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 甫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是白居易的朋友,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字景山,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这首《城东早春》的诗,表达了他对早春的特殊看法,很有意思。诗题是《城东早春》,指唐朝京都长安城的东郊,那里有个风景名胜区叫曲江,是写那里的早春风景的。他着眼在“清景”,这个“清”也就是“清新”,所以他把“早春”称做“新春”。诗人认为早春的风景是清新的,所以称为“清景”。又把“早春”改称“新春”,点出“新”字,与“清”字呼应。这里也有平仄的关系,“早”字仄声,这里要用个平声字,所以改称“新春”。这里不说诗人而说诗家,含有很多诗人,他们都爱新春的清景。不说诗人爱新春的清景,却说诗家的清景在新春,这里含有只有诗家的清景在新春,别家的清景可能不在新春。象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些富贵人家的丽人们不爱清景,她们爱的春景就不在新春,爱的是浓艳的春色。
那末清景的具体形象是什么呢?是“绿柳才黄半未匀”。最早报春的是梅花,其次是柳树,所以杜审言的《早春游望》说“梅花渡江春。”梅花在冬天开放,报春天将要到来,但那时还不到早春。在早春透露春光的是柳树。柳条上开始抽出新的嫩叶,显出黄色,有的还只有一些芽,一半抽出嫩叶,一半抽芽,叫“半未匀”,诗人从这里看到早春的到来,显示他观察的细致。
接下去说明为什么把绿柳才黄看作诗家清景。要是等到上林苑的繁花似锦,那末出门都是看花人了。上林苑,是汉朝种树木养野兽供皇帝打猎的地方,在汉朝的京城长安一带。这里当指唐朝京郊风景名胜区曲江,曲江正在长安城的东南,跟题目称“城东”相应。诗人爱的是清景,到了繁花似锦,那是浓艳的春光,不再是清景了。人们都会去欣赏春光,用不到诗人去赞美。只有绿柳才黄,一般人都不注意,诗人敏感地感到这种清景,所以特别指出,这才有意味。
诗人特别欣赏新春的清景,当有他的用意,这个用意是什么,他没有说。没有说有个好处,让读者用自己的生活体会去补充。这个补充是读者的,即是读者的再创造。这样,读者读这首诗时,不光体会到作者的创造,也加上读者自己的再创造,就觉更有味了。读者的补充,要读者自己来作,这里可先作一点补充来供读者参考。这个新春的清景,使人想到青年,青年不正象新春吗?他们是清新的,清,正是他们的纯洁不沾,新,正是他们的创新精神。他们的蓬勃生气,正象绿柳抽芽一样,他们还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等到他们成名以后,就象繁花似锦,有很多人看重他们,那就不需要诗人去看望了,诗人更应该注意发现那些还没有成名的,还不为人所注意的青年,赞美他们的纯洁和创新精神,赞美他们蓬勃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