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绍军
听说某大学物理系颇有几位学生酷爱读萨特和加缪的小说,后来便迷上了存在主义哲学,该系领导从哲学系请来一位教师,专门为学生评讲存在主义。这位老师首先对存在主义下了一个定义:“存在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的一种非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潮”。接着,他谈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谈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腐朽没落性,最后以哲学的党性原则作归纳。这位老师的评讲是认真的,论述也清晰严密,但过后学生的反应比较冷淡,有的甚至说:“听了半天,也听不出什么是存在主义。”
最近读了让·华尔(JeanWa1l)的《存在哲学》(一九五九,巴黎版),这位声誉颇著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我国曾翻译出版了他的《存在主义简史》)在概论中竟坦率地承认:“是否有可能去定义存在哲学?我们将会看到,所有的定义或多或少是不充分的”。他列举了卡尔培桑神父的定义,这位神父把存在哲学定义为“对绝对唯心论和实用主义的一种反动,是全面看待人的一种持久的努力”。华尔指出,这一定义难以令人满意,因为它同样也可以套用到其他哲学流派上,比如生命哲学。他又举了罗马一位宗教权威的定义,这位权威把存在主义定义为“一种灾难哲学,一种悲观的反理性主义和一种宗教的唯意志论”。华尔认为这里面包含有谴责存在主义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对它的定义。他接着又举了萨特的定义,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把存在主义定义成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这一学说也断言一切真理和行为既是外界境遇又是人的主观。”作为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定义总算确切了吧!但华尔仍不以为然。他指出,一个“也”字破坏了定义的完整性;而且除了叔本华和E.哈特曼的哲学外,所有哲学也都旨在“使人生成为可能”。华尔最终还是同意鲍亨斯基的看法:根本不用去下定义,而应当设法列举存在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把它们与诸如苦恼、厌恶等经验感受相比较。
我们自然不会同意华尔最终选择的这一结论,但这一抉择却毕竟说明要确切地定义存在主义确非易事。本世纪所出现的存在主义思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现象,这种复杂性即使在代表这一思潮的一系列哲学家身上表现的也极其明显。就拿“存在主义”这一称谓来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就一再加以否认。海德格尔断然反对把他说成是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虽然同意称存在哲学,但不同意称存在主义,他说:“存在主义是存在哲学的坟墓”。至于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萨特主张人道主义,海德格尔则攻击人道主义。再比如,作为存在主义先驱的克尔凯戈尔接受了谢林实证哲学的影响,极力反对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而萨特则从他的老师A.科热夫那里更多地接受了黑格尔的影响。这样说来各派存在主义哲学还有无共同点呢?当然有。让·华尔同意埃·布列赫尔的看法,把它们的共同点归结为经验论和忧虑感。这二点确实归结得很好,把存在主义的那股味儿品评了出来,但这毕竟不能代替对存在主义的确切定义。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那位哲学教员的定义,我并非想抬出华尔来贬低它,相反,这个定义从根本上说也许并不错。问题在于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评述是不是仅此而已,还有没有曲径通幽之胜境。记得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有位同志把我们的外国哲学研究喻之为“炒什锦”,不用说,这盘“什锦”的主料就是定义,辅料则是时代背景、自然科学的发展、意识形态的斗争等等,于是,今年你炒一盘,明年我炒一盘,看来蛮热闹,其实都是一个味,令人胃口大倒。这一形象的比喻尽管有欠全面,但确实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对外国哲学思想的研究和评述基本上还是一个模式:定义十背景十批判,这种单一的模式既不利于我们吸收国外学术思想的精华,也不利于真正剔除这些思想的糟粕。一位研究生告诉我,凡遇书中批判的部分,他都跳过不看,因为无非总是遇到唯物论者,就批他的形而上学;遇到辩证法者,则批他的唯心主义,你蹈我袭,毫无新意。平心而论,也确实如此。其实,批判武器运用得好,每中肯
记得在一次存在主义哲学讨论会上,一位青年同志提出,要让我国的萨特研究、海德格尔研究走上国际讲坛。与会者中,老一辈学者颔首赞同,许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也显得信心十足。在旧中国,陈康等前辈哲学史家也憧憬过这一理想,但国家不景气,学术繁荣只是画饼而已。今天,随着中华的振兴,我们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走向世界,而打破单一的僵化模式,也许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