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秋
民航机上通常有两个黑匣子(实际为桔红色),被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第一个匣子较简单,只不过是个无线电话记录器,记录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和与其他人如劫机者的对话。这个匣子共有四条音轨。第一条记录飞行员与地面设施人员的对话;第二条记录正、副驾驶员之间通过驾驶舱内部电话的对话;第三条通过驾驶舱内的一个监听器记录室内所有声音(包括舱内人员“聊天”,特别是可记下异常声音:威胁、爆炸,发动机声音异常等);第四条记录机长和空中小姐对乘客的讲话。
这些记录器的最大录音时间是30分钟。录完30分钟后再从头开始录音。这样,当事故发生时,记录器内只有事故前30分钟的录音,这足以使人了解事故出现前的情况。
第二个匣子比较复杂,它是个数据记录器,记录能力为25小时,根据不同类型的飞机,可记录16至32种参数。它们包括变化缓慢的格林威治时间、舱内温、湿度、收放起落架;变化迅速的风压、油压、垂直加速、驾驶员反应等等。32种参数记录25个小时需要大量磁带。它通过飞机各部位的传感器接收信息,转成数码,用电码脉冲调制法先后记录在磁带上,类似数字录音机和激光唱片,节省了信息载体,扩大了信息容量。
这种记录器也使用自动回转磁带,上有14条音轨,录满后再从头开始抹旧录新,足以提供分析事故时作参考。
上述两个黑匣子记录的信息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查明空难飞机事故原因的唯一线索。因此,最近南京空难民航机的黑匣子已送往民航总局分析。
(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