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年仅18岁的陈毅怀着追求真理的信念,从天府之国沿江而下,尔后又从上海登舟西行,赴法国勤工俭学。
刚到法国,在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就出现了各种政治派别,国家主义派、民社派等已开始有了初步的活动。陈毅参加了蔡和森同志发起组织的“工学互助社”。“工学互助社”宣传“用马列主义救中国”和“走俄国工人阶级的道路”的道理,驳斥无政府主义者和国家主义派的谬论。
陈毅到法国后,非常刻苦地学习着学校的课程和借阅到的书籍,并认真地思考问题。他曾在“平等、自由、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之间作过比较、选择。刚到法国时,他觉得“是到了天国一样,社会秩序安定,城市清洁繁荣,对法国文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中国古代文明是一钱不值”。然而,通过接触华工和体验工人阶级的生活,“对工人阶级的遭遇有了深切感受,开始了解工人阶级了……于是,逐渐参加了政治活动,向革命方面靠拢了。”陈毅对其兄说:“西方是文明的,但给东方却带来了肮脏和黑暗”。他的性格中坚强、果断的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发展得突出起来。每当国家主义派的人向陈毅和几个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学挑衅时,陈毅据理相争,毫不畏惧,有力地给予驳斥和回击,使国家主义派的信徒们从此不敢再轻视他们。
陈毅利用到炮厂工作的机会,对资本主义提高生产率的办法作了研究,并找了许多资料来看。注意全面地了解法国工人罢工中的情况,收集工人出的报纸和资产阶级报纸的评论。他还帮助法国工人散发传单,和法国工人手挽手地上街游行。就是在这段时间,陈毅完全抛弃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而毫无保留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和法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坚定了他的信念。陈毅同志后来在回忆自己青年时代选择革命道路问题时说:从“开始踏上了法国的领土,这以后,我经历了一个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由崇拜到失望的过程,逐渐靠拢马克思主义,靠拢无产阶级”。
以上二篇文章由杨鲁根据《贺龙在湘鄂西》、《人民忠诚的战士——缅怀陈毅同志》等书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