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熔
《哥达纲领批判》现在通行的译本中有一处:“随着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劳动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劳动者方面的贫穷和愚昧、非劳动者方面的财富和文化也发展起来。”(《马恩选集》第三卷第七页)我用着重号标出的“愚昧”一词,大概是翻译错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日益丰富的社会物质文明,正是由于“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如果说随着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劳动者就越来越愚昧,那是不可思议的。这和历史唯物主义大相径庭。
这里的“贫穷和愚昧”,德文原文是ArmutundVerwahrlosung。德文Verwahrlosung并没有表示“愚昧”的意思。它表示一个物,譬如说,一个或一群建筑物,因为无人照料而日益破败。
译者可能把马克思讲的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对立的意念作为翻译的根据:“财富”的对立是“贫穷”,“文化”的对立是“愚昧”。但是这句话里德文的Kultur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知识。它指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毛主席说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这句话里说的Kultur与上面毛主席说的那句话里的“文化”意义相同。译者是否注意到Rei-chtum(财富)和Kultur(文化)是某种意义的同义词。而且Kultur比Reichtum意义更广更高级。同样,Armut和Verwahrlosung亦是某种意义的同义词。而且也一样,后者Verwahrlosung比前者Armut意义也更广更高级——比“贫穷”更悲惨。在这个句子里,Kultur反义最精确的词是Verwa-hrlosung。
下面引一些能找到的其他译本里这个词的译法:
莫斯科三卷本马恩选集和北京版英文单行本,都译成Povertyanddestitution——贫穷和困苦。
莫斯科英文单行本,翻译成Povertyandneglect——贫穷和处于无人照管状态。
俄文本译作бедностьиобез-доленостъ———贫穷和颠沛流离。
法文本译作lapuwretéetlabandon——贫穷和被遗弃。
西班牙文本译作lapobrezayetdesamparo——贫穷和无依靠(或被抛弃、无保护状态)。
何思敬中文译本译作“穷苦和无保障性”。
我以为,这些译法都比“愚昧”好。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对探讨所谓“绝对贫困化”问题有关。一个词的译法虽小,也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