迮 卫
本世纪以来,翻译工作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尤其自从六十年代,翻译研究在学术界的地位更为提高。苏姗·巴西内特一麦圭尔著的《翻译研究》详细介绍了这一领域。
文字翻译从罗马时代就已出现。在十七世纪以前,翻译作品只是“拐棍”,供达官贵人阅读浏览,在文学界并无一席之地,关于翻译的理论研究更是一张白纸。到了十八世纪,一些学者开始关心翻译,一七九一年,英国人亚历山大·泰勒发表了《论翻译原则》,开创了翻译工作的理论探索。十九世纪初期,翻译已成为帮助作者塑造研究本国文体的有利工具,翻译家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出现了不少从事业余翻译的外交家,他们不只是把外文译成英文,而且编译了许多著作。不过,翻译仍被认为是“原文的附庸”,不是创作,搞翻译是压抑自己的创作灵感,为别人做“嫁衣裳”,是一种“自我牺牲”。
对于翻译地位的争论在十九世纪尤为激烈。一些学者主张把翻译看作一种“艺术”,而另一派人则认为翻译充其量不过是“技巧”,还有人采取中庸的态度,说翻译“既不是创作,也不是重复,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对译文的要求主要从两点着眼:一是原文和译文的表面意思是否相符,二是在保证译文通顺的前提下是否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文的风格。
对翻译的传统看法在语言教学上有很大影响。在学院里,翻译被当作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但着眼点却在译文是否忠实表达了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是否文字优雅,学生们只埋头于咬文嚼字,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采用什么手法表现原作。巴西内特—麦圭尔在讲叙翻译历史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不应是对译文的品头论足或对个别词句的斟酌,而应建立在对不同文体怎样做学问上。譬如,诗歌翻译就包括文字翻译、韵律翻译、将诗化为散文的翻译、反映诗歌内在含义的翻译等,有时在一篇译文中要各种技巧并用,有时则需要以某一手法为中心,如何运用的得心应手,乃是翻译家功力深浅的表现。他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主张不要字扣字硬译,而应把握实质,表达精神,敢于把外国的思想完全用本国的语言表达,不要搞得不伦不类。
翻译研究在国外还是新的课题,各条原则均不成熟,就连翻译的本质也尚在争论之中。近年来,电子计算机翻译也问世了,这又增添了新的题目。然而,尽管理论尚未形成,但翻译工作仍在继续。作者希望所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士都加入这一讨论。
(Sasan Bassnett-McGuire:Tran-slation Studies,Methuen & Co.Ltd,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