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性眼中的日本

1992-07-15 05:29陈敦秀
读书 1992年6期
关键词:伊莎贝拉弗雷泽夫人

陈敦秀

日本文化论的作者之中不乏西方女性,其中有四位鲜为中国人所知。第一位是依莎贝拉·鲁西·巴特,她的作品是《日本内地纪行》(一八八○)。第二位是马丽·弗雷泽,她的作品是《外交官的妻子在日本》(一八九九)。第三位是桑塞姆夫人,她写了一本《东京生活》(一九三六)。第四位是英国学者卡门·布莱克,她一九七五年写了本《梓弓——日本的萨满教》。

这些女作者们以女人的直觉,细致敏锐的洞察力研究介绍了日本文化,写作时间最早的是一八八○,最晚的是一九七五,使我们对日本百年来历史变化也能有一个大致了解。

一八三一年伊莎贝拉诞生在英格兰约克夏地方的牧师家庭,父母都有很强的社会正义感。一八五四年伊莎贝拉·巴特到美国、加拿大旅行,写下了《英国女性眼中的美国》(一八五六)。一八七二年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落基山脉旅行,又写下了两本游记。一八七八年到日本、香港、马来半岛、埃及旅行,这次旅行之后写下了《日本内地记行》。一八九四年又到日本、朝鲜、中国旅行,写下了《朝鲜和它的邻国》、《长江与内地省份》等书。一九○四年逝世。

伊莎贝拉·巴特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是日本维新动乱的十年之后,西南内战后第二年,那时她已四十七岁。一八七八年五月到日本,六月至九月在北海道、日本东北地方旅行,同年十二月离开日本。

旅行的路线是从东京北部的日光出发,经福岛会津盆地,沿阿贺野川到达新泻县,从黑川小国到米泽盆地,经山形县、秋田县到青森县,又由津轻海峡轮渡到北海道函馆,在室兰、白老、苫小牧旅行。这样远的路程伊莎贝拉只有一位十八岁的导游相伴骑马,相伴或乘车、徒步旅行。

游记原名是《日本的未踏之路》,一八八○年在英国出版后一个月又再版了两次。十九世纪是旅行和游记的世纪,人们对旅行抱有极大兴趣。伊莎贝拉所描述的是刚刚开放的日本,而且是横滨东京开放港口以外的仅有少数外国人曾经去过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没有铁路,连马车道都没有。旅行者从马背上摔下来或掉到坑里都已司空见惯,对英国读者来说,它就像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一样奇妙,更何况旅行家是位女性。

伊莎贝拉的游记以书信集的形式出版,收信人是她的妹妹。该书印刷的一八八○年六月,她的妹妹去世了,伊莎贝拉与她妹妹的主治医毕晓普博士结婚,博士五年后也去世。所以这本游记所描述的日本旅行对她来讲是难忘的旅行。

在日本东北各地伊莎贝拉感到不适的是蚊、虱、跳蚤,还有各种各样的噪音,如高声祈祷,三味线,说话的喋喋不休的声音与艺妓的歌声,滚烫洗澡水引起的惊叫声,更夫的梆子声等。特别是内地人从未见过洋人,在米泽盆地一次她出发之际,旅馆院内聚集六十人,门外竟达一千五百人。

她对日本农村的观感至佳,认为米泽盆地是伊甸园,这里的土地与其说是用锄耕出来的,不如说是拿画笔画出来的。这里的农产品丰富,米、棉、玉米、烟草、麻、甘兰、大豆、茄子、核桃、西瓜、黄瓜、柿、杏、石榴,是亚洲的桃源乡。

在本州北部青森县的碇关,她看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暑假期间每晚还学习一小时,高声朗读声飘荡在镇子上空。可见明治维新不久教育普及之快。

《日本内地记行》有关北海道的描述占全书的很大比重,在这里她记录了在阿伊努族人中间生活的经验,特别是日本人对阿伊努人的政策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微妙之处她都敏感,而且写得很慎重,尽量做到客观的描述。

这本游记处处可见到作者的客观的、稳健的甚至是幽默的文笔。它使今天的日本青年人了解到近百年前的西方人对日本内地农村的观感。该书一九七三年由平凡社出版,高梨健吉译。

马丽·弗雷泽父母是美国人,一八五一年生于罗马,在英国寄宿学校读书,一八七四年与比他大十四岁的英国外交官弗雷泽结婚,随丈夫在维也纳、罗马、圣地亚哥等地生活。一八八九年到日本,在日本居住三年。以这三年的生活为素材,她写了书信集《作为外交官的妻子在日本》,此外还有《日本的习惯》、《日本的女仆》、《日本的艺妓》等。

她丈夫在日本任公使期间,日本的政局如何呢?可以说,日本人已不像明治维新后的头二十年那样全面吸收西方文化了。明治二十二年二月《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不久主张全面吸收西方文化的文部大臣森有礼被暗杀,明治二十三年外交部长大隈重信被炸弹炸伤,同年第一次帝国议会上产生了议会与政府的对立,招致被解散的结果,昭和二十五年第二回选举时政府镇压了群众的选举活动,其后内阁反复改组,议会几次解散,直至明治二十七年夏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日英关系中日本为改正日英间不平等条约做出很大努力,一八五○年结成的不平等条约在明治二十七年夏废除,这之前两个月,夫人的丈夫弗雷泽脑溢血死亡。

虽然马丽·弗雷泽的丈夫因公牺牲在日本,但丝毫没有损伤夫人对日本的感情。她从来到日本的第一天起就感到日本很使她感到亲切,虽然她丈夫的工作很紧张,而且日本对外国人不像明治初期那样亲切,国粹派又占上峰,但由于她随丈夫已经在许多国家工作过,所以并没有感到在日本的日子不好过。她把在日公使馆中遇到的事情,报纸上看到的一些讨论,休假时的度假地,日本的历史、文学作品及传说全收进了一八九九年在伦敦出版的466页的她的书信集。

她以女性细致的感受描写了明治天皇美子皇后无子的忧愁,大使馆内佣人及女佣人愉快的生活。特别是每年夏天外交官都要到伊香保,轻井泽,逗子海岸等地去避暑,书中不少地方介绍了日本的这些名胜,一九八二年新版的《外交官妻子在日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日本各地流传的古代的神话与传说。这本书可以说是外国女性眼中的明治时代东京的逸闻史。

该书处处使人感到作者总是从日本历史、日本文化史的背景来理解现代日本,无论到何处,她总是要探究历史的沿革。这与日本开国以来英国对日本学研究比其它国家更深入一些有关。在弗雷泽夫人来日本之前,她的前任们写下了许多日本历史、文化史、文学方面的专著对弗雷泽夫人的影响恐怕是不小的。

桑塞姆夫人生于英格兰约克夏郡,一九二七年与英国的外交官、日本研究家乔治·贝利·桑塞姆结婚,一九二八年五月赴日。她丈夫从一九二五年到一九四○年一直在日本担任商务参赞,乔治·贝利一九三一年写出日本文化小史,深知亚洲的文化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夫妻俩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任教。一九六五年,乔治·桑塞姆在完成《日本史》两年后逝世,桑塞姆一九七二年完成了《乔治·桑塞姆与日本》这本回忆录。

这里,我们要介绍桑塞姆夫人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写的《东京生活》。它写的是夫人七年在东京生活的体验。在序言中作者指出本书的目的是回答亲戚朋友对她在东京的生活的状况的好奇心的。

从内容上讲,第一章是从英国出发途经美国到日本的桑塞姆夫妇乘船抵达东京湾的感受。第二章是日本食品与日本料理以及厨师。第三章日本人的性格、日本女性。第四章日本人的家庭观、婚姻观。第五章百货公司,第六章交通,第七章树,盆栽及园丁,第八章日本人的特殊性、对外开放的必要。第九章日本的过去与现状的比较,从西方引进的娱乐,第十章日本人封闭性的批判,第十一章日英的共同点(以谦虚做为美德,具有融合传统文明与近代文明的能力),不同点(日本社会以家族为中心,英国社会以个人为中心,日本人在洗练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第十二章日本阿尔卑斯旅行记,第十三章孩子们、女性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浪潮与日本的未来。

桑塞姆夫人热爱日本人,认为他们是稳健优雅、亲切、开朗、爱好自然的优秀民族,她接触的是广大日本庶民,花匠,农民,佣人,街头背着孩子走路的妇女,在公共汽车站上极有礼貌地寒喧的妇人,穿皮鞋制服的女学生,对三十年代日本的城市的民俗,农村的庆祝活动做了细致而形象地描述,特别是她的朋友马约丽的四十二枚插图使该书更富于魅力。

桑塞姆夫人认为,西方人重视个人的自由,而日本则更加重视社会秩序和繁荣。日本女性不是为幸福而结婚,结婚听从父母之命,它是一种义务,只有完成这种义务才能得到幸福。桑塞姆夫人认为日本妇女的今天与英国妇女的昨天十分相似,所以她指出女性有必要走上社会工作。夫人认为日本是孩子们的天堂,母亲对孩子处处照顾,孩子们被娇惯,很少被斥责,令她奇怪的是即使如此,孩子们成长得照样很好。

该书的特点是对日本文化的评价与建议。

夫人认为日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能够消化外来西方文明的国度,在新旧两种文明之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日本文明有两大优点,第一是稳健、国民爱和平热爱自然,第二,日常生活文化环境十分洗练……

她对日本社会的批判是日本社会的封闭性。她写道:“理解外国的人民唯一的方法是相互理解,由理解才会产生爱。”半个多世纪前作者的这番话对今天日本人的国际化依然有启发、促其反省。书的结尾夫人写道:“二十世纪东方人、西方人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对话,共同欢乐。就象明治初期那样对外开放,富于进取。对于先辈们取得的成绩我们应给予尊敬。”

卡门·布莱克生于一九二四年,一九四七年伦敦大学毕业,其后到哈佛进修,一九五一年起在日本庆应大学留学,从师铃木大拙,一九五七年在伦敦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一直在剑桥大学教授日本史,信仰佛教,著书有《日本古代宇宙观》、《日本的精英》。

《梓木弓》写的是流行于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萨满教在日本列岛的影响,包括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序文中讲,萨满教在日本的表现是人们常说的“他界”,能与他界进行沟通的往往是特殊的人物。而现代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种古代文化现象已经不多见了,作者的愿望是企图将行将灭亡的宗教现象记录下来留给后世。

第一章简单地叙述了萨满的定义,给日本的萨满分类,大致可分为灵媒者与行者。该章还介绍了日本萨满教的起源。

第二章、三章讲的是萨满活动中灵的存在(神、死灵、怨灵),第四章讲日本的他界论——水中的他界与山中的他界,后者最为普遍。第五章是人们的修行,通过水与火的修行的目的是与他界达到沟通,第六章考古资料与神话传说,从而还原日本古代巫女的形象,第七章现存的巫女与新宗教,第八章跳大神的“伊达阔”形式,第九章行者的分类(修行僧,修验者,女祈祷师等),他们的守护神为明王及火轮、蛇王等。第十章、十一章讲的是幻视的旅行以及把人间的地形设想成他界,象征性地表现在他界旅行,以及作者本人在吉野的大峰山的修行。第十二章至十六章讲的是行者的神力。读了这本书对日本日代宗教的深层次的实质也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梓木弓》一书的特色是第一有大胆的假设,比如作者认为蛇神与巫女的沟通可以引导人们与他界对话;第二是对作者修行的感受作了具体的描述。

猜你喜欢
伊莎贝拉弗雷泽夫人
连体姐妹花
《冷山》中的大地伦理思想
“夫人”与“妻”的区别
对弗雷泽与霍耐特关于承认思想的异同的研究
B之比
吃出“历史的味道”
他的情人
我的伊莎贝拉
知识漫画
没有人能救下一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