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小萌
现在有照相机的人越来越多了。每逢节假日,青年人三五成群地结伴郊游,谁不想拍摄几张有意义的照片留念?许多初学摄影的青年希望掌握一些基本摄影知识,我愿就自己的体会和大家谈谈摄影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正确估计曝光曝光是摄影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影象的质量。曝光不足,底片薄(发白),影象淡,严重的甚至无法印放。曝光过度,底片厚(发黑),不仅印放费事,而且颗粒变粗。因此,正确估计曝光十分重要。决定曝光的因素很多,如季节的不同、天气的阴晴、时刻的早晚、拍摄方向的变化、拍摄地点纬度的高低、被摄物的颜色、反射光线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夏季光线强,冬季光线弱,春秋两季则居中,曝光量要随季节变化增减。至于拍摄方向的改变,也对曝光量有影响。如春秋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用21°胶卷,1/125秒,顺光拍照用16光圈,侧光拍照用11光圈,逆光拍照就得用8光圈。夏季的曝光量相应减少,但也有例外,如拍摄游泳近景,由于水面反射阳光的能力强,造成人脸与水面反差过大,这就需要通过适当增加曝光量、冲卷时减少显影时间来解决。早晚的云霞最富有艺术表现力,为许多摄影者所喜爱,倘若测定曝光量,只要照天空的平均亮度曝光就行了。冬天如拍雪景场面,要以雪和景物阴暗面的平均亮度为标准曝光。如拍雪中人物特写,一般按脸的暗部曝光,倘若不进行局部补光,拍出来反差大,最好也采取上述拍游泳近景的办法,来降低反差。
如何运用光线取得良好的拍摄效果晴天时,光线以上午九、十点,下午二至四点为最好,这时阳光斜射而且强烈,受光面与阴影的比例既突出又和谐。但不同的拍摄方向会拍出不同的效果:顺光,被摄物受光均匀,色调明快,但画面平淡,缺乏立体感;侧光,明暗悬殊,立体感强,但切忌明暗对半,形成“阴阳脸”;逆光,被摄物的轮廓鲜明突出,在较暗背景的衬托下,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如拍人像,最好用白报纸、反光板或闪光灯局部补光,以免脸部过暗。逆光拍照必须安上遮光罩,防止镜头进光形成光晕。尽量避免正午时分拍照,因为顶光会使眼、鼻、唇下方出现难看的阴影。至于天阴,也能拍好照片,因为阴天的光源是方向不固定的散射光,它使被摄物受光均匀,这时拍出的人像柔和,质感强。当然,如果担心反差小会使照片发灰的话,拍照时不妨减少一些曝光量而相应延长显影时间,这样反差就能加大。
如何取景这要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有人侧重拍风景,那么拍照时,就要选择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具有季节性的树木、花草,使之或主或从,互相配合,从而勾画出郊游的时间和地点。有的人在风景区留影,希望得到一张清晰范围大的照片,不妨采取以下办法:一是缩小光圈,相应降低快门速度,使画面获得尽可能大的景深(即清晰范围);二运用“超焦距”,使清晰范围尽可能加大。最简易的使用“超焦距”的办法是:拍照时先确定光圈,然后看光圈的景深表(许多相机上都标有每个光圈的景深表),把景深表上的最远清晰点刻度对准无限远∞,这时相机上的物距指示点△对准的数字就是“超焦距”。以这个数字作为拍照距离,所得的画面清晰范围最大。
初学摄影的人常犯的毛病是什么呢?
拍重了拍过的一张胶片忘了卷过去,又继续曝光,造成“迭片”。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相机上没有自动停片装置。防止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每拍完一张,立即卷到下一张。
拍虚了画面上影象模糊。原因不外乎焦点没对实,手不稳,拍摄动体快门速度过慢。前两点需靠练眼力和手劲来改进。第三点则要靠掌握规律,如拍走动的人,用1/60秒,拍迎面跑来的人,用1/125秒,拍从侧面跑过的人,则需1/250秒了。
拍照时可以轻松一些,不必拘束、紧张。不要千篇一律地摆好姿势照相,最好让拍摄内容和拍摄角度丰富多变。尤其提倡抓拍,及时“捕捉”最精采动人的瞬间。如果在一次郊游中得到两三张好照片,就应该说收获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