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的主人公马丁·伊登,靠奋斗从一个水手成为一个有名的作家,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强者了,但他却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又表现了他的软弱与空虚,马丁·伊登自杀的必然性是什么?
河北赵志得
马丁·伊登为什么要自杀?是因为他穷得无路可走?不是。此时的马丁在银行里正存着十万金元。是遇到了什么挫折?也不是。恰恰相反,由于一举成名,在马丁面前正铺展一条鲜花和荣誉的道路。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马丁·伊登的道路是一条个人奋斗的道路,他的奋斗只是为了个人目的,因此,当这个目的的实现趋于虚幻时,他就会对生活失望。
马丁·伊登原是一个水手。因为有一次赤手空拳打败了一群流氓,搭救了银行家摩斯的儿子亚瑟·摩斯,于是马丁这个救命恩人便成了摩斯家的常客。摩斯一家是一个属于“上流社会”的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这对于长期生活在社会低层的马丁来说,一切都感到新奇。表面的文明使得他眼花缭乱,又惊又慕。他爱上了亚瑟的妹妹罗丝。在爱情的鼓舞下,马丁决心要靠自己的奋斗,步入上层社会,与罗丝相匹配。他以惊人的毅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知识使他产生了力量和信心。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书籍给予的智慧,马丁的审美境界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他发誓:“人家的头脑办得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要办到。”于是,从南洋返回奥克兰后,他靠着当八个月水手挣来的钱,关起门来拚命写作。他至少每天工作十九个小时。为了使自己不至于睡过头,他甚至带着马刺上床。当然,奋斗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作品一次次寄出去,又一次次被退回来,退稿在桌子底下积成一堆。为了写作,他不得不节衣缩食,经常出入当铺,过着贫困的生活。但是,贫困,挫折,都没有使马丁放弃自己的理想。
然而,支撑马丁奋斗的动机并不是同人类的进步联系在一起,而是为了进入“上流社会”和追求罗丝,这就决定了马丁·伊登必然要从个人奋斗走向自我毁灭。
“上流社会”的虚幻和冷酷,使马丁·伊登看透名利社会的一切,他失去了追求的目标。
在他同摩斯一家接触过程中,马丁逐渐看到,他所向往的“上流社会”,只不过是一只外表华丽、里面腐朽的绣花枕头。他曾经羡慕过的摩斯一家,以及那个上等人圈子里的银行家、法官、教授、慈善家等等,全都是些极端自私,遍身铜臭的势利之徒,既盛气凌人,又无知透顶;既虚伪狡诈,又庸俗不堪,即便是摩斯家客厅架子上的书本、墙上的油画、钢琴上奏出的乐曲,也不过是些虚伪的空排场。尤其是当马丁为了自己的事业,在饥饿线上挣扎时,那些高等人士无一不是对他嗤之以鼻,甚至把他看成不务正业的懒汉。可是一旦他成了举世著名的作家,他们又都厚着脸皮争着请他吃饭、交朋友。哪怕是那个马丁当面侮辱过他的勃朗特法官,也来请他吃饭。对此,马丁感到十分可笑:我马丁还是一样的马丁,而这些作品也都是他倒运时完成的作品,为什么当时这些人都不来请他吃饭呢?到这时他才真正看清了这个“上流社会”的本质。他们请他吃饭,根本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有价值,而完全是为了名利。名和利就是他们那个上流社会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幻想中奋斗的目标破灭了,这对马丁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同样依附于金钱和名利,曾经给过马丁·伊登力量的罗丝小姐的爱情,原来是那么虚伪,使马丁·伊登加速了自我毁灭。
爱情曾经是萌发马丁对新生活希望的土壤,曾经激起他的上进心,曾经唤起他的创造力。他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可能走入歧途,但爱情不会这样。”但是,马丁不懂得,他和罗丝之间阶级和地位的差异,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不会是一颗幸福之果。资产阶级的小姐罗丝,根本无法摆脱社会环境给她形成的偏见。开始,她只是出于对马丁这个“野蛮人”的新奇,用罗丝的话来说:马丁不过“就象巴几狗那样叫我感到兴趣。”尽管他们之间也有罗曼蒂克式的温情,甚至订了婚,但从头到尾罗丝根本不了解马丁,也没有真正爱过他。正因为如此,正当马丁最困难最需要她同情和支持时,她却象那些庸人一样要马丁放弃文学事业,进她父亲的事务所去赚钱。最后竟然轻信社会对马丁的诽谤,而背离了马丁,解除了他们的婚约。更叫马丁不能容忍的是,一旦他出了名,有了钱,罗丝又温情脉脉找上门来,要求重续旧情。马丁问她:“如果你真的爱我,那为什么现在对我的爱,比当初你软弱地拒绝我的时候的爱,要强得多呢?”对此,罗丝当然不愿回答。马丁终于称出了罗丝对他爱的份量,终于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情是建筑在金钱和名利的基础上的;他一向爱的不过是理想化了的罗丝,而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资产阶级小姐罗丝,却是那样的庸俗、虚伪。
至此,马丁·伊登所有的精神支柱全部崩塌了,自我毁灭的悲剧就是必然的了。马丁·伊登的死,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是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鞭笞。他的死说明,离开人类的进步事业,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
(和平据《福建青年》1983年第8期高志仁文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