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昂捷夫的《活动、意识、个性》

1984-07-15 05:54劳凯声
读书 1984年1期
关键词:图式心理学主体

劳凯声

在我们的许多哲学、心理学文献中,对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意识这样一些范畴的理解往往只注意存在同意识的对立、物质同精神的对立等等,而对主体及其活动往往重视不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必然要求人们对认识的主体本身进行认识。主体及其活动已经成为当今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阿·尼·列昂捷夫将其几十年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的理论总结,写成《活动、意识、个性》一书,试图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来重新解释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作者提出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活动”概念,并以此为发端构筑了自己的活动理论,力求寻觅一种新的认识论根据,来说明人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主体性。这本书所提出的观点,并不只是苏联心理学某些基本原则的简单延续。作者既遵循了三四十年代苏联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又独辟蹊径,努力探索新的方法论体系。书中的许多观点,不仅对于心理学,而且对于其他许多理论领域的研究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提出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去寻求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方法。作者援引马克思的论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活动,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作者把马克思所说的这种人的活动看作是人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认为个体的躯体组织本身已经包含有一种必要性,即他们必须积极地对待外部世界;为了生存他们应该活动,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一方面作用于外部世界,改变着外部世界,从而也改变着自身。这种活动既不同于唯心主义者所说的脱离感性实践的纯精神活动,也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那种反应或反应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转化和发展的一个整体性单位。它包括以一系列内化和外化过程联系着的外部感性活动和内部智慧活动。人的这种活动的根本特性是它的对象性和社会性,正是这些根本特性才使人的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并同动物的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因而也才使人在自身的活动中真正成为自觉地认识着客观外界的主体。

那么,人的活动对于心理反映和意识的作用到底怎样?“活动”概念又何以能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中心概念呢?这还得从心理学的发展史说起。我们知道,旧心理学一般地说都是在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总是以不同的形式把心理、意识和人的实践活动割裂开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心理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两派为例,内省心理学抛弃外部客观实在和人的实践活动,把心理和意识封闭在自身之中,即用所谓“内省”的方法来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则把活动当作毫无具体内容的反应的总和来研究,热衷于寻找意识的各要素对引起它们反应的刺激物参数的依存关系。这两派都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的能动作用。因此正如作者所言,一个多世纪的旧心理学尽管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却始终未能解决其方法论的危机。

作者在论证“活动”概念的作用和地位时,特别分析了旧心理学中一个影响颇大的图式,即:对主体感受系统施加的作用—→由该作用引起的回答现象。很多心理学派都是以这一图式作为其出发点的。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而把这一图式直接表述为S—→R(刺激—→反应)公式,提出不是用休谟的“内省”,而是用外科手术刀来研究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但是,内省解决不了的问题,外科手术刀也是解决不了的。正如作者分析的,这一图式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把人和人的活动从中抽去了。这种研究一旦超出实验室的狭窄范围,立刻便会发生不可克服的困难。虽然历史上不少心理学家尝试克服这一图式的缺点,但小修小补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一图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困难。在人的心理过程中,对象性活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主体和客观世界的联系就是由它来实现的,因而是决不可以抽去的。作者指出,人们的心理反映和意识并不是直接决定于周围的事物、现象,而是直接决定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即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生活就是彼此交织着的活动总和,活动则表现为实现主客体之间相互转变的过程。这样,作者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式,即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包含一个中项,即主体的活动及其相应的条件、目的和手段。这一中间环节中介着主体和客体这两极之间的相互转化,正是在活动中,客体才能变为主观映象,主体也才能向它的客观结果即它的产品转化。

作者认为他所提出的这个三项图式主体—→活动—→对象似乎是一个循环的运动过程,然而并不是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当作起点的。只有把它从感性的实践活动断开,才能真正理解认识活动的主客体关系,理解认识活动中的源和流。以“活动”概念为发端,这就改变了心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突出了人在认识中的地位。因此它确实是活动理论中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概念。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一直是以“反映”概念作为发端,把心理和意识理解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的不同形式和水平。不容置疑,“反映”概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它科学地揭示了主客观的关系。因此,“反映”概念的意义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如果孤立地来理解“反映”,并把这种理解作为理论的逻辑起点,往往会使我们忽视主体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人的实践过程。马克思把“实践”概念纳入认识论,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一哲学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这一极其重要的过程,认识便不存在,对现实的反映和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在从事认识的人与周围现实世界实际联系的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主体的活动过程既表现为主体在物质世界中主动干预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物质世界在意识中的反映过程。因此,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绝不可以轻视“活动”概念的。

以“活动”概念作为探讨心理学问题的方法论依据,就使反映、意识、个性等概念都获得了新的解释。例如“反映”一直是认识论的基本概念。过去有些同志把反映论理解为,一个物体受到外来的影响,就以某种特殊状态作为回答,人的意识中的感性映象被看成是独立存在的现实的印迹和照片,因此反映是一切物质都有的特性。这一“反映”概念突出了人的心理反映同其它物质的反映的共性方面。这是人的心理反映特点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心理反映是人所独有的对现实的特殊的反映形式,它与镜子和其它消极反映的形式不同,乃是主观的。就是说,它不是消极的,不是毫无生气的,而是积极的,它包含着人的生活、实践,包含着把客观的东西不断变化为主观的东西。人的反映的这种特性还可以从反映客体的二重性得到说明。独立存在的现实作为活动对象参加到人的心理反映过程中来时,是以双重身分出现的,既作为独立的存在,支配并改造着主体的活动,又作为主观映象、作为对象特性的心理反映的产物,这时,反映是由主体活动来实现,而不是由客观存在来实现的。又如“意识”,从其产生的必要性看,从其产生的条件看,从其内部结构看都无不由人的活动来决定。只有从动物的适应活动向人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活动过渡时,意识才产生。也只有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发展,意识才能摆脱外部感性活动并反过来控制它。因此意识绝不是存在于主体活动之外的超心理的东西,意识活动和外界对象的相互关系只有通过对人的活动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才能说明。再如关于“个性”,它的形成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过去的解释是二因素论,即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围绕着其中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问题进行争论,至今不休。作者认为二因素论的根本出发点是外部东西通过内部东西而起作用,但是在研究个性问题时应把这一论题颠倒过来,即内部东西(主体)通过外部东西而起作用。主体最初只具有独立的反应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外因才能得到改造、发展和丰富,最终形成个性。作者力求用内因,用人的活动来说明个性的形成,这一点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我们的许多书籍中,至今仍然是消极被动的二因素论占主导地位。例如一些心理学、教育学著作在讨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个性发展的影响问题时,往往是从二因素论出发的,这种论证解答不了人的个性面貌的多样性问题。社会环境(教育也包括其中)按照自己的要求在造就人,但社会环境本身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造就人的个性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不能仅仅从社会环境直接地推论个性。

我们不可能在此全面地评述这本书的内容,相信读者通过自己的认真阅读和探索,会发现书中有益于己的许多东西。当然,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本书的任务在于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来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并阐述对于活动理论来说最重要的一些范畴。因此对具体的心理学原理还未作出理论上的论证。此外,“活动”概念要作为中心概念,还须对其本质以及它与其它许多重要概念的相互关系作出更深刻的揭示。尽管如此,列昂捷夫在本书中所做的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开辟了一条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道路。因此这一著作在苏联理论界及国际心理学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我国,近年来对主客体相互作用、人的活动等问题的研究也在开展起来。随着这一研究的深入,这本书一定会更多地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最后还有一点要提及的,就是本书中译本的译文比较艰涩,有若干处文字令人难以捉摸。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作者原意的理解。

(《活动、意识、个性》,〔苏〕列昂捷夫著,李沂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年二月第一版,0.64元)

猜你喜欢
图式心理学主体
“没有用”的心理学
论碳审计主体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