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腐败现象哲学根源的几点探析

2017-04-11 14:46韩艳珍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腐败现象探究

韩艳珍

近些年来,腐败现象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侵蚀着我党的执政根基,而且破坏着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建设。对腐败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会发现腐败现象的爆发与哲学有着极深的思想认识渊源,一旦思想认识偏离正确的执政和管理轨道就会潜在引发腐败的毒素,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践行。文章主要阐述了腐败现象与哲学根源的关联性,并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达到反腐倡廉的目标。

【关键词】腐败现象;哲学根源;探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腐败现象哲学渊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些观点引入反腐倡廉之中能够获得极佳的效果,从而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此方面的思想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本文中通过深挖现阶段腐败现象背后隐藏的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哲学认识偏差因素,重在为我党纠正和引导腐败份子的言行提供可行性的理论和实践建议参考。

1 缺失正确性认识论建构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体系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其中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基础性理论观点,它从本质上规定了正确性认识定义的基准,可谓是确立了正确性认识论的前提条件和方向。然而,从当下从我们党执政队伍和管理队伍中揪出来的诸多腐败份子来看,并对导致他们滋生腐败行为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会发现他们存在着一个根源性共性,即他们远离实践,远离物质,其认识缺乏根源性导致他们未建立起正确的认识结构,特别是未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统一性关系去建构自己的作为一名共产主义建设者应有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职责认识。

比如:一些腐败份子过于脱离我国党政工作的实践工作需求和出发点,而是立足于世俗化的人们市场经济价值判断标准和追求现状,这就形成市场化的错误岗位工作职责认识,在这种认识论的引导下一切言行和思想意识唯经济价值大小和价值高低为先导,不自觉地就放松了马克思思想体系和党纪法规对自我言行举止的制约和方向引导作用,无视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主导下的执政者和管理者应有的岗位职责观念和为人民负责的意识,为了满足个人物质上的私欲和享受以牺牲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为代价大肆追求物质满足,其个人物质利益的驱使势必会破坏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正常秩序而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还有一些腐败份子过于夸大认识或者意识的能动反作用,这就形成了唯意识论的错误认识论。在日常涉及国家、集体和人们利益的工作中,不以现有的世情、国情和民情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不是能动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下发的各项政策、制度和路线等,而是僵化地去贯彻执行,这就势必不仅不利于提升其决策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更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对这些腐败份子重新强化马克主义认识论阐释和系统化学习,以便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成为纠正他们迷失认识方向的指南针,重塑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一个利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公仆。

2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理解上的认识偏差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建设性的理论观点,更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性精神因子,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揭示,并在对广大劳动者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全面性实践认证中,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理论更加科学,革命性地提出了群眾性观点,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仅是社会财富创造者,更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缔造者。然而从现有的腐败份子身上折射出来的现象可知,这种观点已经被偏离正确的认识轨道,“群众史观”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英雄主义”,领导基本成为群众代表,而且他们自身显现出极强的膨胀思想,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扩大日益严重。

比如:一些把握重大生杀大权的领导犯个人英雄主义,意识上过于虚幻和夸大自己手中的权力,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借助于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大兴个人主义作风派头,日常性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成了虚设,把手中的特权演化为为个人私欲和家人需求谋利益的工具,不惜收受他人或者单位的高额贿赂,以牺牲人民群众的权益来换取个人私欲满足,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特别注意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英雄主义”式的工作作风时常见诸于与人民群众引发的激烈冲突之中,诸如商业用地的拆迁事件、上访事件、徇私枉法事件等。毋容置疑,从上述腐败现状分析可知,引发的直接因素就是“英雄主义”的错误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继而在实际工作中上述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必须注重警惕这一腐败现象的剖析和认识,且强化对这部分腐败份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群众观点的阐释和解读,让这部分人切实纠正其“英雄主义”错误认知,注重一切从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去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

3 结语

综上所述,腐败现象与哲学有着极深的根源,在发展过程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被歪曲和被片面理解化,致使许多腐败份子工作指导认识思想上出现了认知偏差和误区,从而使他们的日常性工作实践活动被错误的引导。本文中详细分析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哲学思想的相关性,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性,彰显了反腐倡廉对遏制腐败现象的必要性和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蒋唯恒.对腐败现象哲学根源的几点探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

[2]董斌,林辉.腐败现象的成因与后果:经济学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

[3]曹明珠.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研究[D].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2014.

[4]刘佳.全面从严治党下腐败问题治理与路径研究[D].抚州:东华理工大学,2016.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市 400715

猜你喜欢
腐败现象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明代惩遏腐败的法制历程及其启示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研究
给企业家腐败现象开“药方”
预防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之我见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