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抵三五个人聚在一起,便会议及形势。可以说,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新的“热点”。平心静气时,谁都不否认自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社会稳定,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技术素质和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可是一谈起问题,诸如农民负担过重、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增大、腐败现象滋生,对形势的判断又会出现若明若暗的忐忑不安。
有的青年说,农民负担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农业一乱,形势必然恶化。问题确实存在,有些地方甚至相当严重。其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奇怪,关键是能否及时认识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是在扎扎实实解决问题的同时前进的。面对农业问题,党和政府适时地采取了坚决的措施。3月19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出了《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紧急通知》,宣布12类涉及农民负担文件项目将被取消。农业部同时受权宣布,取消43项农村达标升级活动,纠正10种错误收费与管理办法;6月20日,国务院又召开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电话会议,宣布第一批取消中央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涉及农民负担的37个集资、基金、收费项目,同时宣布要纠正的强制性、摊派性和“搭车”收费的有关政策和要求。这些主动采取的强有力的措施,已经和正在产生巨大的作用。这就证明,党和政府完全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发展,清醒地面对问题,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能力,为农村形势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谈到通货膨胀,人们不无担心,成为青年判断形势的又一疑点。其实,通胀并非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我们记忆犹新的票证年代就是那个时代通胀的典型表现形式。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的通胀确实出现了上扬的势头,但这通胀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上,在人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出现的,离开了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来孤立地观察通胀,我们难免会陷入误区。目前的通胀,就其实质而言,是新旧体制交替中旧有矛盾积聚的释放,具有补偿的性质。固定资产投资过快,金融形势趋紧,是因为投资的责任风险制约机制还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不够的表现。而且,与1988年不同,今年的通胀是投机性较强的行业例如房地产、外汇市场、股票期货市场的通货过多而正常生产资金不足并存。我们确实要抑制通胀,但只靠行政性办法控制通胀,只能使矛盾加剧。问题的出现呼唤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胀的潜在压力,只是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机遇、指明了方向。
说起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有责任感的青年无不义愤填膺,忧心如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上确实出现了腐败现象:贪污贿赂,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迷信盛行……其实,腐败现象古今中外都有,并非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恰恰相反,是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法规尚不完善,执法不严而给沉渣的泛起提供了缝隙。健全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的规范化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不存在对贪污贿赂松绑的问题。所谓“先发展经济,后反腐败”和认为“腐败是现代化的必然成本”之类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各种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加强社会监督并严厉惩治腐败,两个文明一起抓,那么,腐败肆虐的现象必然会得到遏制。
40多年来,我们在形势的判断上确实出现了诸多失误。在形势极端危急的时候,我们曾沉浸在“祖国山河一片红”的盲目乐观中;在改革开放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我们有时反倒看不清社会的走势。看不到问题是不对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进一步推进改革;看不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是不对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否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正确判断形势,不仅仅为了树立信心,更重要的是为了抓住历史机遇。正如邓小平今年春节在上海指出的:“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改革创造了当今的大好形势和新的机遇;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我们才能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
作为跨世纪人的一代青年,适逢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折,应当正确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为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