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文
韩正,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现任上海市卢湾区区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说为贬意,是道那急功近利或无内功与底气者,上任后只有三把虚火,此后,便烟消星灭。另一说则是褒意,是道那新官上任,出手不凡,起势有劲,发力震人。其实,本文的主人公——韩正,离开上海团市委书记的岗位,到上海市卢湾区任代区长的三个多月中,干的自然不止三件事,这里只是择其代表性而道来。
夜访淮海路,
新区长发力震人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从全国的战略出发,希望上海“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这几年上海真变了,“不夜城”上海,南京路大放异彩,亮了起来,地处虹口区的四川路、属于卢湾区的淮海路也亮了起来。但到底亮得怎样?所有商店是否都在晚上10点后关门?为此,新区长韩正上任后,连续一周,只身带一秘书,每晚9点半前后,逛起了淮海路。
第一晚,韩正走访了淮海路上区属的86家商店,发现有16家商店已打烊闭店。次日,一个信息传到了区财贸办:“昨夜,新区长9点多逛了淮海路。”
对于这一信息的反馈自然是迅速的:第二晚,韩正再逛淮海路时,10点前关门的商店降到了9家。韩正记下了这9家商店的店名。
次日,韩正正式通知区财贸办,请这9家商店说明晚10点前关门的理由。
第三天晚上,虽然那些提前关门的商店并未全部上报“理由”,但韩正看到淮海路上86家区属商店都亮到了晚10点。此后,韩正又连续走访了三天,则天天如此。
这件事在区政府里悄悄地传开了,有人说,新区长韩正打的是中国特色的太极拳,似乎无声无威,但藏内功与底气于平稳之中,发力震人。
察看棚户区,新区长推出施政新思路
如果说,淮海路是卢湾区堂皇的门面,那棚户区则是卢湾区难堪的角落。韩正上任后的第二周,便连续几天走访、察看棚户区。这次不是轻车简从,而是带着区政府有关委、办的人员一起出发。当然,棚户区里,车是进不去的,有的弄堂人也只能侧身而过。在那抬头就撞眉、横身就蹭灰的棚户区里,韩正和同去的同志的心受到了震动。那些棚户区居民的心也受到了震动——因为他们还未来得及从电视上认识新区长,却在自己的小弄堂里遇到了新区长。
当夜阑人静、韩正独处办公室时,想起察看棚户区的情景,他不禁憾慨万分、悄然落泪——为了老百姓在艰难中对政府工作的那份支持。于是,在夜访淮海路和察看棚户区等调查研究之后,在历届政府努力的基础上,一个建设卢湾区的新思路更加完善了。它的大体轮廓是:
——在卢湾区的北部,以淮海路商业街为中心,高起点,推动大规模的现代化商业区建设,投资50亿,兴建75万平方的综合商业设施,与国际水平接轨。
——在卢湾区南部,以改造棚户、简屋、危房为中心,在2000年前全部拆除棚、简、危房,今年内拆除棚、简户10万平方米。
——利用市政建设的有利时机,如上海地铁1号线、虹桥机场路的拓宽、内环线等工程都经过卢湾区内,借此推动区政建设。
——对区政府建设提出“减少层次,精简人员,理顺关系,提高效率,改善待遇”的20字方针。
——对区内企业管理,提出了年内完成行政工业公司转轨,商业企业实行6自主和工业企业3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固有资产存量结构调整)的任务。
还有对市场、资金、人才等一系列的考虑。
卢湾区,根据新的思路,开始了新的起飞。
每日亲自阅处来信来访,他说共青团教会了我群众观念
现在韩正每日在繁忙的政务外,还亲自阅处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对来信来访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则一问到底、落实到底。
一天,晚上8点多了,尚未下班的韩正看见区政府接待室内还围着一些人,反映他们那儿断水了。韩正走进接待室,对大家说:“对不起大家,我保证半小时后到现场。”发牢骚的人走了。半小时后,韩正赶到现场,察看情况,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置。一个影响数十户居民饮用水的问题很快解决了,群众发出了一阵由衷的掌声。
谈到这些事,韩正颇动情地说:”共青团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特别是共青团搞青年群众工作,培养了我群众观念,使我进一步懂得了要关心群众和做好群众工作;在团市委书记的岗位上,需要经常和方方面面打交道,我的协调能力也因此有了增长;团的岗位接触面广,学习机会多。我由衷地感谢共青团对我的培养和锻炼。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未来的路很多,未来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要我们去学习。在团的岗位上抓紧学习,就可以尽快地适应新的岗位、作出新的贡献。”
(北毛杯“难忘共青团”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