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逵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的燕山脚下,前身是清帝玄烨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给皇子胤禛的“赐园”,占地面积不过五百亩。雍正登基后,将其变成皇家园林,先后又建造了宫门、朝房、“正大光明”、“勤政亲贤”及“九洲清宴”殿等一系列建筑群,为清帝听政和后妃们享乐之处。
乾隆十四年(1749年)和三十七年(1772年)又在圆明园附近增建了两个附园,一个是东面的长春园,一个是南面的万春园。北面还有一组仿照欧洲文艺复兴后期“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群,如海宴楼、远瀛观、方外观等,又称西洋楼。这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水池、喷泉、花坛、柱廊等,雕刻精细华丽,系当时外国传教士蒋友仁、宫廷画师郎世宁等人设计监造的。这些景点使中国式园林中增加了异国情趣,大大丰富了园内景观。
这些景物都是经过雍正和乾隆根据其特点或寓意加以命名。有仿江南园林景色的平湖秋月、武陵春色、狮子林;有含诗情画意的夹镜鸣琴、洞天深处、含辉楼;有寓意吉祥或标榜自己的万方安和、廓然大公、澹怀堂;有拟神话传说的庄严法界、方壶胜境等,全部景点近一百五十处。
(摘自《天津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