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
民间俗曲《红楼梦子弟书》收集了北京大学藏车王府抄本、傅惜华先生藏本、双红堂藏抄本等子弟书中有关《红楼梦》的段子。作者包括清代著名俗曲编者韩小窗、叙庵、符斋、蕉窗等人,其中韩小窗的段子最多。
这本书的编成出版,使我想起了一件旧事。半个多世纪之前,马隅卿先生主持孔德学校图书馆,注意收集戏剧、小说等等旧籍。当年北京琉璃厂、隆福寺书贾很多,一时孔德图书馆的确买到不少东西。有一天,刘半农先生来看书,走进隅卿先生办公室,见地上堆着一大堆捆扎着的破书,略一翻阅,大喜道:“这可是好东西,你这里不要我要。”这样,当时便以五十元的代价,把这批东西替北京大学图书馆买下了。这便是有名的车王府唱本入藏的经过。这批唱本数量庞大,内容繁多,大多是清代中叶以后北京唱本出版商“百本张”的本子。这批珍贵的唱本,不但是研究北京民间文学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清代后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好资料,能完整保存下来,其意义是很大的。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了车王府这批唱本后不久,李家瑞便据之编了一本《北平俗曲略》,使这批资料初步得到利用,部分公之于世。后来在编《北平风俗类征》时,又选录了不少段子,内容都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自此之后,这批珍贵的俗曲资料,便很少再有人注意,也未作分门别类的整理出版。这次编者主要利用它整理出一册《红楼梦子弟书》来,从这批资料的利用来说,是十分可喜的。
《红楼梦》最早在北京流行开来,虽然当时有“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的说法,但阅读范围,却还仅限于仕宦之家、知识分子范围中,要充分读懂《红楼梦》原文,对于广大劳动人民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而根据《红楼梦》改编的民间俗曲唱词很快出现了。再有在某些阶层的知识分子中,不满足于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只有一种文学手法来表现,不由自主地希望有多种文学艺术手法来表现它,也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欣赏它、感受它,因而南北各地,各种根据《红楼梦》故事改变的唱词、戏剧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自乾嘉之际就出现的《红楼梦》子弟书,便是这繁多的唱词、戏剧中的一种。
自然,根据《红楼梦》改编的任何唱词、戏剧等等,其艺术成就都难以超越原作,但它却有另一方面的长处,即一是可以更广泛地扩大原著的影响,使更多的人能通过其它艺术形式来欣赏《红楼梦》;二是这些作品更富有地方色彩,泥土味更重些;三是在局部的描绘上,可以更集中,更细腻。这三点则都是原著所难的。同时,因演唱的形式具有更大的音乐感和趣味性,所以更能给听者以深刻的形象感觉。尽管词句上为合辙凑字的关系,有似通非通的地方,但无伤大雅,反而更感到粗俗有味。
《红楼梦》的研究工作,是多方面的:思想内容的、文学艺术的、历史的、社会的……种种方面的研究,都正在逐步走向纵深,关于《红楼梦》俗文学资料的整理出版工作,无疑对《红楼梦》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有益的,另外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这些资料也都是十分珍贵的。它是属于《红楼梦》的,也是属于民间文学的,是可以供研究的,也是可以供欣赏阅读的。
(《红楼梦子弟书》,胡文彬编,春风文艺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第一版,1.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