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敲响的警钟

1987-08-24 05:50徐益明
中国青年 1987年10期
关键词:世界大赛转体运动会

徐益明

在南斯拉夫第1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跳水队一举包揽了全部6枚金牌,归国后,有好一段时间,前来道喜祝贺的人络绎不绝。而我却认为金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荣誉,大获全胜的背后,很可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

应该看到,这次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的实际水平与世界大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国并没有派出最优秀的选手前来,如美国、苏联、民主德国,只把他们二、三流的选手派来。除了女子跳台项目外,其他几项,几乎没对中国队构成多大威胁。其次无论从组队还是比赛的情况来看,我们都是处在低谷时期。28岁的老将李孔政刚刚参加完世界杯赛,又匆匆赶赴大学生运动会,这一情况说明我们的后备力量跟不上。一个在世界大赛中拼搏了十几年的运动员,至今没有人能替代他、超过他,这不是一件好事情。而在女子项目中,比塞开始的前一天,我们依然在临阵磨枪。主力队员李巧贤在做向后翻腾两周半屈体的动作时,怎么做也做不好,在心理上造成阴影。第二天上场比赛还要跳这个动作,无疑是极大的压力。在今年举行的世界杯跳水赛时情况也是如此。去之前,我们教练心里根本没谱,主力队员病的病,伤的伤,许多规定动作,临上场之前还解决不好。头号主力高敏,自我感觉不好。比赛中差一点被民主德国的巴尔杜斯追上;谭良德也差点被美国的福克森淘汰;他们都是最后一个动作的完美成功,才险夺冠军的。尽管最后我们仍夺得4枚金牌,但总成绩比去年世锦赛降了十几分。

前不久,在荷兰汉姆市举行的世界分龄组跳水锦标赛上,苏联队一下子冒出两名少年新秀,他们在自选动作中,连续跳出307(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这一高难动作,漂亮极了,以超出60多分的总成绩赢了我们。要知道,前两年,苏联队在跳307时,还发生过伤亡事故,可这么快,他们就大踏步赶了上来。尤其在13岁至17岁年龄组有着雄厚的实力。美国在训练强度上远远少于我们,可训练水平却和我们相差不多,这起码说明他们的训练方法比我们更科学、更有创新。另外,美国人在转体技术上明显优于我们,他们在跳高难度的109(向前翻腾4周半,这是目前跳水难度最高的极限)时,技术已经比较稳定,而我们的运动员跳这一动作的,还很鲜见。在这次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的跳水在难度与创新上,都没拿出新东西来。

作为一个教练员,如果他每天能安稳地睡一个踏实觉,那不是一个好兆头。每到年底,我总是想该和家人好好散散心了,可午夜的钟声一过,我又感到还有什么心可散呢?在体育界,你要不断亮出新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又一个层次更高的标准。成绩总是过去的,你可以高兴一阵子,但不能高兴一辈子。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1982年的厄瓜多尔世界跳水锦标赛,那时中国队正处于上升阶段,我们自以为很强大,临行前,似乎淮也不怀疑我们会拿冠军。我们还讲:让全国人民放心吧!结果呢?我们大败而归,最好的成绩才拿了第3名。这件事我至今难忘。从那以后,不管我们取得多么好的成绩,我始终告诫队员,不能用金牌多少来衡量成绩,还应在金牌的背后寻找一些东西。

跳水运动有它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在技术与心理素质等诸环节中,每一环节的优劣,都会极大地影响成败。比如,起跳、翻腾、转体的连接,打开控制以及压水花这一系列环节,其中有一个环节不过关,就会失去整个优势。而这些环节的优势确立,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靠临阵磨枪,靠一介勇夫侥幸的“奋勇拼搏”是不行的。而要建设好一支过得硬的跳水队,道理也就在于此。我之所以放心不下,不能高枕无忧,原因也在这里。明年又要面临世界大赛—奥运会了。平时,我常对队员讲。要打就打大仗,打大仗才有意思,但怎样去打,怎样去搏,这就要求我们在荣誉面前,时刻敲响警钟。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才能不断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题图:王庆生)

猜你喜欢
世界大赛转体运动会
龟龟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
最大跨度T型刚构连续箱梁转体桥成功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