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忠延
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达尔文
翻开历史卷册,在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无时不伴有竞争。竞争标志奋发、进取、探求,是生存的强激素,是前进的催动力。竞争可以打破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使生活充满生机。当同学们扬起理想的风帆,挥动奋进的双桨,在人类知识的大海中进取,争相采撷智慧的花束时,该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场景啊!
然而,当你把竞争拴束在个人主义樊篱上时,啃嚼的却是苦闷、烦恼、痛苦的酸果。我见过陈泽同学所遇的那种现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升学,同学间互不信任,严守自己的“秘密”;为了追求升学率,班级间、学校间,封锁参考资料,禁锢学习经验,若有什么好的方法,定然守口如瓶,如果谁不慎泄露了“天机”,在师生眼里其“罪过”似乎不下于战火硝烟中的叛徒“告密”。这种“羊肠小道”上的竞争,弄得同学间互存戒心,态度冷漠,以至造成不必要的对立。
我也见过友谊气氛中的竞争和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友谊。我们县刘村中学有位陈惠芬同学,她自己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而又乐于助人。只要是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她都愿意耐心讲解,即使在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如此。她的行为感染着大家,虽然同学们在学习上都争强好胜,但谁也不保守,都能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有人曾经不解地问陈惠芬同学:“这样做,不怕升学考试时别人挤掉你吗?”她坦然一笑,说:“何至于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知识天地里奋进,谁也不会挤掉了谁。况且,在辅导别人时,自己还能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呢!”说得何等中肯啊!她和她的同学,冲破了个人主义的残垣,跃向了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新境地。在她们眼里,知识象大海那样浩瀚,人类的智慧象星星那样繁多,根本不存在什么“知识私有”,根本不会有“你多他就少”的怪现象。只要你奋力进取,你的收获就是无限的。
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实现四化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腾飞于世界”,无疑这也是一种竞争。要在这场竞争中获胜,仅仅依赖某个人、某几个人的聪明才智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大批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建设人才。很明显,在学习上的保守、妒忌,是违背祖国利益、人民意愿的。因此,我们只有胸怀振兴中华的大目标,才会使同学间、班级间、学校间的竞争健康正常,充满友谊。陈惠芬和她的同学不正是这样竞争的吗!
知识的领域海阔天空,我们完全可以在那里竞自由,争飞跃,不断增进和发展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