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征文二等奖作品论点荟萃

1992-08-24 06:03
中国青年 1992年7期
关键词:阵地共青团职能

团中央青农部韩长赋《共青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和活跃团的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在进行这一工作时,我们必须坚持纳入党政总体部署的原则,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坚持立足本职岗位和开展突击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团的特点和优势出发的原则,坚持受教育与起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活动和基层建设两手抓的原则。

湖北省洪湖师范学校团委陈光华《共青团活动的科学性探索》: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载体,活动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共青团的活动,要把准脉搏,讲求针对性;情理交融,增强感染性;螺旋上升,贯穿层次性;循序渐进,坚持连续性;深层引发,重在实践性;丰富多彩,展现活跃性;面向全体,突出群众性;着眼将来,体现前瞻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张家塬乡鲍永杰《农村团的工作的“三配套”构思》:相对而言,农村团的工作比城镇、企业、部队、学校团的工作所面临的困难要多。农村团的基层组织不健全、团青比例低、团员意识淡薄、缺乏活动阵地和活动经费等是困扰团的工作发展的棘手问题。加强农村团的工作,应优化团的工作环境与强化团的自身建设相配套;争取党政领导与开创团的独立工作相配套;开创团的整体活跃的全局与抓好基层建设相配套。

江苏省海安团县委潘建华《活力、动力、压力》:团的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工作成效的终端显示,因此激发团的基层活力,是团的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基层团组织的活力表现为战斗力、创造力和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感召力,以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是否实现了团的三大社会职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职能、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职能、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的职能)为检验标志;激发团的基层活力,需要内部的动力,这来自于推进团的体制改革、提高团干素质、强化团员意识;激发团的基层活力,还需要外部的压力,这来自于党政关心、上级指导、社会监督。

山东省东营团市委孙孺声《强化团的工作中的“三大”阵地建设》: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共青团工作必须强化三块无形的大阵地建设,这就是“强化经济建设的阵地,使团员青年成为经济建设的突击队;强化改革开放的阵地,带领团员青年成为改革开放的生力军;强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阵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猜你喜欢
阵地共青团职能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职能与功能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