这组短讯,或许对各地在今后开展志愿者活动时有所参考和帮助。
步入社会化推出新举措——山东省泰安、滨州、烟台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化特色
泰安——通过新闻媒介招募志愿者
为使“青年志愿者”活动一开始便纳入社会化的轨道,充分体现活动的公开性,团泰安市委广泛招募志愿者。团市委在活动初始阶段就积极争取本市各新闻单位的支持,在泰安日报、市电视台、市电台连续播发了招募志愿者启事。启事播出仅一个月内,在基层单位和到团市委报名的青年近5000人。团市委在建档立卡后,举行了隆重的志愿者宣誓仪式,在社会上和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滨州——建立志愿者活动奖励基金
团滨州地委为使志愿者活动有社会化的物质保证,活动之初便联合地区经委、建委和交通、民政、教育、卫生、公安等11个部门,下发活动通知,成立由地委分管书记任组长、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合指导小组,并联合筹资建立“青年志愿者活动”奖励基金,从而通过社会途径保证了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烟台——形成志愿者组织体系
烟台各级团组织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形式,努力形成设置合理、易于运转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由青年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二是建立由某一领域内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或特长的青年个人或团体组成的志愿者协会;三是建立由志愿者个人、服务队、志愿者协会组成的青年志愿者联谊会。
(团山东省委宣传部)
服务入手合约保障
——团武汉市委构建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体系
青年志愿者活动必须抓住社会热点、难点和弱点,在服务上做文章。团武汉市委就是由此初步形成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六大服务体系”,并通过志愿者与被服务者、志愿者与志愿活动的组织者之间的合约来保证活动的持久开展。这“六大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志愿助工服务——主要是服务重点工程、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城市管理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助农服务——把科技扶贫作为这一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科技攻关带头人成立科技扶贫小分队,深入乡村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志愿助学服务——通过“1+1”助学计划等,把捐助失学少年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志愿助医服务——医疗卫生战线的青年志愿者把服务病人作为志愿活动的主要内容;志愿助老服务——敬老爱老是青年学雷锋活动的传统,青年志愿者活动一开始就把为孤寡老人服务作为目标之一;志愿助孤服务——助孤扶残也是青年志愿者奉献爱心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优秀志愿者胡曼莉创办中华绿荫村,收养36名孤儿被社会广泛传播后,团武汉市委抓住这一契机,在全市开展了这一活动。这“六大服务体系”大体涵盖了武汉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武汉市各级团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团武汉市委宣传部)
抓长年常年抓
——团福建省委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做到“四个结合”
要使青年志愿者活动经常化、不松劲,能得到党政支持、社会关注,必须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注意四个结合点。
其一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倡导社会新风气相结合。“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宗旨,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新风气,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根本任务。如福建省各级团组织普遍开展的“温暖送万户”和为烈军属、孤寡残老等对象实行的定人、定点、定时间、定内容、定效果的“五定”服务等活动,为改善社会风气发挥了良好的社会作用。
其二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与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因为针对“热点”开展志愿者活动是赢得社会认同赢得党政重视的重要途径。团福建省委从福建的实际出发,把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交通秩序,作为全省志愿活动的重点工作,全省大中城市普遍建立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的志愿者队伍。
其三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与服务党政工作中心相结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团的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青年志愿者活动同样需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设计和开展。团福建省委从全省建设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地带这一中心工作出发,制定了“为324国道拓宽改造工程献青春”百支青年志愿者队伍,并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其四是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发挥团的突击队作用相结合。如在三明、南平等地遇到百年不遇的水灾时,当地团组织迅速组建青年志愿抢险救灾突击队,开展抗洪抢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活动,大显志愿者风采。
(团福建省委宣传部)
结合本职岗位渗透特殊群体
——团哈尔滨市委探索青年志愿者活动内在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受助者的需求也是多元的、变化的,有的需要物质,有的需要精神安抚,有的生理上有疾病,有的心理上有创伤。因此青年志愿者活动必须结合本职岗位,发挥志愿者之特长;同时针对受助者的情况,因人而异,向特殊群体渗透。哈尔滨市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开展了“共有的青春”为名的团干部、优秀团员同劳教所的学员结成对子的帮教活动,“一助一”的帮助贫困失学少年的志愿助学活动,为孤老病残者服务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都是向特殊群体渗透,为特殊群体服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实践证明,青年志愿者活动针对性越强,向社会特殊群体渗透力就越强;渗透力越强,活动的活力和生命力就越强。
(团哈尔滨市委)
正视问题努力探索
——江西、大连等地团组织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新思考
团江西省委副书记陈卫民认为:半年多来,志愿者活动已经有了好的开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组织体系很不健全,前一时期的志愿者活动大多是团组织采取传统的方式,借助行政手段组织开展的,活动虽轰轰烈烈,但潜伏着盲目无序的问题,有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二是认识有些模糊,形象不够鲜明,不少人不清楚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参加者的区别,还有的把志愿活动和学雷锋活动和团的其他活动等同起来;三是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经费,目前开展志愿者活动大多是依靠团内简陋的条件和有限的经费维持,一些地方甚至背着“包袱”搞活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构建运行机制,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步入社会化的轨道。
团大连市委副书记陈磊认为:由于青年志愿者活动尚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既无经验又无章可循,因此难免会遇到问题或困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目前的志愿者活动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于今后活动的深化不利,如果只有有限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那么只能积累有限的工作经验,难以使志愿者活动成为具有长期效应的团的常项工作;其二,目前的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借助于团组织的组织网络优势而展开的,也就是说是借力而生的,这从初期启动看,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但从发展看,青年志愿者活动应有明确的定位、定义和运行机制,从组织设置、活动要求、运行保障、责任义务、激励办法等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规范,从而使志愿者活动形成自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