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变革中的几点忧虑

1988-08-23 03:48王润生
中国青年 1988年4期
关键词:新文化观念人文

王润生

这几年,谈论观念变革的文章和书籍越来越多,事实上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当中一个显著的标志便是:时至今日,很少有人再愿意被摊上个“保守”“正统”的帽子了。

看起来,这似乎是观念现代化的证明。然而,透过事物的表层,对观念反思的人们作一番再认识,不难发现这当中也隐含着发人深省的忧虑。

其一,显观念与潜意识的分离和冲突。比如,当我们抽象地谈论某类人和事时,我们所依据的是新的评价标淮,或者,当我们自我反省自己的信念时,我们也自以为自己够“现代派”的;但是,当我们面临着具体的选择或评价某个人和事时,传统的行为定势和心态便开始不自觉地起作用了。于是,表面上我们似乎是平等权利的捍卫者和提倡者,而实际上在待人接物时又表现出浓厚的身分意识;口头上为“无商不奸”正名,行为选择中又近乎本能地排斥经商的选择;观念上为机会均等原则高唱颂歌,心态上又对工资、奖金、职称、住房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心安理得;一方面诅咒着血缘主义的老传统,另一方面又体味着关系网编织中的收益和好处……总之,恰如鲁迅所说,人们虽然穿上了西服革履,但骨子里却埋着老祖宗。

其二,新观念与现实环境的分离和冲突。看看这几年“新观念热”的地域分布,有个意味深长的事实令人瞩目:凡在改革开放进程较快的地区,人们对新文化新观念的提倡大都不留心;而那些观念变革唱得最热闹且读者甚众的地方,改革的步子反倒不大,人们的行为选择也大都沿袭着传统的老路。这或许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当新观念同环境发生冲突时,人们一方面作为世故的人追随着社会体制所决定的实际赏罚的方向,另一方面作为不满现状的人又接受着新文化、新观念。世故的人顺应着现实,不满现状的人则把新文化新观念当作指斥现实(或者发牢骚)的依据。二是新观念的提倡同实际的社会赏罚相较,后者对人的心向和行为的调整具有大得多的力量。圆滑的人,来自圆滑能得到好处的环境,倘若时间与金钱没有兑换的可能性,社会便不会根植“时间就是金钱”的信念;“利益均沾”的分配导致的勤劳的不值钱必然进一步滋养怠情的习性;而个人发展道路的单一化和行业利益分配级差的不合理又必然强化“官本位意识”。凡此种种,都证明了一种文化规则倘要在民众的深层心理中扎根,必须有相应的社会赏罚为其后盾,从而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规则在现实中的报答力。仅止于轰轰烈烈地宣传和呐喊,绝非新文化建设的终结,经济、政治体制的改变将是新观念赖以存活的根本条件。

其三,观念选择上的非理性化和鄙俗化。比如,我们很容易为奇装异服正名、为迪斯科正名、为个性自由正名、为个人利益正名、为能挣会花正名等等,且这类观念最能不胫而走,提倡者理直气壮,接受者心安理得。然而,从接受者的心理看,这当中有着非理性的倾向;从提倡者的心理看,也让人怀疑是对人的本能的迎合。因为在这一系列的文化要求中,包含着放纵之共性,即:若按这类观念行事,个人是既无需花费努力也无需付出代价的。相反,那些建设性的文化要求,如严格的角色意识、勤劳耐苦的品质、自我约束的意识、英雄主义的理想等,尽管为民族振兴所必需,却由于带有克己色彩和需要付出代价而受到冷遇。诚然,带泪的控诉、非理性化的感情主义的张扬,对于告别非个性化的禁欲主义的昨天是必需的,但对旧的社会理性的反叛绝不意味着对理性的摒弃。在自行其是与自我约束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中庸,是一切社会赖以维持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不能不建立对个人带有约束色彩的新的“禁忌”。

其四,重人文、轻科学的集体的无意识。从这几年读书热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文方面的著述广受青眯,实证科学(包括社会科学)方面的著述则问津者少;西学的移入也打上了这个印记而经过了筛选,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就是证明(虽然弗氏的学说带经验科学色彩,但中国读者大都是从纯人文的角度去理解它和接受它的)。我以为,中国过去在体制选择和社会决策上的一系列失误,首先根植于价值选择上的失误,因此来一场人文领域的革命是必要的;在科学家和科学精英阶层中,也大可不必把对科学的推崇搞成科学迷信。但是,就整个民族而言,倘若不能造就推崇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大文化氛围,倘若缺乏对操作性价值的认定和操作性技术的关注,那么,人文领域的革命难免不是昙花一现,终究结不出现代化的果实。

猜你喜欢
新文化观念人文
人文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健康观念治疗
人文绍兴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