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鹿
日本青年曾经是充满理想、励精图治的一代。面对着战后的一片废墟,50年代的青年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沉重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他们勤勤恳恳,以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换来了经济的复苏,日本的强大。
那么,80年代日本青年的状况如何呢?
新人类与新人生观
80年代的日本青年在他们的父辈眼里是一种奇怪的“新人类”。他们的新人生观实在难以为社会所认同。最使父辈们担忧的是,现在的青年人普遍地缺乏集体荣誉感,缺乏勤奋踏实的工作精神。更有甚者,他们认为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在某一个大企业里,“新人生观”的一个典型人物突然决定在企业最繁忙的时候去休假。一段时间后,他回来了,晒得黑黑的,精神抖擞。这时,他的上司才知道他是去滑雪了。而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同事却不得不承担起他的工作。为此,上司责备了他。但这位青年的年轻同事却认为他去滑雪没什么,“这总比公司里堆积着的无穷无尽的工作重要”,他们说。一位政治家惊呼:当代青年正在用这种疲沓的工作作风腐蚀着日本的自信,而这最终将导致“日本的毁灭”。这位政治家的话也许并不是危言耸听,可对青年人却没有任何影响。
“……请说说您的政治观点。”
“谢谢,没有!”
“您参与政治生活吗?”
“不,没兴趣!”
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段对话,简洁凝炼。
既然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那么政治家怎么说,或说些什么,对他们来讲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与以往任何一代青年人相比,80年代的日本青年是对一切消费讯息都有广泛而且浓厚兴趣的第一代。他们的消费选择是随心所欲的,不受社会约束,更不受来自父辈的影响。过去有一种酒,通常是低层劳动者爱喝的,所以一般不为所谓高尚的人群所接受。今天这种酒深受青年们欢迎。于是,这种酒的“形象”彻底改变,已成为时尚男女的标志。
社会学家还意识到,终生职位制也许将在这一代青年身上消失殆尽。
可以说,造就日本强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终生职位制。父辈们为企业卧薪尝胆地苦干,雇主则用终生职位制来回报他们。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他们的工作也是保险的。薪金年年增加,不看学历,只看资历。这就是“年功序列原则”。但青年们却看出了终生职位制的种种弊端。父辈们一心一意效忠于企业,根本无暇顾及子女和家庭。每天下班以后,由公司出钱,他们集体痛饮。家,成了他们暂时休息的旅馆……青年们再也不愿像父辈那样甘心情愿地做企业的“奴隶”。他们要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20岁的5本可以按父母的意愿进入东京的一家大公司供职,条件很优厚。但他断然拒绝了,决定做临时工养活自己。从此,他到处游荡,哪里有合适的工作就干上一段时间。S君有千千万万个意气相投者。他们都厌恶那僵化的直至退休都一直囿于狭小天地的终生职位制。
玩里乾坤大
80年代的日本青年中,50.4%的人说:“我要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除了工作,生活中还有其他多姿多采的内容。”主要就是指玩乐和享受。
玩乐风盛行的直接原因来自激烈的社会竞争。有些青年只希望在少于100个员工的公司任职。除了相对地自由一点外,还可能有高升的机会。而那些不幸已经迈进人才济济的大公司的青年,对激烈的竞争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一般能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你争我夺的现状。他们于是便将精力花在闲暇时间的玩乐上。虽然这与他们父辈的愿望背道而驰。因为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勤奋工作,以求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
玩乐风盛行的第二个原因可以说是父母们一手造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刻苦耐劳地从事兴国建设。60年代,日本经济白皮书宣称:这种建设已圆满结束。自此,日本开始跃身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行列。国民的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生活富裕的父母对年幼的子女自然是宠爱有加。在衣食住行上,他们都受到了良好的照顾,不必为生活而烦恼,更不必作出任何牺牲。于是,及时享乐成了必然的目标。
玩里乾坤大。日本青年爱玩,也会玩,且玩起来可以达到不要命的程度。
他们曾热衷摇滚乐,痴迷霹雳舞。街头、公园,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青年人,围成一个圆圈,且唱且舞。有的人唱哑了嗓子;有的人左腿抽筋,便只用右腿跳,直至最后瘫倒在地。
他们酷爱旅行。日本青年普遍认为,旅行是使过于单调和规律化的生活变得新鲜和充满生气的最佳途径。根据调查,职业青年每年用于旅行的费用在340~440美元,而在籍的学生平均则至少花费500~1000美元。在日本的各个大学都流行“毕业旅行”。很多大学生在未正式加入工作行列之前,人人都有大把时间。他们深知,在进入企业或机关之后,很难再有闲暇的时光可供他们自由支配了。于是,他们出国旅行……
当“迷宫热”刚刚兴起的时候,许多青年已打起行囊到僻远的乡村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迷宫王国”了;当玩具枪热刚刚出现时,他们又纷纷加入与之有关的俱乐部—生存策略组织……而体育活动更是青年兴趣极大的热点之一。85%的青年热衷和从事3种以上的运动项目。运动成绩是否出众已成为日本女青年择偶的标准之一。
日本青年爱玩,会玩,玩的花样也在不断更新。他们认为这可以使他们暂时忘却社会竞争的残酷。因而他们宁愿陶醉其中。而他们的父辈则惊呼,这玩乐的一代已揭开了日本“走向衰落的序幕”。
娱珂综合症
1986年4月的一天上午,18岁的女歌星娱珂从住所的7层楼楼顶跳了下去。她留下的遗言中说,在与一个年龄足以做她的父亲的男演员的罗曼史中,她处处“不顺心,不如意”,所以她决然“告别人世”。
娱珂自杀两周以后,全日本陆续发生了31起青少年自杀案件,其中19起自杀是采用跳楼这种形式。自杀者在遗言中都提到了娱珂,自杀时手里大多握着娱珂的照片或其他纪念她的物件。有一个自杀者竟是从娱珂自杀的那座楼跳下去的。他的兜里揣着一叠娱珂的照片……
这是一次青年自杀流行病,社会学家们称之为“娱珂综合症”。
娱珂是在1984年她16岁时首次登上歌坛的。她的歌声略带鼻音,如泣如诉,似乎在倾吐着积压在心头的积怨。她独具特色的歌喉使少男少女(甚至中年人)为之倾倒。她当仁不让地捧走了当年的两个最佳新歌星奖。此后,在短短的两年中,她灌制了8张唱片,出了8个歌集。她正一步步走向最受欢迎的歌星行列。然而,她自杀了。
新闻界曾对娱珂的自杀原因作过种种猜测。娱珂在遗言中所说的“恋爱纠葛”自然是一种说法,有人还认为娱珂的死是受了别人的影响,因为在娱珂自杀前一个月,有一个叫英多的少女歌星就是跳楼自杀的。也有人认为娱珂的死源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佛教对于死亡的顺从和忍耐态度,鼓励日本人对生命不加特别珍惜等等。
解释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人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即愈演愈烈的生存竞争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影响。娱珂是成功的,但也正是成功害了她。日本每年都有新的歌星出现,而娱珂担心的便是自己将被新人所取代。这种担忧时时折磨着她。优胜劣汰,如果她被新人取代,她就将一无所有……这些深重的担忧和恐惧,才是她走向死亡的真正原因。而娱珂之死对于青年人的真正“魅力”,也正在于斯—娱珂使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
青年A的父母在京都开办一家医院。按照父母的愿望,A必须考入医学院,子承父业。但遗憾的是,在拥挤不堪的考场上,他大败而归。悲观落寞之中,一个他所崇拜的纯情歌手自杀了,于是,他毅然放弃尘世的一切,追随他心中的偶像跳楼自杀。
可以说,80年代日本青年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的生活都要舒适;但是,这一代青年的负担(肉体上和精神上)也极为沉重。就拿中学生来讲,他们每天都要上完规定的7堂课,在课堂上他们不得不拼命死记硬背,毫无思想地堆积着各类知识。但对他们来讲,真正的功课还在放学以后。他们必须马不停蹄地奔向各自所在的私人补习学校补习英语、数学和日语。目标是进入大学。这同时也是当今日本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日本发明协会会长井深大对此感慨系之,称之为“忘记了方向的日本教育”。
总之,80年代的日本青年和他们的父辈有着截然相反的生活追求。父辈们兢兢业业,为国家和企业效力;他们却专注于个人享乐,崇尚自由职业。竞争已经对他们的身心形成沉重的压力。虽然他们曾经一切顺利,但以后的前景却不容乐观。“娱珂”已向他们敲响了警钟。而且日本是一个濒临老化的社会,老一辈在社会上具有深厚的影响力。青年们知道自己无力决定一切,于是对社会及政治问题漠然处之。然而,他们不会长此以往。他们也在寻求自救。对此,整个日本社会都在瞩目:他们究竟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