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青年的积极性为什么受到挫伤?

1983-08-21 03:00笑冬邓捷
中国青年 1983年11期
关键词:青年工人本厂招工

笑冬 邓捷

编辑部:

党的二中全会关于整党的决定公布的时候,我们刚刚结束了在周口棉纺织印染厂的调查,尚在河南逗留。离开这个厂之前,青年工人们再三要求:多为我们呼吁呼吁吧。读了“整党决定”,我们更加深切地理解了他们的愿望。

周口棉纺织印染厂是河南出了名的“老大难”单位。从省里到地区,谁提起来谁摇头。这个拥有全新厂房、全新设备的大型联合企业、省重点工程,八年换了七任党委书记,厂里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而最使青年们气愤的,是某些不正之风。

周口棉纺织印染厂(以下简称棉纺厂)有职工6000多人,青年占95%。这里的问题淤积已久,我们可以从七九、八0年的招工追溯起。

周口是农业地区,大型企业很少,长期以来积压了大量城镇待业青年、下乡知识青年。1979年,周口棉纺厂将要大量招工的消息激动了地区的上上下下。尚在农村的知青们翘首仰望,各县的招工部门也都到地区劳动局争取指标,有的县委书记甚至亲自驱车到有关的单位坐镇。不断有要求照顾子女的某某领导的批字、招呼飞到棉纺厂;厂里的一些领导再将这些字条、招呼转给劳资科办理。一些县的知青办、劳动局等部门联合作弊,公然违反国家三令五申不准招收农业人口为国营企业工人的政策,把一些干部的子女、亲属招进棉纺厂。这里有商水县知青办主任的女儿、一位局长的女儿、一位银行股长的女儿、一位公社副书记的侄子,等等。棉纺厂有一个姓韩的干部,共产党员、转业军人,当得知厂里委派他到商水县参加招工工作后,竟偷偷把自己在另一县农村户口的侄子以“知青”的名义转到商水县,然后自己再到商水县将其招进厂。而那些一无靠山、二无门路的待业青年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名额被人家挤走。

这些行为激起了群众的义愤,不断有人投书上告。因反映强烈,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出面组织了9个单位16人的调查组,长达三个月之久的辛苦奔波,最后查出20余名农业人口舞弊进厂的工人。纪委的同志们在调查报告中明确表示这20余人应全部清退,而一位主管纪检工作的地委领导却以“准则之前从宽”为理由,批示:不退了。商水县委坚决要求把从他们县出去的“农转非”人员退回,多次向上反映,但这个批示使他们毫无办法。在纪委调查期间,因害怕处分已自动退回的一些人员(包括韩某的侄子),闻讯后又卷土重来,要求厂方收留,并得到了同意。这些人不仅没有受到党纪处分,甚至连个批评检讨都没有,就这样不了了之。

周口棉纺厂这样大量安排干部子女和关系户子女进厂,仍满足不了某些人的需求。原厂党委书记李某到地区劳动局,以“一些老同志要求安排子女”为名,伸手要地区上年的结转指标。对方问:“你要多少?”李根据心中已有的目标略一盘算,说:“给我十个吧。”十个名额到手后,全由这位党委书记一人掌握,愿意给谁就给谁,象分赠礼物一样。其中一些完全是他个人的关系户,甚至象走后门买肉这样的蝇头小利都值得他用招工表相酬谢。更为恶劣的是,因不符合条件已被厂里清退的市委一位部长的亲戚,李也以表相赠,再度把她招进厂。以上问题地区纪委也作了调查了解,结果仍然是有人说了话:“老同志就要离任了,算了吧。”连在党委会上作个说明都没有。

一些干部子女进了厂后,又千方百计地占据了棉纺厂最好的工种。青年们气愤地称他们是“动力的少爷,试验的小姐”。动力车间管全厂电、风、气的供应,是技术活儿,又不是八小时顶着干;试验室则是公认的舒服地方。布机车间和细纱车间的活儿最累最脏,而在这两个车间所有的档车工里,本厂科级以上的干部子女一个也没有。

在现任党委书记的支持和劳资科同志的大力协助下,我们调查了全部好工种人员的情况。试验室共有青年工人33人,32人是厂内外干部子女,占97%,其中本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占50%。质量检查科有青年工人24名,厂内外干部子女占92%,本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子女占25%。动力车间有青年工人87人,厂内外干部子女占80%,本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子女占38%。事情并不仅止于此。在一些领导干部心目中,棉纺厂只是一个跳板。进厂没有几年,他们又利用职权把子女、亲属调出厂子,进了地、市、县机关,再设法转成“以工代干”。到目前为止,调走的人已达一百二三十人。

我们还要讲一讲棉纺厂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青年们多次向我们反映,恶劣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不堪忍受。她们建议我们到集体宿舍去走访一下。开始我们有些不解,才几年的时间,23栋崭新的宿舍楼拔地而起,问题是怎么提出的呢?我们来到新五楼一单元,这里的玻璃很少有完整的,连用砖瓦砌成花型状的走廊窗口也被捣碎捣光;有几幢连窗框都没有,黑洞洞的张着大口。冬季就要来临,大伙开始用塑料布遮窗御寒。有的女工宿舍甚至没有门,幸亏是单元套房,还可以把里面的门关住。女工们气愤地说:“光是被毁坏、偷走的这些窗框、门、木料,都够给我们做更衣箱的了。”顺便提一下,这个厂既没有女工更衣室,也没有更衣箱,据说是忘了设计了。女工们只好把衣服塞在放棉条的圆桶里,或是用东西一裹,随便放在车间的什么角落里。

集体宿舍的四楼长期没有水,而楼下的公共厕所则因下水道不通经常发大水,污臭扑面,青年们戏为“水漫金山寺”。有个女工宿舍紧挨厕所,水浸透墙壁,漫进宿舍。多次向厂里反映也无人过问,她们只好踩着砖头上床。或者是一觉醒来,发现鞋漂在水面上。有的宿舍干脆在门口砌一个三寸高的水泥坎,可见发大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宿舍楼的电灯线路多数已损坏,有的宿舍长达8个月漆黑一团。女工们使不起蜡烛,只好跑到厂门口借亮看书。青工们不止十次二十次地反映过情况,但就这么个照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女工宿舍十分拥挤。这些女工进厂时大都二十来岁,现在正是婚育高峰。婚后爱人来厂探亲,一间屋子七八个女工,上下铺,坐没地儿坐,呆没地儿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用布帘隔开,四五对夫妇共住在一间十四五平方米的房子里。

一方面是女工们生活条件很差,未很好安排,一方面是某些干部搞不正之风,为自己的子女捞好处。对此谁能不感到气愤呢!“整党决定”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而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否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了呢?那些利用职权谋私利的行为,那些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主义,是多么严重地挫伤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周口棉纺织印染厂的问题已得到河南省委、省纺织厅的充分重视。今年七月,由省纺织厅、省组织部、省纪委、省经委联合组成工作组,下到纺织厂进行整顿,重新改选、任命了厂一级领导,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科室、车间、工段的干部队伍也进行了调整。

我们对新的领导班子寄托希望。我们希望新的领导班子在对生产和管理进行整顿的同时,尽快地把纠正不正之风、严肃纪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尽快改善青工们的生活条件,使广大青工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为四化作出贡献。

本刊记者笑冬邓捷

猜你喜欢
青年工人本厂招工
留守媳妇
将安全培训融入招工就业全过程
招工景象
抓小偷
如此招工
供应 “希强”优选花生米、双粒果
供求速递
人杰竹纤维毛巾厂
青年工人是怎样成为技术业务带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