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主传统》,李普著,新华出版社一九八○年七月第一版,0.48元。
凡是稍知中国历史和近代政治的人都很清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积极也是最真诚致力于政治民主化的党。它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追溯到十年内战时期的苏维埃区域,而在抗日时期的解放区内,人民民主更获得了重大发展与成功。李普正是以一个当年目睹者和参加者的身份,通过大量事实材料热情赞扬和讴歌了党在建设民主政治和民主政风方面所走过的历程和曾经达到的高度。现在,正当有人怀疑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革命传统的时候,将这本书重印出版,无疑可以说明:在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民主。
如同一切事物都是经过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一样。当年,中国共产党在自己领导的区域内,努力实行民主政治,最初几步的确是艰难的。就以在农村中进行直接选举为例,除了敌人破坏和旧的习惯势力影响之外,最大困难就是人民文化水平低下,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怎么能投票呢?而且在分散的农村环境下,穷乡僻壤里的人民互不往来,从不过问自己村子以外的事,怎样直接选举?但是所有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共产党坚定地建设民主制度的决心,人民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学习了当家作主。正象书中所说:不会写字,就在自己满意的候选人背后投下一颗豆子,或者用香在选票上烧一个洞;不知道村里村外的大事,就组织读报纸,召开“民主大会”,把千百农民吸引到政治活动中来。“民主”终于是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了。“当家作主”成为现实。整个解放区的风气一新,县长给老百姓挑粪,合作社可以用鸡旦和柴草入股,小学的经费主要靠政府帮助,而聘请教员和教学些什么内容,却由家长们决定……凡此种种,谁不为共产党的民主心悦诚服。也许有人会嘲笑这些最初的民主是如此“原始”、“粗糙”,然而它却是植根于我国土壤上的真正的人民民主。不要说国民党的假民主不能相比拟,就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也达不到这样的广度和深度,它鲜明显示了革命人民的智慧和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前途。
可是,这一段历史和成就,一些人遗忘了,许多青年同志则很少知道。有的人写文章议论民主问题,讲了我国存在几千年来封建制度的束缚,但忘了讲党从三十年代开始的卓有成效的民主实践;讲了建国以后部分干部官僚主义滋长和一个时期忽视人民民主的弊端,但忘了讲全党许多同志在继承发扬民主传统方面所作的艰苦努力。从这意义上说,看一下这本书是有好处的。
(笃初)
《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与分配》,许涤新著,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五月第一版,1.60元。
本书的副标题是《读<资本论>笔记》,“就是打算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提示,去认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对这本书的要求将是较高的。
《资本论》本来对于废除私有制以后的新社会有不少预测,如果就这些预测展开充分的讨论和发挥,将会给读者很大的启发。但现在许书仅就某几个问题有稍详的阐述,好象不很能满足读者的期望。
许书写作主要在“四人帮”尚未被粉碎以前,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可是同时也留下了弱点,即和现实的联系较少,而有些观点似还残留着“四人帮”尚未粉碎和垮台不久时的痕迹。如第二篇,本来与多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有联系,可谈的东西实在不少,但在许书中很少看到。关于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现在回头来看,应当说有些经验教训不能忘掉,但许书似乎对此注意不够。现在我国农业中的按劳分配制度,工业中的管理体制,都有新的发展,但许书成书较早,都无法作新的论述。
许书赞成国有制等于全民所有制论,赞成商品外壳论,赞成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必须占优先地位,必须以重工业为中心,等等,今天看来,有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些则有“过去的误解”之感了。
对于一本在“四人帮”粉碎前的旧作,我们不应求全责备,用几年以后的眼光来要求它。作者是知名经济学家,相信在写作本书后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又有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只期望许书将来有修订的机会。
(
《论农村社员家庭副业经济》,李哲等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一月第一版,0.14元。
这本书篇幅不大,所讨论的是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但是书中有一个重要论点很值得商榷。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产生和灭亡时曾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在否定个体小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但它自身的发展又必然造成自己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恩全集》第二十三卷第832页)
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个人所有制”呢?恩格斯对此曾作过解释。他说:“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即消费品。”(同上,第二十卷第143页)也就是说,它是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一种分配形式。
而本书却认为,“家庭副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消费资料,这正是马克思所讲的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第5页)作者在这里企图把社员家庭副业的性质归属于马克思所预言的那种消费品个人所有制。这一论断是值得商榷的。
(一)社员从事家庭副业,需要一定的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或归其所有,或归其占有、使用。这一点,该书作者也不否认:“从它本身来看,或多或少个人占有一点生产资料(小农具、母猪、奶羊、奶牛等)”(第14页)。很显然,这是一种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与马克思所说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不能混为一谈。
(二)社员家庭副业产品完全归个人所有,它是劳动者凭其个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从事分散的个人经营的结果。马克思所说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是由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社员家庭副业产品包括一定比重商品,这种商品在一定生产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去年湖北省荆门县社员平均每户交售鸡蛋达112斤之多,全县社员交售鲜蛋达1,400多万斤。马克思所说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则是供劳动者个人直接消费用的。
总之,马克思预见到,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时,必将出现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这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的统一。不能认为体现这种分配关系的个人所有制可以包括某些生产资料,可以建立在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基础上。包括某些生产资料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个人所有制”。
(高宏凡)
《匈牙利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七月第一版,0.85元。
本书系统地反映匈牙利经济综合发展的情况,重点在经济改革以后的状况。
匈牙利解放后一段时期内,由于受苏联的影响,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盲目扩大投资,基本建设战线拉得过长,引起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前半期,匈牙利在全国范围内就经济改革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于一九六六年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经过一年多的具体准备和试点以后,一九六八年一月一日正式宣布实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
匈牙利实行经济改革以后,连续超额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七年工业总产值提高了八倍(同一九五○年相比),劳动生产率同时期内提高了三倍。各项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匈牙利已由一个农业国一跃变成了具有现代化生产结构的工业—农业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兴趣和注意。
匈牙利的成就,是实行了一条基本符合国情的、正确的思想指导路线和经济建设方针的结果。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苏联的老框框,所以取得了成功。
这些对我国很有启发,很可供我国借鉴。
(贾宝臻)
《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一九八○年八月第一版,2.40元。
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王弼,是我国古代最年轻的哲学家。他在少年时代就被时人看作是“天才卓出”的人物,在他短短的仅仅二十四岁的一生中,同何晏等开辟了一代学术,留下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著作。
王弼的著作主要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及《论语释疑》等。
《老子注》使王弼在当时颇负盛名。据说玄学的另一创始者何晏原想注释《老子》,但见“王注精奇,乃神伏”,遂不复注。《老子注》和《老子指略》集中体现了王弼的“以无为本”、“崇本息末”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提出并论证了有无、本末、道器、体用、动静、一多、音声等成对范畴,探讨了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使《老子》的唯心主义发挥得更加彻底,更富有理论思维的意义。这些对后来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王弼的《周易注》被宋人称为“
《周易注》在隋代很受重视,唐代定为官方注释,同《老子》一样一直流传下来。而《论语释疑》一书,唐代后即散佚了,只有部分佚文保留在后人的注疏中。
王弼的著作,从未有人编辑结集。《校释》收录了王弼现存的全部著作,这在我国学术史上还是首次。《校释》除搜集了王弼的完整著作外,还从《论语》的注疏中,辑出《论语释疑》若干条。此外还搜集了有关王弼事迹的资料。为便于阅读,本书收录了《周易》、《老子》全文。因此是一个很完备的本子。
在校勘方面,本书采摭比较广泛。由于作者掌握了王弼的思想体系,并善于从本书的内在联系上作出判断,因而不少案断具有独到之处。注释除字词释义外,还特别注重哲学概念的解释以及某一思想的源流衍变,从而使读者获得贯通的知识。
(王国轩)
《王安石》(修订本),邓广铭著,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五月第二版,0.60元。
邓先生的《王安石》,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七三年出过两个本子,但受当时风气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现在的修订本里都已廓清。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宋史是有益的。
作者掌握了大量史料,许多有关王安石的久悬未决的问题得到澄清。如王安石的《兼并》与《寓言》两诗,一般认为它们的寓意是互相矛盾的,本书则指出《寓言》诗“乃复以挫兼并为非”,乃是一种误解,并正确地阐述了“后世不务此,区区挫兼并”的真正含意。
关于王安石变法,作者指出,王安石之所以经常提到摧抑豪强兼并,只是着眼于地主阶级的中下层,惟恐这一阶层因豪强兼并而破产,影响封建经济的稳定。广大的遭受残酷压榨的劳苦大众,并未成为王安石解救的对象。王安石把剥夺豪强兼并之家的部分既得利益,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北宋政权的统治,并使封建经济得到正常发展的方略之一,是为整个地主阶级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着想的。本书否认了那种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的说法,我曾就这个问题向邓先生求教,他答复道:“……如说变法是为挽救宋王朝的垂危命运,当然是对的;说是挽救地主阶级的命运就不对了,后来变法失败,而地主阶级仍然存在,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我以为这说法是令人信服的。
本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作者对王安石政治思想的考察尚欠完备。如书中认为王氏“对于一些儒家人物的思想、观点……无不或多或少地有所批评或反对。”其实,王安石对儒家的代表人物是颇为崇拜的,他的不少诗文,都体现出这种崇拜和对儒家政治理想的向往。《春秋》曰:“四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王安石的免役法的精神正与此相通。再者,本书对王安石变法的社会效果的考察,尚嫌不足。作者认为,“佃农、半自耕农以至部分自耕农民的生活情况,几乎全都没有比变法以前得到改善。”其实,新法之于贫苦农民的生活,不仅是未得到改善,而且加深了他们的灾难和痛苦。正当王安石雷厉风行地实行新法之际,熙宁中浙中饿死百余万人的惨事,更不可忽视。
(王瑞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年五月第一版,0.58元。
本书汇集了作者一九五六到一九七九年的主要语法论文,是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
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到五十年代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历史。经过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等老前辈的辛勤耕耘,生荒地确实不多了。语法学界面临的任务是向研究的深度进军。要继往开来,承担起这个任务,就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通过本书,可以看到朱先生总结中国语法学者的经验,吸取西方语言学的精华,尤其是美国描写语言学及其后各学派理论的合理成分,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
《句法结构》和《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论述把语法意义与结构形式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变换。一说变换,人们就容易想到乔姆斯基的Trans-formation,其实这两个人的变换不是一回事:乔姆斯基指从逻辑和意义的深层结构到语音和语法的表层结构的变换;朱德熙先生则指变换句式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在结构相同的格式里区分出更小的类,找出严格意义的结构相同的格式。如“台上坐着主席团”和“台上唱着戏”结构相同,但是头一句可以变成“主席团坐在台上”,而后一句不能变成“戏唱在台上”,这说明在严格意义上两个格式结构还不相同。用乔姆斯基的术语说,朱德熙先生的变换是在语言的表层结构里进行的,变换的目的是揭示深层的语义结构关系(即隐性的或潜在的语法关系)。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里就用过句式变换,朱先生则从理论上作了概括,这对语法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新的方法使人获得新的认识。《研究》中关于具体问题的文章以科学的方法揭示了许多别人习焉不察的规律。例如为什么不能说“香饭”“深书”“蓝天空”而要说“香喷喷的饭”“很深的书”“蓝蓝的天空”?《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把形容词分成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解释了这种现象。赵元任认为此文“是迄今为止关于汉语形容词的最好论述”(《AGrammar of SpokenChinese》,676页,1968年版)。
《研究》的文章准确谨严,读来饶有兴味,常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由于是开创性的探讨,难免有个别疏漏之处,需要听取批评意见,不断发展自己的看法。《说“的”》一文曾谈到形容词重迭式(好好、干干净净、胡里胡涂)和带后加成分的形容词(红通通、脏里呱唧、黑咕隆冬)即状态形容词后头加上“的”构成形容词性单位。朱先生在一九八○年第三期《方言》上发表的文章里修正了这种认识,提出状态形容词也能名词化,状态形容词词尾“的:”和名词化标志“的:”可以融合成一个(我得挑一件干干净净的);指出广州话、福州话和文水话的材料支持过去对“的”所作的分析。
(马庆株)
《离骚纂义》,游国恩主编,中华书局一九八○年十一月第一版,1.85元。
本书是已故北京大学教授游国恩先生主编的《楚辞注疏长编》的第一编。初稿创始于一九三三年,几十年来,经过不断修订补充,又经金开诚等同志整理补辑,终于问世了。
《楚辞》从汉代以来,研究、注释的不下数百家,读者旁搜博采,不易遍得;而有些说法又陈陈相因,前后重复,或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离骚纂义》的编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辑录西汉到晚清的旧说约一百七十余家,汇为一编,基本上把各家重要的说法都已网罗在一起,成为一部集大成式的汇注。但为了避免重复,相同的意见只取最早的一家,只有当后人对前人意见有所引申补充时,才酌加收录。编者既保持了原文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作了必要的剪裁,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比较谨严的。《纂义》一书,不仅包括了重要注本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提供了一些比较罕见的资料,如明人汪瑗的《楚辞集解》,现在传本已经不多,以前清人引述了汪瑗的说法,往往不说明来源,现在辑录了原书,就把某些初创的意见归还给原著了。读者手此一编,以往各家旧注差不多都可以穷委竟原,一览无余。
当然,注疏长编并不单纯是旧注的汇编,它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在按语里总结了编者长期研究楚辞的科学成果。每一节的按语除了表明编者对原文的解释之外,也择要对旧注加以评论,对一部分旧注则存而不论,留待读者自己鉴定、参考。编者采取了积极而慎重的态度,既对各种不同的说法作了明确的判断,不是纯客观地罗列资料,“述而不作”;也没有只取同于自己的见解,而把不同的说法摒弃不录。本书的取材虽迄于晚清,而近人研究中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成果也在按语中作了必要的介绍。所以它既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又提出了简要而独到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片面性。在楚辞研究的百家争鸣中,充分体现了注疏长编的特点。这样的著作有功学者,嘉惠后人,将是治楚辞者不可少的基本参考书。
不无遗憾的是,可能由于编校的疏忽,本书的标点还有一些遗误,只能希望在再版时加以改正了。
(程弘)
《西湖诗词选》,王荣初选注,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月第一版,1.35元。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西湖文艺丛书”,计有《西湖民间故事》(杭州市文化局编)、《西湖诗词选》(王荣初选注)、《西湖游记选》(曹文趣等选注)和《西湖笔记文选》(陆鉴三选注)四种,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单就《西湖诗词选》来看,是一部好书。该书选编了自初唐至晚清的诗词343首(诗274首,词69首),都有必要的注释,并附作者简介。王焕
笔者在读完《西湖诗词选》后感到:这本书还能给人以其他方面的启示,即是说,人们可以从比较文学和乡土文学的角度去认识这类书籍的价值。
《西湖诗词选》应该说是一部比较文学的集子,它为有关西湖诗词的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提供了基本的材料和线索,实际上,选注者对书中各作品的简析,也正是类似比较文学的一种方式。例如,人们显然可以把有关西湖的诗词当作中国文学中所谓的“山水诗”或“感怀之作”的一种典型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同样是面对西湖的湖光水色,为什么诗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歌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差异?这种差异除了作者的艺术创作的个性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因素?如此等等。
建议各省的地方性出版社从发展比较文学的研究和发掘乡土文学的角度出发,多组织编写和出版类似“西湖文艺丛书”那样的书籍。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特别是对各地名都大邑、高山大川、著名建筑物,历代文人都留下了无数歌咏之作。如果对有关都邑、山川和建筑物都能编选出版一本诗词游记选,则都邑生辉,山河增色,建筑得幸,而且有益于文艺研究。
(伍文)
《结构主义》,〔比〕布洛克曼著,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年九月第一版,0.65元。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结构主义的译著。
六十年代中期,法国涌现出一股哲学—人文科学的新思潮——结构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家阿尔杜塞,文化思想史家福科,美学家巴尔特,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德雷达及符号学家克莉思托娃等。作为存在主义对立面而出现的结构主义,是二次大战后在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目的在于摆脱西方传统唯心主义哲学的困境,企图广泛地综合各派哲学、自然科学的成果,打破唯理主义与非理主义的固有疆界,从新的角度研究哲学与人文科学。
结构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观的研究,它强调秩序现象的多重用法,因此研究范围几乎涉及到一切文化领域,对西方学术界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构主义思潮在七十年代中期已趋衰退,但它作为西方人文科学中的方法论还在继续发生影响。
从六十年代末以来,西方以及苏联、东欧各国纷纷出版了许多介绍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书籍,但是介绍的角度各有不同。布洛克曼这本书主要侧重于介绍结构主义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作者认为,结构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文学理论的具体研究而形成的”。因此他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圣彼得堡“诗语研究会”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捷克结构主义美学,法国结构主义的“文学的美学”,系统地论述了结构主义美学思想的演变,展示了西方美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这就是着重研究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以及作品本身、审美过程、读者反映的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使人们对于对象的构成有明确的认识。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比较注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去发掘结构主义思想的哲学根源。因此,它被列入“美国大学哲学认识论、方法论丛书”。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尽管作者反复强调:“并不存在一种独立的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不是一种新哲学,它也不是一种可比拟于存在主义或现象学的哲学运动”,但他同时又认为,“其中哲学成分总是存在的”。作者在第四章第三节“哲学构想”和第五章“什么是结构主义的哲学思考”中努力作了这方面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观点。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社会观的认识是相当片面的,在有些方面表现出严重的曲解和错误。
(徐奕春)
《艺廊思絮》,郭因著,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一月第一版,0.30元。
郭因的《艺廊思絮》,是一部体裁新颖的文艺理论著作。作者以简练语言和短少篇幅,论说了从文艺创作到文艺欣赏的许多根本问题,而每一问题几乎都可单独成文。此书可以说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是同时我们又读到了不少生动活泼具体的例说,觉得并非庄严说教,而有相当艺术风趣,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在某些章节中运思相当深刻,抓住问题核心,单刀直入,有以少胜多、举一反三之妙。例如通过北宋山水画家郭熙的“取之精粹”一语,便使人联想起今天在热烈讨论中的“典型”或“典型化”。又如狄德罗悬诸画室门首的那条标语“室内有双眼睛,为不幸人洒同情之泪”,肯定了一条规律:文艺创作的进步性主题是不可动摇的,任何反动派总是奈何它不得的。再如创作和欣赏包含许许多多问题,书中则首先举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头两句:“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似乎比我们说惯了的“内容决定于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来得琅琅上口一些。
书中行文也手法多样。或以宕笔出之,而寓意深遥,效果强烈,例如“只能绘画,也不是画家”,虽寥寥数语,却不难窥见当前画坛的某些个别的“不是”:不事学习,不要历史,不讲修养,不读理论,不求功力,“六法”之中只见技巧,甚至连法亦可丢,而去猎奇标新,哗众取宠,等等,要皆画坛之隐忧,作者防患未然,实有必要。或从反面入手,托出正面,愈能发人深省,如《附录》中“无懈和动人”、“眼热的根子是算盘”、“粉饰主义”的“现实主义”等,都见作者的苦口婆心,未容忽视呵!
此外,作者把高度概括和具体说明相结合,因此所举实例显得特别有启发、有帮助。可惜限于篇幅,未能十分普遍应用。我想就绘画方面略作补充。关于“挺立不惧”的“乔柯”,书中以恽格(南田)之作为例,似乎还可添上郭熙、沈周等。传为郭作的《早春图》中,双松屹立磐石之上,显得十分精神;周作《庐山高》之“高”的境界,就是从那株苍劲的、冲天的古松开始,读者不妨一翻两图的影本,或可领会更具体些。
最后,倘若把书中若干片言只字合而观之,则得益就更多了。六朝宗炳的“澄怀味道”、刘勰的一个“采”子、唐代殷
(伍蠡甫)
《红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一月第一版,0.61元。
这是诗歌领域一九七九年突破藩篱的一枝红杏。读过之后,倘讲视觉,它是鲜活而夺目的;倘讲味觉,却又颇带一点“火辣”。
《小草在歌唱》这首洋溢着火焰般激情的诗歌,高举正义的火把,大声赞美党的好女儿张志新,愤怒声讨了那些“愚蠢而疯狂”的“人面豺狼”,同时又以极为辛辣的笔触,针砭了那些尚在沉睡的人们:“昏睡的生活,比死更可悲,愚昧的日子,比猪更肮脏”!这正是其深刻的一笔。《将军,不能那样做》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诗人以人民的名义,诚挚的激情,向那些把人民置于脑后的个别干部,敲响了长鸣的警钟,警告他们,不要使井冈山的火种,“熄灭在你的茅台酒杯之中”。诗人以这样一句寓意深远的话作为全诗的结束:“第一次长征你征服了大渡河”,而在“新的长征”中,如果后退一步,“就会变成大—渡—河—”!诗人的批评,不过象一颗水滴,但当它飞溅在身碰到皮肤时,就立刻会使人感到它的力量和灼热。心里有病的人,品尝之下,难免会感到心跳耳热的吧?
还有一种新奇的“辣”,那是从未来对我们的要求中渗出来的。实现祖国的现代化,这大概是没有人反对的,但细一追究,就不见得,因为我们的身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东西,诸如愚昧和狭隘等等。所以,《现代化和我们自己》这首诗告诫我们:“那把打开厚厚时代大门的钥匙,就是从那几十吨矿渣和他们的心血中提取”。诗的卒章以饶有风趣的诗句作结:“在二○○○年的门槛上挂着这样一块木牌,‘愚昧无知的人勿进!”这对那些一提现代化就只想到个人的生活享受而不愿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是个形象而又有力的嘲讽。乍读之后,他心里难免有些火烧火燎的吧?
这“辣”味是可贵的,并非什么作品都能有。这“辣”味,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诗人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忱,来源于作者的勇敢,既敢于颂扬正义,又敢于针砭时弊。著名诗人艾青曾说过,诗,要具有“四川馆里干煸牛肉丝的味道”。应当说,只有对人民怀着深切的热爱、对丑恶有着切肤之痛的博大情怀的作者,才能烹调出这样的佳肴奉献给读者。
(莫文征)
《奇境》,〔美〕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著,宋兆霖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十二月第一版,1.55元。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的关系如何,哪一种更为重要?欧茨在本书里通过美国社会三十余年的变迁,形象地解答了上面的问题。
这个中译本根据的是一九七三年出版的廉价书版,书中仿佛作了些改动。我曾看到过两则评论,一是毛里斯·比伯的评论(见《读者顾问》第645页),一是弗莱德·西尔瓦的评论(见《当代小说家》第1049页),其中谈到的情节与这个中译本不尽相同。
本书从主人公泽西的极端苦闷,到他的已经堕落为“嬉皮士”的女儿谢莉的结局,都反映了六、七十年代美国物质文明发展后越来越严重的精神危机。
书名《奇境》,令人联想起英国的著名儿童读物《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科技发展很快,物质富裕,是某些人心目中的天堂和奇境,但你到奇境里面去游一游,就会把物质文明的种种神话戳破,奇境里许多事物是那么荒唐和可怕,终于使人的精神上支持不住,有的就成了疯子、半疯子和杀人犯。这是没落的阶级和腐朽的制度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欧茨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不过她的描写手法吸取了西方某些流派的特点,不少地方还采用“意识流”手法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她有把客观世界反映在书中的巴尔扎克式野心,也正如某些评论家所指出的,她有托尔斯泰式的历史感,因此如要了解美国近三、四十年的社会变迁情况和所谓“西方文明”的实质,《奇境》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施咸荣)
《七分钟的夜》、《黄狗》,冯亦代编选,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年七月、一九八一年一月第一版,0.96元,1.10元。
注重于情节的小说,究竟算不算文学?国外尚有争议;更不要提惊险小说——那往往是清高的创作家不屑一顾的。但是我认为,小说、包括惊险小说,至少属于文学的一个品种。因为,世界上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学,只是人类用以表达自我的成千上万种方式之一。而惊险小说恰恰是以离奇与出乎意料的情节来表现的。
每个惊险小说的作者,在作品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七分钟的夜》一篇,塑造了G7这一侦探形象。尽管他只用了十分钟来调查犯罪现场,就已得出“被害者”前帝俄将军是自杀的结论,但是他却要进一步去研究:为什么自杀?为什么自杀者要制造一个被谋杀的现场?在探案的过程中,G7的身上体现出事业心,也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同情;这使他宁肯提出辞职,也要穷根究底,这使他爱上了将军的女儿索尼娅。侦探G7深入了被害者的内心世界,但他不是超人,也有自己的爱和恨。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加强了人类对“自我”的探索与自身的研究,从而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化。个性压抑,乃人生苦痛之根源——大约这可以说是弗洛伊德主义的精髓。梦,因此被认为是隐藏在底层欲望的变形,、是睡眠中潜意识的解放。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梦》里,罪犯就企图利用这种理论,伪造被害者屡屡梦见自杀,从而证明事实是自杀。而《夜莺别墅》,则由女主人公的梦,正当新婚燕尔之时,即揭示了她对丈夫怀疑、害怕丈夫的潜意识。
在现代社会物质的相对丰富中,如何体现人的价值?这是当今世界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心理学的发展,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正表现了人的价值在提高。一个侦探,首先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家,懂得人,才会更出色地完成他所负有的特殊使命。《七分钟的夜》与《黄狗》两集作品里所塑造的侦探形象,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外貌与性格,却都是出色的心理学家,善于了解他们所调查的人。就是一个沦落酒吧间的女招待,一个受歧视的女演员,都得到了他们深切的同情。一个眼神,一条手制的丝巾所引起的注意,在痴情的读者心里都留下了长久的印象。
《夜航记》虽收入《黄狗》一集,却并非一篇探案小说。它写的是飞行人员为开辟最初的夜航线路,在与暴风雨和黑夜的惊险搏斗中,对于生死感受的沉思。在那“或许使人们痛苦,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欢乐”的奋斗中,生活本身就变得更富于魅力。
(赵介轩)
《培养部长的学校》,〔苏〕柯列斯尼柯夫著,唐其慈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十二月第一版,1.60元。
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一个青年锻工谢尔盖·阿尔图宁怎样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个副部长。
作者米·柯列斯尼柯夫自七十年代以来,创作过几部反映工人阶级生活、描写现代化工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等问题的长篇小说。其中有《选举权》(曾获一九七二年全苏工人题材优秀作品奖)、《工业颂》等。《培养部长的学校》出版后在苏联引起很大的反响。一九七八年苏联《文学报》就这部作品展开过热烈的讨论。
这部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问题:诸如塑造企业管理人员、新型高级经济管理领导人和科技革命积极分子的形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和谐发展的问题,干部在职务升迁、名誉地位面前的取舍,以及个人的道德品质等问题,都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小说的处理方法,对于我国文学工作者说来,有可供讨论、借鉴之处。
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现实生活矛盾的描写,塑造了阿尔图宁这一形象。在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不断进步的时期,国家和人民都迫切需要有科学知识、精通业务、热心科技革命、积极发展生产、富有战略思想、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的领导干部。从这个意义来讲,阿尔图宁的形象是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注意到真实全面,作了一些努力来避免片面性,没有采取全面否定或者全面肯定的方法。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作者只就每个人物的社会道德和思想觉悟高低、社会经历深浅、业务能力大小等问题,将其表现为先进的、中间的和后进的而已,没有把矛盾冲突的某一方写成反面人物,甚至写成敌对分子。对每个人物的能力和品德都没有全盘否定或肯定,不过有的人物形象正确的、进步的东西占优势,有的不占优势而已。这样反映现实生活,相当别致,是不是比“脸谱式”的写法进一步呢,可以研究。
读了这部小说,清楚地看到作者在艺术创作方法、思想倾向等方面是和老一辈苏联作家有着一定的联系,也可以说继承了苏联文学的某些传统。同时,作者在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现实生活矛盾的艺术技巧方面,又前进了一步。作者在作品中提出一系列发人深思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大胆地表示了自己的主张。
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培养部长的学校》也不例外,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这里只就其主要倾向略抒已见而已。
(冯连付)
品书录
笃初/颙/高宏凡/贾宝臻/王国轩/王瑞明/马庆株/程弘/伍文/徐奕春/伍蠡甫/莫文征/施咸荣/赵介轩/冯连付