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在许多人眼里,能上重点高中算是幸运儿了,然而我却很痛苦,我感到自己最缺少的是知音,我渴望得到真诚的友谊,为此,苦苦追索了很久很久,然而……
我曾有过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过“众星捧月”的生活,但初中毕业我们便天各一方,“众星”不知不觉离我而去。我每日静静地来,悄悄地去,生活没有激情,功课也逐渐暗淡下去,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虽然我并不苛求做众星吹捧之月,但我胸膛中这颗高傲的心,却不肯饶恕它的主人,使我常常发出痛苦的呐喊。是啊,生活需要激情,需要友情,然而知音为何这么难寻!
17岁,本是美妙的年龄,灿烂的季节,可我却感到这般沉重。
太原秋诗秋诗同学:
据我观察,一个人能有几个“志同道合”、“无话不说”、“情同姐妹”的知音,一起分享快乐,一块分担忧愁,这的确是一种“难得”。
所谓“难得”就是“少有”,你的困惑也正出在这“难得”和“少有”上。
细想,你信中讲的情况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志同道合”本来就需要一定的条件,“众星捧月”本来就不可能长久,“无话不说”本来就不那么容易。希望自己周围的人都是知音,这是不可能的,就人际关系而言,大致有这样几个层次:
——最知心的。可以直言直语,可以推心置腹,可以吃喝不分,可以荣辱与共。知心者中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可以是“同龄”,也可以是“忘年”。知心朋友最可贵,但达到知心程度也不容易,没有三年五载的交往,没有动荡沉浮的考验,是很难达到知心的境界。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想到“路遥”,要想到“日久”,在这方面不能太急。
——一般交往的。同学也好,同事也好,该通信息的要通信息,该互相关照的要互相关照,该理解和谅解的要尽量理解和谅解。和周围人的关系,大量的属于这种一般交往,小的矛盾和磨擦是难免的,但既然是同学、同事,就要珍惜这个“同”字,若干年之后,老同学见面,还是分外亲近。
——见面点头的。同校但不同班,同楼但不同屋,同路但不同学的大有人在,只要有一面之交,就该点点头,这是人之常情。有的人不大懂得“常情”,常常独来独往,凡人不理。他自己可能习以为常,但给人的印象却傲得不行。何必给人这种错觉。
人处在17岁,正是开始认识自己,但又不完全认识自己的年龄,觉悟和困惑并存,憧憬和不安交错。不要把眼下的这点苦恼看得太重,寻觅知音的过程也就是体会人际关系的过程。人的“体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日见成熟了。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