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家族的成败得失

1986-11-01 04:14吕选忠厂毅信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11期
关键词:福特公司福特体制

吕选忠 厂毅信

福特汽车王国在八十多年漫长的历程中,几起几落,历经沧桑。福特家族的兴衰史,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家族企业成败得失的一面镜子。

“汽车大王”的“黄金原则”

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十六岁到底特律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照明公司当工人。当时汽车刚诞生不久,从1899年起,他先后两次创办汽车公司,均以失败而告终。1903年,亨利·福特与同行们合伙聘请了一位专家——詹姆斯·库兹恩斯担任总经理,第三次办起福特汽车公司,终于取得了成功。

在福特汽车王国不断扩展的过程中,福特逐渐总结了自己的经营原则,即享有盛誉的“黄金原则”:

一、不留恋过去和畏惧未来。失败不过是给人们重新开始和更聪明行事的机会。一次老老实实的失败并不是耻辱。

二、不要故意竞争。谁经营得好,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企业硬夺别人的生意才是犯罪。

三、要把为顾客服务的思想置于追求利润之上。利润不是目的,只不过是为顾客服务的结果而已。

四、所谓生产,决不是廉价买进又高价售出。它应是以合适价格购进原料,花费尽可能少的费用把原料加工成有价值的产品,再卖给消费者。冒险、投机、欺诈的行为,只能阻碍生产的发展。

福特三世的革新与家族中兴

1936年,福特三世在哈乞基斯学校毕业,成绩平平。1936年至1940年在耶鲁大学学习,因雇人撰写学期毕业报告被发现后遭到退学的处分,因而没有读完大学。早在学生时代他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才干就为其祖父所赏识。1943年福特二世因突然患胃癌去世后,已经八十高龄的福特一世便把在美国海军任职的孙儿福特三世召回,担任公司的副总裁以继承祖业,1945年任总裁。他上台后,很快使每月亏损九百多万美元的福特公司获得中兴。在他经营管理的三十五年里(1945年至1980年),保住了其祖父传下的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的地位。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是:

首先,打破家族统治的传统,重金聘请外界管理人才,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让他们有职有权,并将原来只供家族人保存和参阅的资料,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他们。由于从外界聘请的经理能及时掌握情况,又有充分的权力作出各种必要的决定,使公司别开生面,开始走上了希望之途。

其次,对领导体制进行了改革,把原来的集权制改为分权制。把全公司分成十五个自治部门,各部门经理全权负责本部门的工作,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作出各种决定。由于改革了领导体制,使公司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年就使公司转亏为盈。虽然纳税后仅盈余二千多美元,但在当时已是很不容易的了。经过几年努力,终于使福特公司在销售额方面保住了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的地位。

再次,开发国外市场。还在别的公司只把眼睛盯在国内时,福特三世就把精力放在国外建厂和建立销售网点方面了。显然这比别的公司棋高一着,给公司带来了长久的巨额利润。

从第一降为第二的教训与启示

二十世纪福特公司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业务上步步登高,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二十年后这个美国汽车大王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比福特公司晚创办五年的通用汽车公司所代替。那么福特公司走下坡路的颓势是如何造成的呢?

先说一点题外话。

现代企业领导体制曾经历四次变迁:家长式的行政领导——“硬专家”(即精通企业生产技术的人)领导——职业“软专家”(即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人)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每一次变迁都给科学、技术及生产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凡是顺应这个潮流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反之则遭到挫折和失败。福特一世没有顺应潮流,违反了领导体制及经济管理固有规律,被繁荣冲昏了头脑,在1915年辞退了库滋恩斯,实行他个人独裁,退回到第一阶段——家长式领导体制中去。这种家长式的领导体制造成公司管理极度混乱。由于任人唯亲,在公司担任高级职员的五百人中竟没有一名大学毕业生:机械、厂房陈旧,无人过问技术革新,财务报表象杂货店帐簿一样原始,没有预决算,早已死亡的职工名字还列在工资单上……他还一意孤行,凡有异议者,必欲去之而后快,形成了“同而不合”的形势。这与通用汽车公司集思广益、分工合作、管理有条的领导体制恰成强烈的对比。此外,福特一世原是小农场主出身,后来成为工程师,他所注重的经营事务自然是以具体的生产技术为主,对于生产上的组织管理,则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但通用公司不惜重金聘用被誉为“现代化公司组织管理天才”的斯洛安担任总经理,在国内争夺汽车市场,迫使福特公司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从而大大扩展和巩固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地盘,终于在1928年超过了福特公司的汽车销量,从而跃居世界之首。

福特三世刚上任的前几年,奉行“选贤任能”的政策扭亏为盈,使业务有所中兴。但是后来他却先后辞去了蒲里奇、康德森,米勒、亚柯卡等公司总裁,又掌握了公司全权,独断专行。这一违背领导体制发展的做法,使福特公司不但无法发展,营业额也大为下降。他掌管公司三十几年,无法挽回公司昔日的雄风,不能不说主要与领导体制有关。自1983年9月4日起,福特公司的名称虽未改,但它不再是福特家族的私有企业了。对此,他难免有“大江东流去”的感叹,但对福特公司的事业可能是个转机。

从福特公司这个家族企业祖孙三代的成败得失中,有两点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一个公司的发展前途归根结底取决于经理集团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如果一个公司有一个健全的、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经理集团,他就能保持永不枯竭的生机。一个好的经理集团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因素。就好象是人的大脑和心脏一样,是一个公司的司令部和灵魂。

其次,管理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一个严密的管理组织。这个组织是任何个人都代替不了的。当然还需要一套正确的经营管理原则和方法。所谓管理就是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来支配和经营这个企业。

(摘自《中国企业家》)

(题图:陈星)

猜你喜欢
福特公司福特体制
福特领裕
福特EVOS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独特的招聘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浅析福特汽车公司衰落背景下的“经济人”企业管理本质
经典来信
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变迁的应对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
论苏联20世纪30~40年代汽车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