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 馥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家家乐”节目的主持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的师胜杰,眉开眼笑地说道:“口吃患者请注意,您的福音来了,您将获得语言的新生。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一”
随着话音,一个身穿浅烟色隐条西服,黝黑的肤色,文静、羞怯,双眼闪出聪慧光芒的小伙子,出现在观众眼前。
他就是电子口吃矫正器的发明者,浙江省天台县21岁的农民裘君茂。
当人们问他是怎么想起发明电子口吃矫正器时,他出入意料地答道:“是哄笑!”
原来裘君茂高中毕业后,三次考大学都名落孙山,因此得了个“落第秀才”的雅号。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擦干泪水,踏上了另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由于他肯动脑勤钻研,1983年被调到县科委工作。
到县科委报到的头一天,县科委许主任把他找到办公室,亲切地问他:
“你是裘村人?”
“我,我我……”
他结结巴巴怎么也吐不出一个“是”字。许主任以为他是紧张,拍着他的肩头,让他坐下。
“别慌,慢慢说。”
“这,这……”
他嘴巴张得老大,手发抖,脖子都憋红了。
许主任这才发现,他是一个口吃的人。
办公室里发出了一阵哄笑。
自卑、羞怯、难堪。突然,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这哄笑中产生了:难道我就不能发明一种仪器来矫正口吃?
小裘天资聪颖,摹仿力强。四五岁时学邻居结巴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以致落下这个缺陷。因为口吃,凡是说话的场合,他都找人代替,有谁能看到那“替身”后边的他,表情有多么苦涩。1982年他到县里矫正20天,回来后虽然发音很轻,却可以达到正常的吐字节拍。他高兴得给亲友送糖,不想甜味还在嘴里,口吃就又复发了。1983年他又去矫正,照旧复发。
这次,他要亲自干了,床头墙上出现几个醒目大字:“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
奇迹就从这窄小、破旧、低矮的小阁楼上诞生了。他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回家就钻在阁楼里翻阅借来的资料,翻阅中他得知全国有一千万口吃患者。他开始拜访老师,请教行家。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学说,口吃多数是后天形成的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语言重新训练,改变原来的讲话方式,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即除去大脑原来存在的旧兴奋灶,建立新的良好的兴奋灶。他开始试制了。
首先他通过整理、收集的大量资料,设计电路,并私下里借了1000元,请假去上海、杭州采购工具和元器件。在杭州,夜晚上街,他看见一闪一闪的霓虹灯,不由停住了步,矫正器上如果有这样一闪一闪的光亮,和谐柔丽,不是可以安定患者的情绪吗?他走在西湖边上,忽然天落细雨。雨滴掉在湖面上,发出的响声使他入了迷。“嘀哒嘀哒”,如果矫正器装上有节奏的声响装置,不是可以使患者紧张的心情趋于平静吗?于是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只只小巧精致的矫正器。机壳左上角是百灵鸟的徽志,因为只有百灵鸟的歌喉在众鸟中最动听悦耳,它可以唤起口吃患者对新声的想往;下面的构图该是柳枝、湖水,以平静患者的心境;险峻的山峰,峰顶是一颗闪光的金星,以示矫正口吃好比登山,不畏艰难爬上顶峰,就能得到渴望已久的金星。带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他登上了返回天台的长途汽车。一到家,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小阁楼,顾不得倒掉鞋里的泥沙,他动手干起来。插件、焊接、组装、调试,最后出了整机。他把耳机戴在头上,用自身做试验。开始由于在组装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试不了几次就心慌、头昏、恶心。但他没有停止,躺下休息片刻,清醒一下脑子,拆开机器,按线路一点一点查改过去,终于搞出了样机,并成功地矫正了自己的口吃。
经过技术人员的测试和患者使用,一致认为矫正器电路设计基本合理,各项指标均合要求,它突破了矫正口吃时难掌握的语速、音量、节拍三大难关,为我国医学界这门学科闯出了新路子,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武汉科技报》首先登出电子口吃矫正器问世的消息。浙江大学为他们进行技术测定。当地科委对电子口吃矫正器也进行了鉴定,并发了鉴定证书。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裘君茂同林国干、庞学明等青年联合办起了生产电子口吃矫正器的工厂,投产后月产量不断刷新,已高达千台以上。
一只只“百灵鸟”飞出去,一封封充满热望的信飞回来。口吃矫正器获得了许多患者的好评。
1985年5月小裘应邀参加世界青年发明家成果展览上报会,他第一次上北京了。同年年底,小裘接到中央电视台的邀请来京参加首届创新发明奖录像。
现在小裘他们正加紧研究,试制电子口吃矫正器的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并开始了新的设想。
哄笑,使他成了发明家,发明创造又赋于他更美好的青春和理想。
(摘自《新观察》1986年第3期)
(插图:李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