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再度辉煌

1992-08-24 06:03王林
中国青年 1992年3期
关键词:企业家科学家科学

王林

1991年末,25位青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这一消息在当代青年中引起了多大反响?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大声疾呼:

1985年9月,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预言:“我对本世纪末翻两番是抱乐观的,因为可以预见明日的世界科技领袖将大部分是华人!”

这是一个充满乐观和骄傲的预言。

但是,这一预言并没有在聚集着11亿炎黄子孙的中国引起应有的注意和激动。英年早逝的中年科学家蒋筑英、罗健夫带给人们的悲痛已经淡漠,到了1991年,年仅29岁的科学家李红平的去世,更如微澜不曾引起人们震惊!

我们每一个人都沐浴在科技的恩泽之中,可我们在心中对为人类默默无闻地播洒雨露的科学家们是否依然保留着一份崇敬?

在思考我们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之前,应该首先想想我们对科学家是否尊重。

1991年,年轻的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陈章良以其出色的成绩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但是在同年评选出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陈章良却没能占一席之地。与此成对照的是,自1989年《中国青年》杂志首次评选十大杰出青年至今的三次评选中,高居榜前的均为文体明星,而青年科学家则显得黯然失色。

如果让人说出十位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的名字,绝不是什么难事,可有多少人能流利地说出当代十位科学家的名字?杰出如陈章良者,又有几人知道?一位老科学家曾感慨道:“人们都知道中国有个聂卫平,却不知道中国有个袁隆平。”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1991年末,25位优秀青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其中副研究员郭雷只有26岁,他们可称是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中的顶尖人物,研究成果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时过两个多月,现在有多少人还记得曾有25个青年获奖之事?《中国青年》对这25位青年进行了追踪调查,当问及如何看目前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时,副研究员黎永青说:“我认为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存在及发挥的作用。”但是,“一个好的科学家(指自然科学家)不应在意社会的看法,但可以利用一切机会争取社会的承认和支持。”而副研究员庞根弟则干脆说:“不清楚也不在意。”理智和冷静护卫着研究科学的热情,但是,仅有1000多万人自然科学工作者的队伍,是否能长时间地承受社会的冷淡和漠视?

有一种看法认为,人们之所以关注文体明星,其实是属于生活中的消遣。可是,当人们填写十大杰出青年选票时,能有多少消遣成份?当一张张选票汇成了结果,社会的关注热点和价值取向便再清晰不过地成为人们为中国科技事业担忧的理由。

中国的科学家形象也曾有过独具光辉的时代。

如果回首看看十几年的发展历程,那么社会对某一群体关注的变化也许会给予我们一些认识上的启示。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恢复了走向现代化的信念和热情,对科学的推崇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追求知识的热潮,一篇《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使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这之后,文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为如饥似渴的读者们报告了一大批科学家的故事。人们关注着科学家的生活,为他们艰辛的经历而叹息,为他们的成绩而兴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成为一代青年人推崇和仿效的楷模。但是,似乎在不长的时间之后,成批而来的歌星影星的光彩使科学家们的形象暗淡了。在色彩不断丰富的生活中,这一变化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但是,人们在另一方面对这一变化做出了反应。

8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紧迫任务,而改革的深入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者的素质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已成为当务之急。1984年4月,《中国青年》杂志在一篇言论中指出:要“像评影星、球星、歌星那样评选优秀的青年厂长(经理),使青年企业家尽快地成长起来。”1985年2月,《中国青年》杂志与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共同在北京表彰了100名优秀青年厂长(经理),并再次强调:“造就一大批青年企业家,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迫在眉睫的重任。”在中国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对企业家的表彰。在这前后,一批改革者形象在文学家的笔下熠熠生辉。随着改革的发展,企业家的地位不断上升,让企业家走上历史舞台的呼吁似乎已不再必要。但是,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到今天人们对企业家的重视已更多地包含了对其个人经济实力的羡慕,而文学对企业的关注也开始渗入了金钱的因素。

改革开始充满激情的阶段过去后,当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深入时,人们会重新认识科学的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这是对科学作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明了阐述。但是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只是第一步,因为让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真正活跃起来,最终依赖于整个社会对科学的关注和尊重。但现实并不让人乐观,当人们在为歌星唱一支歌该拿多少钱而争论时,科学家们正为教书不如卖书、搞导弹不如卖鸡蛋的话题而苦笑。此时报告文学作家们正追求着宏观的轰动,科学家们与他们的事业一同继续被人们忽视。

值得欣慰的是,一大批可钦可佩的科学家、特别是代表着未来的青年科学家们并没有忽视自己的事业,他们在不为人知的工作和清苦的生活中执著地追求着。25位获奖的青年科学家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便是中国的未来希望之本!当人们在为“知识贬值”、“脑体倒挂”感叹时,他们的动力来自何处?贾朝华说:“科学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全世界所公认的价值和数学创造中所带来的美妙的和令人激动万分的感受,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活动都无法相比的。”李建明说:“我希望我的成果能造福于人类。”高雨青说:“动力来源于对成功的渴望。”李乃胜说:“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理想,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朴素感情。”而樊江文简短的回答则是最明了的概括,那便是:“责任感。”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因艰苦和寂寞而放弃追求的,李四光、茅以升、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已成楷模,蒋筑英、罗健夫、李红平用生命承担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而今天,25位青年代表的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对这一点正继续作出无愧于历史的证明!

只有欣慰和钦佩还远远不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写人类文明的历史,活字印刷的发明,牛顿、爱因斯坦的辉煌贡献,无不使人类文明发生着质的飞跃。轻视科技便是愚蠢。但是,重视科技不仅仅只是认识到科技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促进整个社会对科学家的尊重!

我们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一位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感到骄傲的青年科学家在回答是否希望子女也从事科研工作时却断然否定道:“不。太难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是兴奋地面对未知的世界而不会畏缩,那么“难”在何处?回答只有一个:社会环境!

中国只有1000多万自然科学工作者,在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1亿多人口的国家中,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青年科学家仅仅是这支队伍中的一部分,而他们无疑已成为本世纪末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科学事业充满艰苦和寂寞,它与清贫常常联系在一起,优秀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便是无怨无悔地追求真理的韧性。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漠视科学家的艰苦,或者对他们表示钦佩却不做出实际的帮助,那么最后的不幸将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中国的发展依仗科技的发展,也就是依仗这支在艰苦的条件中仍然为我们的民族创造骄傲的科技队伍。如果这支队伍的吸引力继续丧失,实现现代化便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想一想科学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地位,想一想成为科学家是否还是广大青少年的向往,想一想人们热衷的话题中有几个与科学有关,然后我们自己做出“对科学家是否尊重”的答案吧。

衡量一个社会对科学重视的程度,也许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感受一下人们对科学家的尊重程度。

青年科学家印遇龙说:“我最欣慰的是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最困惑的是由于科研经费不足使我想做的科研工作得不到保障。”许多青年科学家在接受调查时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在他们的生活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对事业的追求。但是,我们暂且中断一下对他们的赞叹,而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切实的关怀,让科学家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成为人们尊敬和羡慕的对象,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希望才能成为现实:

让科技再度辉煌!

猜你喜欢
企业家科学家科学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科学拔牙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