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什么样的人 “下海”能够扬帆远航?
什么样的人“下海”可能折戟沉沙?
“南方人”这个概念,是我国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60年前提出来的。他在《吾国吾民》一书中谈到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异时说:假设中国南方和北方各出了一个不肖之子,他们都被父母一顿棍棒赶出了家门,20年后浪子回头衣锦还乡。那么,他们的父母在家门口会看到什么景象呢?林语堂先生说:一般而言,北方父母将会看到一群挎枪的马弁簇拥着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而南方的父母会看到一群挑箱笼的脚夫拥着一位穿金戴银的商人。
林语堂先生这番话是想说明一个现象:相对而言,中国北方人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天赋,而南方人则在经商方面有特长。
事实上,中国人几乎都有经商的天赋。一位西方学者指出:世界上有两个民族最适合经商。一个是犹太人,另一个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犹太人在全世界经商几乎是“战无不胜”,而中国人经商的才能在今天的世界各地也令人刮目相看。
就整体而言,中国人是善于经商的民族,而南方的中国人又比北方的中国人更有经商的天赋。值得注意的是,同是南方人,东部沿海的人又比南方内陆的人擅长经商。统计表明,在海外的华裔巨商中,宁波人、上海人、温州人、泉州人、潮汕人和苏、锡、常人又占了绝对优势。90%以上的亿万富翁几乎都出自这些地方。因此,林语堂先生的推论还应该界定为:中国南方人中的东南沿海人最有经商天赋。
但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合乎历史的逻辑。在明、清两代,中国的大商贾主要不是出在中国的东南部地区,而是出在中国的两个内陆省:山西和安徽。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巨商“非晋即徽”,北方的晋商和南方的徽商横行于天下,各大商埠的山西会馆和安徽会馆左右着当地的经济。然而,在搞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晋商和徽商的踪迹。我们知道的仅有山西的煤和安徽的保姆。晋商和徽商似乎在今天衰落了。
大约3000年前,我国的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善于经商的部落——殷商人,并建立了中国第二个王朝——商。由于北方和西方的“蛮族”一次次入侵,商人被迫外逃,渐渐定居到东南沿海和胶东、辽东半岛。而在稍后,苏南地区也出现了一个善于经商的部落——吴人。吴人以舟楫为交通工具,北上南下,活跃在中国东南沿海,北到胶东辽东,南到越南的交趾、占城。因此,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商人和吴人的后裔在下海经商方面几乎都取得了成功。
世界上似乎也存在“南”和“北”的差异。
全世界发达国家都集中在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而两个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却没有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与纬度是否有关?
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国家的居民都是北方人粗犷,南方人精明。人的性格是否与纬度有关?
北半球20几个主要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首都都位于其国土的北部。人们对政治的热情是否与纬度有关?
在中国5000年历史中,建在北方的王朝几乎没有短命的。夏、商、周、汉、唐、明、清都超过了200年,宁、辽、金、西夏超过100年。而建都南方的王朝几乎没有长命的,超过100年的只有南宋。最为典型的是南京(金陵),虽号称“虎踞龙蟠”“形胜之地”,但包括太平天国和国民党政权,一共8个王朝在此建都,都是不旋踵而败亡。南人疏于政治可见一斑。
这些都只是一种地理现象或者是人文现象。如果具有普遍性的话,那么,中国今天普遍存在的许多社会现象就比较容易理解。比如“北方出经验,南方出效益”,比如“北方企业争行政级别,南方企业争创利创汇”……
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再来看一看有趣的现象:在北京和广州各发生了一起车祸,两辆出租汽车互相擦伤了,而交通警察又不在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可能会发现,北京的两位出租汽车司机会互相指责,甚至会发展到破口大骂和大打出手,而后是一起去找警察为自己主持公道。而广州的两位出租汽车司机会下车先察看一下各自汽车的“伤情”,然后默默无言地记下对方的车号,并礼貌地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递给对方,然后各自上车,继续拉客挣钱去了。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经商天赋的民族之一。中国人中的“南方人”更是经商的天才。
“南方人”是一个与地理相关的社会概念,其实质是指人的某种素质。
因此,如果您是典型的“北方人”,请您在是否“下海”问题上三思而后行。如果您是典型的“南方人”,我现在就要问您一声:您为什么不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