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历史实践的证明

1992-08-24 06:03周士疑
中国青年 1992年3期
关键词:商品经济体制改革

周士疑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一次在中共党史上非同寻常的会议,这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邓小平同志凝重地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改革则存,不改革则亡,历史以它不容置辩的严峻,这样提出了问题。

人民选择了改革,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的进程遂发生了一个伟大的转折。

中国人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叫作“温故知新”。为什么不改革就会葬送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不妨简略地回顾一下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途。但是,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中国还不能一下子进入社会主义,而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就叫作新民主主义。在夺取全国政权前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清醒地认识到,为了稳步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能过早地消灭资本主义经济,而要允许它的适当发展。否则,“消灭了以后你还要把它请来的。”这个时期有多长呢?当时的设想是在全国胜利后,大约还要15年时间,才能开始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后来,1952年,毛泽东将它修改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但是,由于多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这一过程被大大缩短了,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过渡,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结束得过早和对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得不够”(同上书第64贞)。随着过渡的急速完成,以行政化的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被全面建立起来。毫无疑问,这种体制对社会经济资源具有高度的动员能力,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战略方针下,对迅速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这一被称为“产品经济”的体制,使经济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以行政关系取代经济关系,以行政手段取代经济手段,以直接的统制取代社会经济自身的调节机制。更重要的是,这种体制在长时期内被当作是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的表现,是唯一正确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体制模式,因而被日益强化。

但是商品经济是客观存在,价值规律亦不可能被任意消灭,因而强制推行“产品经济”体制的结果,不能不全面地扭曲经济关系、经济结构,不能不愈益严重地恶化资源配置的质量,不能不一再地受到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无情惩罚。它错误地使用并终于严重地损伤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普遍的物质匮乏面前,在人民群众的依然相当贫困的生活面前,在百年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面前,这种传统体制已无法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越性。

人民悲壮地选择了改革,曾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作出了重大牺牲的中国农民率先作出了这种决然的、义无反顾的历史性抉择。今天,珍藏在革命博物馆的中国一个小村庄的农民冒死分田的誓约书仍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这一抉择的艰难、沉重与悲壮。

一个伟大的时期开始了,伴随着它而来的,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勃然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奇迹般的繁荣。

没有亩产万斤的“卫星”,也没有“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的高歌,只有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数万万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就如同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中国的粮食仓库充实了。

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挺进,旗帜上鲜明地写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变了。从或被人讥讽或被人欣赏的“蓝蚂蚁”变成“街上流行红裙子”;从“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变成讲究什么“营养结构”;彩电!冰箱!洗衣机!诸如此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在外人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但中国人民懂得它的意义。没有人会忘记这样的变化,也没有人会忘记1984年,中国的大学生在天安门前,在国庆游行的队伍中,高高擎起了一条横幅:“小平,你好!”——这不是大学生,这也不是一句问候,这是人民在宣布:改革,10亿票赞成!中国改革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开辟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道路。这是真正通向繁荣的道路。改革的任务就在于,根据中国的情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体制。建立这种新体制,史无前例。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崭新的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难曲折的探索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后终于寻找到的。人们反反复复地对这条道路进行过大量理论上的验证,但是,只要看看改革带来的成果,看看改革前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对这条道路的正确性难道还应该有丝毫的怀疑吗?

四改革是一项复杂、浩繁的社会工程,它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它有困难,有风险,它需要一切热烈地向往着中国的现代化繁荣、民主、文明的炎黄子孙为之作坚韧的奋斗并付出有时是很沉重的代价。10年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使社会生产力的能量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但这毕竟还是改革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的内容主要还只能是以放权让利为基本特征的政策调整。旧体制虽然已受到极大的冲击并愈来愈被打破,但还没有解体;新体制虽然正在不断生长发育并在愈来愈大的范围内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但还没有实现对旧体制的取代;改革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商品经济的秩序、规则等组织系统还相当不健全;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动主体的内在利益动机,但还没有健全有效的利益引导和利益协调机制。由此交织成了一幅充满了矛盾、磨擦、冲突的画面,甚至消蚀着改革的积极成果,放权让利的政策效应也日益衰减,而某些负面影响则日渐加大。改革终于在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来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向何处去?一种可能的选择是倒退。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因为使中国走上改革道路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恰是实践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旧体制非改革不可。因此,如果从改革的道路上后退,那就是退回到错误,退回到失败,就会葬送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

另一种现实的选择是坚定地前进,是深化改革。改革的困难、改革中的问题只能靠继续改革来解决。因为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丝毫不能否定改革的方向,而只是表明浅层次的改革已走到尽头,需要转向深层次的改革;只是表明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需要转向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组织与体制的创新;只是表明必须通过冷静深刻的反思,更周详、更妥当地规划改革的进程;只是表明进一步的改革需要进一步的条件,必须仔细地研究并积极地创造这些条件,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思想理论条件、社会心理条件、国际关系条件等等。

显然,真正深化改革的任务是中国人民目前所面临的极为严峻的挑战。但是,“这里来不得半点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因为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担负着社会主义的希望,担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希望。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在其本质上,它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决不是否定社会主义,而只是否定社会主义所曾采取过的某种模式,并且也决不是全盘否定这种模式,而是在肯定其历史意义和至今仍然合理的因素的前提下,适应新的历史进程的要求对之进行改革。这决定了它只能运行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这是没有疑义的,否则便不再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猜你喜欢
商品经济体制改革
我看交子的起源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浅析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商人形象
改革创新(二)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