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10月,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法学系学习。他一方面刻苦地、紧张地学习,另一方面则无比思恋着燕妮。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许多诗篇,抒发了对燕妮的爱情。
后来,马克思把他写给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的五十七首诗编成三部诗集,题为《爱之书》。
马克思的这些诗,虽然在艺术上的成就不高,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和燕妮的纯真的爱情,反映了青年马克思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渴望。马克思说他的诗句是“血铸成的声音”。
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他和燕妮相爱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但是他并没有向当时社会的市侩习气低头,他勇敢地向生活挑战,他在《致命的苦恼》一诗中写道:
“假如有那么一股汹涌澎湃的波涛,向前奔,不绝滔滔,奔向那险滩隘道,向着我和我的渴望猛扑过来,想把我摧垮,压倒,后退——这事我才不干,这字眼——我连看都不看。为了达到目的,我愿和风浪搏斗,甚至烈火的威风也会被我制服。
马克思的爱的情操是纯洁的、
高尚的。他要做与燕妮呼吸与共、
甘苦同尝的伴侣:
“那时候我情愿流泪,和你呼吸与共,甘苦同尝,愿把头俯贴亲爱的胸脯永愿幸福地安息你身旁。活着我们同呼吸,死后咱俩合葬。”
(《爱之书·第一部》《夜》)
马克思的爱情充满了奇特的、
奔放的幻想。这爱的幻想,也是爱
的思念。他写道:
“思念比天上宫殿还高,
比永恒的大地更长久,
比理想国更美妙,
忧心似海,深胜海洋。”
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脱离实
际、主观遐想的成分,但是,他们
的爱情却冲破了狭小的个人的天
地,而和时代的风云变幻联系起
来。马克思在诗中也尽情地抒发了
自己的理想:
“我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假如整个心灵都热气腾腾,我不能昏昏沉沉地生活,既没有风暴也没有斗争。”“我的命运就是投身于斗争,永恒的热情在我胸中沸腾。我感到生活的圈子太窄,随波逐流使我觉得可憎。”
(《爱之书·第三部》《感想》)
马克思的爱情是和理想结合在
一起的。他的爱的歌,是探索人生
的记录,是思想斗争的记录,是追
求光明与理想的记录。马克思和燕
妮携手踏上了人生的道路,这条道
路如此坎坷不平、障碍重重。然而
一经踏上了这条路,他们就没有后
退过。马克思写道:
“是严峻的爱情在扬波,
在阴沉沉的黑夜,
在闪电的光芒下,
一拍一溅紧相连。”
(《爱之书·第二部》
《钟楼上打钟人之歌》)
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是严峻
的,他们的爱情之花伴随着伟大的
理想和斗争而开放。他们驾着生命
的航船破浪前进,虽然是沉沉黑
夜,但是他们的心声迸发出一道道
闪电的光芒。马克思的爱的歌是
“熏上了百花的芬芳,是永不消逝
的音响:
“我要把理想珍藏在心上,
我要把尘世的俗物扫荡。”
“旧世界在暗淡中衰亡,
新世界在我们面前出现。”
(《爱之书》《幻行曲》)
(李敏生根据李敏生、蔺月
峰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
版《青春的使命——青年
马克思的道路》一书摘编)
(题图:赵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