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捷
“嘿!卖锁的在哪儿?”一个小伙子冲着柜台吼着。
“在那边——‘为人民服务的牌子下面。”一个老售货员应声答着。显然,他并没有理会小伙子那声刺耳的“嘿”,“不过,现在没货。”
“扯淡!没货你告诉我干什么?!”
“小伙子,你怎么这么说话?”老售货员仍然是平静而柔和的语调:“我告诉你是为了让你知道地方,以后有货了好买。你说对吗?”
“哟,实在对不起!”小伙子的脸蓦地红到了脖子根:“我这么说话说惯了。”
瞧,一场即将爆发的舌战平息了。这不是文学作品中的对白,而是发生在首都一家百货商店的实事录像。
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礼貌语言、文明用语,就象每个人都呼吸空气一样。然而,正如空气稀薄时你才会感到空气重要一样,因说话不当而伤人感情、引起纠纷、影响了团结时,你才会感到讲究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生活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同样的一个矛盾,不同的用语会导出不同的结果来。这结果或是矛盾激化,或是矛盾钝化。矛盾激化的过程往往是:出现矛盾→矛盾升级(双方互不相让,言语愈加激烈)→矛盾激化(双方各自丧失理智);而矛盾钝化的过程往往是:出现矛盾→矛盾缓和(双方都使用礼貌语言,或是一方容忍另一方)→矛盾钝化(双方各自稳定情绪)。
在处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非原则性矛盾时,我们要坚持“对内和”的方针。在这里,礼貌语言就成了一种钝化矛盾的特效“调和剂”。
怎样才能掌握和运用好这种“调和剂”呢?首先应当懂得尊重人。比如说售货员,要想掌握好礼貌语言,就得有发自内心的为顾客着想的真诚情意和责任感。上面例子中的那位老售货员,他考虑到了冲他“嘿”的小伙子没有买到锁的气恼,以及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该怎么办,等等。他终于用自己的尊重,感化了小伙子的不尊重。相反,如果不是出于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恐怕就会出现电影《满意不满意》中那种皮笑肉不笑的脸面,以及虚伪做作的话语,甚至还会出现更不好的后果。
心理学家认为:言语不是空洞的声音流,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掌握礼貌语言,还应该懂得些心理学的常识。这样,就可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正确运用这种“调和剂”。
在上面的那个例子中,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售货员就颇有些心理学的学问(尽管他也许没有读过大部头的心理学原著)。他几眼就看出了小伙子的性格及心理活动。小伙子来买锁,张嘴就是那声粗野的“嘿”,这不伦不类的一声,就足以证明小伙子是个缺乏修养又性格粗犷的青年。老售货员对这种人,则选择了一条平缓的对策。你不是粗暴吗?那我温和;你不是找地方吗?那我指点给你;你最终是要买锁吧?那我告诉你货情……这样一来,双方就和谐了。
同样,在任何时候,只要你一张嘴,便不是空洞的声音流了;对方一开口,也就显露出他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根据男女老幼的不同性格,也就是他们各自特有的心理特征,从表情、神态和言吐中,观察出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选用不同的礼貌语言。这样,既可以避免我们说话时的盲目性,也可以使我们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说话和听话的双方都得到满足。
看来,要想正确娴熟地运用礼貌语言——这种钝化矛盾的特效“调和剂”,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